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展与学习心理学(第一章第一节思维导图)
发展与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界定,什么是发展心理学?狭义发展心理学指研究我们的心理与行为在毕生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这是一篇关于发展心理学第三章思维导图,青春期的人际交往、青春期性教育与性教育、青春期的品德发展等。
这是一篇关于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包含青春期及其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冲突、认知的发展与学习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发展心理学的界定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广义发展心理学
种系心理的发展
比较心理(研究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受精卵-出生-成熟-衰老的过程
狭义发展心理学
研究我们的心理与行为在毕生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问题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没有人的遗传物质(DNA)就没有人的心理
遗传素质的差异: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遗传素质差异影响个体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遗传素质差异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
气质类型
胆汁质:具有过多的黄胆汁—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易冲动、进取心强、刚毅不屈。如李逵
多血质:具有过多的血液—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喜欢与人交往,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如孙悟空
粘液质:具有过多的黏液—安静稳重、善于自制,但是对周围事物冷淡,反应迟钝。如曹操
抑郁质:具过多的黑胆汁—情感体验深刻而稳定、观察敏锐、办事认真细致,但是过于多愁善感、行为孤僻。如林黛玉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决定着个体心理的发展(狼孩的启示)
不同的环境孕育不同的人:“桔生南为橘,生北为枳”
教育环境(主导)
(1)个体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指出的方向,如果没用合适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教育,个体心理就无法得到发展(《伤仲永》)
(2)教育不断使个体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促进个体心理能力的发展
(3)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心理的发展过程:失教与非失教儿童平均智商的差异比较
家庭环境(发源地)
(1)家长自身的特点: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微型社会缩影:家庭结构 两代人的家庭结构好于三代人的家庭结构 ,家庭的残缺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发展
(3)家庭的力量:父母的教养方式
权威型————既有控制又有接纳
专断型————只有控制没用接纳
放任型————只有接纳没用控制任型
忽视型————既无控制也无接纳
同伴
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非常重要的动因
同伴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积极的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连续性与阶段性
连续观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积累,是一小步一小步渐进的,不存在什么阶段
阶段观
强调发展主要是有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跳跃式产生新的行为模式的形式展开的
主动性与被动性
无论是遗传决定论者还是环境决定论者,都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的,由个体之外的其他因素决定。要么是先天的遗传因素,要么是周围的环境,而个体自身对于自己的发展起的作用是很小的。但如今的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个体是具有主动性的
发展的敏感期
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简介
纵向设计是指个体在其生命的不同时间点接受反复的观察或测量
优点
帮助确定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
检验早期的事件和行为与后来事件与行为的关系
缺点
花费大量的时间
存在样本流失的问题
参与者由于多次进行测验,可能成为熟练者造成数据污染
横断设计是指同一时间对不同年龄被试的心理进行测量和比较,并探讨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较大样本,被试更具代表性,成本较低
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省时省力
研究时间短,结果不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质),很难反应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进程和特点
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心理发展因果关系
取样程序相对复杂,比如性别、家庭背景、年龄等都要匹配起来
聚合交叉设计是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结合,也叫序列设计
在较短的时间内考察各个年龄段被试心理发展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可以在纵向研究角度研究被试心灵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
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