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科,生长发育
儿科学,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点,生长发育的规律等知识。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编辑于2023-09-14 21:31:45生长发育
规律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个体差异
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因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体格生长
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体重的增长:
定义: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意义:① 反映儿童体格生长 与 营养状况 ② 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的重要依据。
体重估算公式:<6个月:体重(kg) = 出生体重 + 月龄 × 0.7(kg) 7~12月:体重(kg) = 6(kg) + 月龄 × 0.25(kg) 2~青春前期:体重(kg))= 年龄 × 2 + 8(kg)
身材的增长
身高(长)
定义: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 3 岁以下卧位测量身长,3 岁以后立位测量身高。
意义:反映骨骼发育的主要指标
身高的估算公式:2 岁以后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 5 ~ 7cm 2~12岁: 身高(cm)= 年龄×6+77
坐高(顶臀长)
指距
头围的增长
骨缝: 出生时稍分开 3-4月闭合 后囟: 很小或闭合 6-8周闭合 前囟: 1.5-2cm 1-1.5 岁闭合 ▲ 前囟测量意义: 前囟早闭或过小 小头畸形等 前囟迟闭或过大 佝偻病、甲减等 前囟饱满 颅内压增高 前囟凹陷 极度消瘦或脱水
定义:经眉弓上方至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意义: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2 岁以内意义较大。 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提示可能为脑积水
胸围的增长
定义: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意义: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增长: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 1 岁左右等于头围;1 岁以后超过头围。
1岁~青春前期:胸围(cm) = 头围 + 年龄 -1
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1、身高增长高峰
2、青春期开始标志:女孩,9-11岁,乳房发育 男孩,11-13岁,睾丸增大
3、身高增长值约为最终身高的15% 平均年增高:女孩约8-9㎝,男孩约9-10㎝
4、体重增长与身高平行,25-30kg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骨骼
头颅骨:头围,骨缝,前、后囟门
脊柱:三个生理弯曲
颈椎前突(3个月) 胸椎后突(6个月) 腰椎前突(12个月)
长骨:长骨生长,骨化中心,骨骺融合
骨化中心:正常左手腕片共10个骨化中心,出生时无,3个月出现,10岁时出齐。
牙齿
乳牙:20个。生后 4~10 个月开始萌出,2~2.5 岁出齐
恒牙:32个。6 岁:出第一颗恒牙,为第 1 磨牙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筛查性评估(国内常用):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6岁以下
诊断性评估:盖塞尔发育量表: 4周~3岁;大运动、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适应性行为,结果=发育商(DQ) 韦氏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韦氏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反映各方面能力水平,结果=智商(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