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的思维导图,基于王道408课程
编辑于2020-06-17 16:41:08J/W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网络层提供服务
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适用于实时通信或误码率较低的通信信道,如以太网
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适于误码率较高的通信信道,如无线通信
有确认的有连接服务
适于通信要求较高的场合
2.链路管理
数据链路层(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过程称为链路管理
3.组帧 (封装成帧)
帧定界、帧同步、透明传输
方法
字符计数法
帧头部使用一个计数字段来标明帧内字符数 ,易出错
字符填充法
使用特定字符定界帧的开始和结束
信息位内的特殊字符前填充转义字符加以区分
零比特填充法(常用
用01111110来标志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5"1",1"0"规则:发送发信息位中遇到5个连续的“1”,自动在后面插入一个“0”
违规编码法(常用
IEEE802标准采用
使用违规编码序列来定界帧的开始和结束,如曼彻斯特编码中的“高-高”“低-低”
5.差错控制
传输差错分为
位错
称比特差错,1变成0,0变成1
帧错
丢失
重复
失序
对比特差错的差错控制
检错编码
奇偶校验码
循环冗余码CRC
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传输,而不是可靠传输。
纠错编码
海明码
4.流量控制
基本方法:由接收方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
滑动窗口机制
停止等待协议
传输效率低
滑动窗口协议
后退N帧协议GBN
选择重传协议SR
三种可靠传输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
发送方没发送一帧,都要等待接收方的应答信号,才能发送下一帧
发送窗口:1 接收窗口:1
差错情况
有差错情况
数据帧丢失或检测到帧出错
确认帧丢失/迟到
无差错情况
超时重传
缺点:信道利用率低
信道利用率=发送时间/发送周期
信道吞吐率=信道利用率 x 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后退N帧协议GBN
发送窗口:大于1
接收窗口:1
采用n比特对帧编号,发送窗口大小
累积确认 超时重传
接收方只能按顺序接收帧,其余丢弃
性能分析:提高了信道利用率,但后退的做法又降低了传送效率
选择重传协议SR
发送窗口:大于1 接收窗口:大于1
采用n比特对帧编号,要求两者之和≤2的n次方,一般为
介质访问控制
内容:广播信道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两对结点之间的通信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情况。
静态划分信道---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TDM
STDM
波分多路复用W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码分多址CDMA
动态划分信道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令牌传递协议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
纯ALOHA协议
时隙ALOHA协议
CSMA协议
1-坚持CSMA
非坚持CSMA
p-坚持CSMA
CSMA/CD协议
适用于总线形网络或半双工网络
传播时延对载波监听的影响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最小帧长问题
CSMA/CA协议
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1
局域网LAN
基本概念
三要素
拓扑结构
星形结构
环形结构
总线形结构
星形和总线形复合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
CSMA/CD、令牌总线、 令牌环
局域网分类
两个控制子层:LLC、MAC
IEEE802标准
以太网
概述
提供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
适配器(网卡)和MAC地址(物理地址)
MAC帧
高速以太网
广域网
广域网基础知识
广域网在数据链路层的控制协议
PPP协议
协议特点
三个组成部分
状态图
PPP帧格式
HDLC协议
协议特点
三种站
数据操作方式
HDLC帧格式
两种协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数据链路层设备
网桥
透明网桥
源路由网桥
交换机
直通式
存储转发式
J/W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网络层提供服务
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适用于实时通信或误码率较低的通信信道,如以太网
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适于误码率较高的通信信道,如无线通信
有确认的有连接服务
适于通信要求较高的场合
2.链路管理
数据链路层(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过程称为链路管理
3.组帧 (封装成帧)
帧定界、帧同步、透明传输
方法
字符计数法
帧头部使用一个计数字段来标明帧内字符数 ,易出错
字符填充法
使用特定字符定界帧的开始和结束
信息位内的特殊字符前填充转义字符加以区分
零比特填充法(常用
用01111110来标志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5"1",1"0"规则:发送发信息位中遇到5个连续的“1”,自动在后面插入一个“0”
违规编码法(常用
IEEE802标准采用
使用违规编码序列来定界帧的开始和结束,如曼彻斯特编码中的“高-高”“低-低”
5.差错控制
传输差错分为
位错
称比特差错,1变成0,0变成1
帧错
丢失
重复
失序
对比特差错的差错控制
检错编码
奇偶校验码
循环冗余码CRC
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传输,而不是可靠传输。
纠错编码
海明码
4.流量控制
基本方法:由接收方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
滑动窗口机制
停止等待协议
传输效率低
滑动窗口协议
后退N帧协议GBN
选择重传协议SR
三种可靠传输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
发送方没发送一帧,都要等待接收方的应答信号,才能发送下一帧
发送窗口:1 接收窗口:1
差错情况
有差错情况
数据帧丢失或检测到帧出错
确认帧丢失/迟到
无差错情况
超时重传
缺点:信道利用率低
信道利用率=发送时间/发送周期
信道吞吐率=信道利用率 x 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后退N帧协议GBN
发送窗口:大于1
接收窗口:1
采用n比特对帧编号,发送窗口大小
累积确认 超时重传
接收方只能按顺序接收帧,其余丢弃
性能分析:提高了信道利用率,但后退的做法又降低了传送效率
选择重传协议SR
发送窗口:大于1 接收窗口:大于1
采用n比特对帧编号,要求两者之和≤2的n次方,一般为
J/W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介质访问控制
内容:广播信道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两对结点之间的通信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情况。
静态划分信道---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TDM
STDM
波分多路复用W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码分多址CDMA
动态划分信道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令牌传递协议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
纯ALOHA协议
时隙ALOHA协议
CSMA协议
1-坚持CSMA
非坚持CSMA
p-坚持CSMA
CSMA/CD协议
适用于总线形网络或半双工网络
传播时延对载波监听的影响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最小帧长问题
CSMA/CA协议
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1
局域网LAN
基本概念
三要素
拓扑结构
星形结构
环形结构
总线形结构
星形和总线形复合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
CSMA/CD、令牌总线、 令牌环
局域网分类
两个控制子层:LLC、MAC
IEEE802标准
以太网
概述
提供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
适配器(网卡)和MAC地址(物理地址)
MAC帧
高速以太网
广域网
广域网在数据链路层的控制协议
PPP协议
协议特点
三个组成部分
状态图
PPP帧格式
HDLC协议
协议特点
三种站
数据操作方式
HDLC帧格式
两种协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广域网基础知识
数据链路层设备
网桥
透明网桥
源路由网桥
交换机
直通式
存储转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