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护理学-体温
2020年护考基础护理学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医学诊断学呼吸困难知识点总结,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用力呼吸,张口抬肩,重者可出现鼻翼煽动,端坐呼吸等。
医学诊断学发热及临床表现的知识点总结。下图内容包括:发热的病因与分类、发热的发生机制、发热的临床表现。
护士资格考试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知识点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体温
异常体温
发热
概念:腋下温度超过37°C或口腔温度37.3°C
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准)
低热:37.3~38.0°C
中等度热:38.1~39.0°C
高热:39.0~41.0°C
超高热:41°C以上
发热的过程
上升期:寒战
持续期: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深快
退热期:易出现虚脱或休克
热型
稽留热
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C,持续数天
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
常见于:伤寒,肺炎
施张热
体温在39.0°C以上
25小时内体温查达1°C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
间歇热
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
体温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
发热的护理
测量体温:对高热体温病人每隔4小时测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两次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C,可用冰袋 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C时,,可用乙醇拭浴或做大动脉冷敷
补充营养和水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体温过低
35°C以下,维持室温在22~24°C
测量方法
操作方法
腋下:10分钟
口腔:放于舌下热窝,3分钟后取出
直肠:插入肛门3~4cm; 3分钟后取出
注意事项
不宜测口腔温度: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及呼吸困难
不宜测腋下温度:消瘦不能加紧体温计,腋下有炎症,创伤或手术的病人
不宜测直肠温度: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以及心肌梗死的病人
当病人不慎咬到体温计(测口腔温度)时,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口服牛奶或蛋清以延缓汞的吸收
生理变化
年龄
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体温略高于成人
性别
成年女性体温高于成年男性的0.3°C
女性在排卵日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
排卵后体温升高,与体内孕激素有关
昼夜
清晨:2~6时体温最低
下午:1~6时体温最高
正常体温
口腔:36.3~37.2°C
直肠:36.5~37.7°C
腋温:36.0~37°C
散热方式
辐热
安静状态下及低温环境中
传导
冰袋,冰帽
对流
电风扇
蒸发
乙醇擦浴
调节
通过大脑与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
产生
体温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