导图社区 近现代史第十章
大学课程近现代史第五章内容梗概梳理,帮助你掌握重点,本次的近现代史章节梳理到此结束~
编辑于2020-06-08 10:20:04第十专题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两个凡是”的错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一讨论成为了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时间
1978年11月至12月
地点
北京
主要内容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意义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b.开始了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d.使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时期
历史性转折原因
a.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策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d.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e.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大批重要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3.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时间
1981年6月
内容
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意义
标志着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0-2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及其成就
1.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时间
1978年-198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前)
成就
a.国民经济的调整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探索
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把部分中央和省属企业下放城市管理
开始实行政企分开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从改革开放全面开展到深入推进阶段
时间
1982年-1992年(十二大至邓小平南方讲话前)
成就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发展的局面
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开始有所改变
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10-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1.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时间
1992年-200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到十六大前)
成就
a.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邓小平南方讲话
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时间
2002年以来(十六大以后)
内容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头20年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c.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五个统筹”
统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06年1月,胡锦涛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d.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证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明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e.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
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时间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阐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中共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
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十六届六中全会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
a.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论断
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99年,载入宪法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第1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后又全面阐述了其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04年,写入宪法
c.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10-5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a.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a.“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今后一个时期奋斗的战略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是三大战略举措
b.全面深化改革
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d.全面从严治党
3.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
a.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d.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