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考一轮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和纵深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适合艺考生和基础一般的学生使用,脉络清晰
适合艺考生一轮复习,适合基础差的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最基础版本,适合艺考生和基础差学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和纵深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经济
工业革命
英国打造世界工厂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政治
英国议会改革
法国代议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思想科技
民族主义
马克思主义
进化论、量子理论、相对论
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画派
19世纪的音乐流派
电影艺术的诞生
含义: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
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
发明者:工匠
与科技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发展进程:从英国到西欧各国到欧美
为何首先产生于英国
市场条件: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市场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手工工场、圈地运动带了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
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使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技术条件:手工工场积累了丰厚的生产技术经验
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
殖民扩张:商品输出(自由主义、炮舰政策)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技术革命:生产力大幅提高,蒸汽时代到来;
生产组织革命:工厂取代工场;
产业结构变化: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城乡关系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阶级关系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对立
经济政策变化:重商主义被自由贸易取代(《航海条例》、《谷物法》)
政治领域变革: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领域变化:自由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并发展
对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条件
政治保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确立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军事力量增强
交通通讯工具:蒸汽机车、汽船
形成途径
武力扩张
经济掠夺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确立了在全球的统治地位
措施
政治上
政治民主化改革:三次议会改革,降低选举人资格限制,更多工人阶级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建立现代警察制度
逐渐尝试建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上
把自由贸易确定为经济政策(《谷物法》、《航海条例》)
企业家:运用近代工厂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加大对工人压榨和剥削
思想上
自由主义成为国策(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传播开来
教育上
社会重视教育的投入和儿童的培养,职业教育和研究型大学兴起
科学上
科学技术日益受到重视,科学家和技术工匠地位提高
外交上
奉行自由主义,用炮舰政策保障自由主义的推行
表现
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英国的工业产值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1851年第一节世博会)
对英国
进入工业社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化、机器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阶级矛盾激化、社会进一步分化、思想多元化、生活世俗化、教育职业化、科技产业化)
世界
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模仿的典范,引领着世界工业化潮流
含义:电力、内燃机广泛使用代替蒸汽机运用于生产的过程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发明者:科学家与工程师
与科技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发展进程:几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后起国家交叉进行
为何几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制度保障: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纷纷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由于广阔的海外市场,技术革新意愿不够强烈,被后起者超越
科研突破:自然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产组织:垄断组织出现
经济格局:英国经济霸权受到冲击和挑战
殖民扩张: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形成
生产技术革命:生产力大幅提高,电气时代到来;
生产组织革命:垄断组织形成;
产业结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变化: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恶化加速
阶级关系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政治领域变革:政治民主化改革加速,逐步确立普选
思想领域变化:科学社会主义广泛传播
社会保障:逐渐建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商品生产、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交通通讯工具:汽车、飞机、轮船、电报、电话
武力扩张,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经济掠夺
世界基本瓜分完毕,广大非欧美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地区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发展历程;
欧美列强主导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列强之间矛盾尖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832年议会改革
1689年《权利法案》
1721年责任内阁制建立起来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影响: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其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
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背景: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强烈不满。
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背景、过程、影响
资本主义具有扩张性和开放性,在资本主义国家把其他国家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过程中,在侵略世界、瓜分世界的过程中,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逐渐产生发展起来,推动了落后地区的近代化历程
背景
政治、经济、文化、阶级、个人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科技
生物进化论
代表
早期
拉马克
观点
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环境对物种变化产生影响(两个原则: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作用
生物进化论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成熟
达尔文
1859年《物种起源》
达尔文进化论
发展进化:生物有进化而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自然选择:现存物种有共同的祖先,不同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物竞天择:生物必须适应周边环境和其他物种及本种内部竞争;
适者生存:能够适应环境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机会;
宗教界:最直接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学界: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数学发展的新时代;
殖民国家:优胜劣汰思想被殖民者利用,成为殖民国家推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殖民地:殖民地人民在民族危亡关键时候备受启示,掀起变革和革命运动
子主题 1
子主题 2
子主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