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全球化趋势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 全球化趋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欧洲为中心
1500年前后
新航路开辟
1600-1700年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1765-19C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70-19C末20C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经济体系破坏、混乱
1914-1918
一战
1929-1933
经济危机、大萧条
1939-1945
二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重建
美国为中心
1944
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背景
吸取大危机的教训,战后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二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
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增,企图规划战后经济,确立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性质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机构
1945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IMF
宗旨
稳定国际汇率;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WB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其经济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增长
贷款国家
西欧——亚非拉
投票权依据
认缴资金
影响
积极
一定程度上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消极
美元为中心,确立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1947
国际贸易体系
GATT
吸取大危机教训,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贸易发展
美国积极倡导
目的
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关贸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大支柱
如何评价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利于美国经济扩张
经济区域化发展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
欧共体
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促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
两极格局下,想摆脱美苏的控制、威胁
有识之士的推动
法德和解是关键
关键
文化同源,政治相似,经济相近,地域相连
过程
1951,法德意荷比卢 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六国签署《罗马条约》,1958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措施
关税同盟:
成员国取消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共同的农业政策
原则
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价格统一
进出口共同体优先
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1968
统一大市场
1985提出建立,1993正式开始运作,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实行统一货币,2002启用欧元
1993
欧盟
成立
1993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盟旗 盟歌
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欧元
时间
2002
意义
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具有欧洲身份象征,使欧洲一体化成为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世界
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
欧洲
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
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
成员国差异性小
权利让渡
东南亚国家联盟
美苏冷战严重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越南战争)
欧洲一体化的成功实践,推动东南亚的联合
国家、民族、宗教间的矛盾突出,为消除内部矛盾,促地区和平、进步、繁荣
1967 成立
1976 新阶段 政治合作----经济合作
冷战结束后,东盟区域化进程加快,1999年10国全部加入
2002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促进东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地区稳定
扩大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北美自由贸易区
内部
三国经贸发展的需要
外部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欧盟的压力,亚洲经济区域化的起步
成立时间
1994
内容
取消贸易壁垒,增加就业机会
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
较好地实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经济发展
关税减免使墨西哥的民族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亚太经合组织
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间经济联系加强
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
1989成立
1991中国加入
特点
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成员间差异性大,经济结构互补性强
论坛性经济组织
相互尊重和平等
开放的地区主义
协商一致和自愿
渐进方式实施目标
合作方式
APEC方式
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创造出新的模式,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化加快
1995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迅速发展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两极格局的瓦解消除政治障碍
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表现
贸易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 1995
资本全球化
国家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生产全球化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跨国公司数量增多
经济管理体制的全球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扩展
本质
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有效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极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问题
南北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
经济运行的风险加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破坏性增强
环境污染,全球性生态危机
加剧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展望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中国智慧
遵循全球化
创新技术,科技引领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制定全球战略
奉行合作主义,加强国际合作
商品、劳务、技术、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