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其历史地位
编辑于2020-06-17 23:31:54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 形成发展的条件
时代背景
1917,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
1919,五四运动爆发,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革命理论和思想来指导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以俄为师”,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毛泽东思想 形成发展的过程
萌芽:大革命时期(1921-1927)
标志: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形成:井冈山时期(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形成。
代表作:《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主要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成熟:延安时期(1935-1945) (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毛泽东思想逐步被党内同志所认可,接受,并在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原因:1.党在革命斗争的锻炼中逐渐走向成熟,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利形势,3.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成立,4.延安整风运动开展,5.陕甘宁边区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
代表作:《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
发展:解放战争及建国后(1945-1976)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代表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思想的 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 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之一)
党的建设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关于人民内部的 一系列正确方针
政治上:“团结—批评—团结”
党与民主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科学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经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原则: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
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持久战和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
中国革命战争长时期内主要作战形式:游击战,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 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自我批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主要内容
“承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
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主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2.群众路线
经典案例:淮海战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独立自主
主要内容
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注意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
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体现
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初步探索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3.有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1.团结-批评-团结2.统筹兼顾,适当安排3.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新中国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1.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3.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向科学进军”的口号,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4.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5.必须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 6.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两参一改三结合)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巩固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照搬照抄他人经验,自己探索)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则。 5.继续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