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中级职称,会计基础 1.包括会计确认基础和会计计量基础 2.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3.由于我国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不具备选择性,所以会计政策所指的会计基础,主要是会计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
经济法中级职称--第六章 金融法律制度,分享了票据、证券发行、保险、信托的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经济法中级职称--第七章 财政法律制度,分享了预算法律制度、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财务管理中级职称--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如 财务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基础 1.包括会计确认基础和会计计量基础 2.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3.由于我国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不具备选择性,所以会计政策所指的会计基础,主要是会计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
企业需要披露的会计政策项目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对其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如将自用的办公楼改为出租,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是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追溯调整法的步骤(4个步骤)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2)相关的账务处理(追溯调账); (3)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追溯调表); (4)财务报表附注说明。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计算步骤(5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新政策)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新政策-旧政策)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差异×税率)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即税后差异的累积数)
未来适用法 (会计政策变更:有时采用,会计估计变更:必须采用)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会计估计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决定的 2.会计估计应当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进行会计估计应当建立在可靠性的基础上。
下列各项属于常见的需要进行估计的项目:(百分比、年限、特殊金额的计算,以及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摊销相关的内容)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3.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 4.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方法;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 5.合同履约进度的确定。 6.公允价值的确定。 7.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子主题
1.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2.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项目中。 4.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计算错误。 2.应用会计政策错误。(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 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 4.固定资产盘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