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第二章第二节
马原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马原第二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_一,实践与认识,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但是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划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从真理发展看,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永远处在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形而上学真理观
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特点看,实践具有直觉现实性
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而不可能绝对的,永恒的,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认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
即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价值的基本特征
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的多样性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及其价值大小所做的评断和判断,也成为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揭示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形成对客体的不同态度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主体是人民群众,全人类
价值评价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是否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是否维护,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根本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毛中特思修重点)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