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力资源师考试—企业劳动定额管理
人力资源师(四级)考试之教材的第一章第二节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思维导图,把知识点都罗列上了,咋一看可能还有些啰嗦,但是有助于记忆,了解。
编辑于2020-06-20 18:41:35企业劳动定额管理
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
知识要求
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
含义
要点
一定条件下制定,不能脱离具体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
劳动定额的对象是劳动者的劳动量(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规定活动劳动消耗量时,可采取多种计量方法
在生产或工作进行之前预先制定的
完成合格产品或符合质量要求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有效的劳动
劳动定额的分类
按表现形式分类
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
看管定额
服务定额
工作定额
人员定额
其他形式的劳动定额
按实施范围分类
统一定额
企业定额
一次性定额
按用途分类
现行定额(解决当下的问题)
计划定额(适用于生产、劳动、成本计划及计算产品价格
设计定额
不变定额(适用于作对比)
按编制的管理程度分类
时间定额(工时定额)
产量定额(要考虑躲到工序的定额)
按制定方案分类
经验估工定额(重经验,主观性强)
统计定额(统计整理和分析)
技术定额(实地观测或技术分析计算)
类推比较定额
按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分类
先进定额
平均先进或先进合理的定额
落后的定额
按反映的生产工艺特点分类
按其他标志分类
劳动定额的工作内容
劳动定额的制度
原则标准“快、准、全”
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
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
劳动定额面的大小
企业的计划、生产、财务、劳动各职能部门是否按要求执行
企业或车间、班组严格进行考核,做到“日清月结”
企业为推行新定额,是否采取有效政策
劳动定额的统计分析
劳动定额的修订
能力要求
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换算
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数值上成倒数关系
T=1/Q或Q=1/T Q -工时定额 T -产量定额
工时都是标准工时 8小时*60分钟
班产量定额和单件工时定额
Qb=480(分钟)/Ta或 Ta=480(分钟)/Qb Qb-班产量定额; Ta-单件工时定额。
劳动定额及其管理制度的制定
知识要求
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
设备、工具有关
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
操作方法有关
劳动力的配备与组织有关
与工作地方有关
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他有关的影响有关
制定劳动定额的科学依据
技术依据(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经验、技能)
经济依据(负荷程度、生命周期、产品总劳动量)
心理生理依据(劳动环境、生产条件对操作者的影响)
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
快:时间上的要求
准:质量上的要求
全:范围上的要求
定额制定方法的评价
从企业现实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出发, 不能脱离实际。 制定后,必须由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能力要求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经验估工法
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能满足“快和全”
统计分析法
依据过去的同类产品进行分析
类推比较法
现有的同类产品进行推比
技术定额法
针对的是现在,比较先进,科学的方法
统计定额的制定
简单算数平均法
平均先进值的计算
1.先求平均值,再将平均值+耗工时最小的相加,求出二次平均数
2.先求平均值,再将平均值+所有比平均值小的耗工时相加,求出二次平均数
3.先求平均值,再将平均值+2个耗时少+耗时最长相加,求出二次平均数
4.剔除最大耗时与最小耗时,然后再按上述2的方法求出二次平均数
先进平均值的计算
在一次平均数之外,所有先进数值的二次平均数
加权算数平均法
平均先进日产量的计算
先进平均日产量的计算
插补法
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定额构成
1. 知识要求
企业工时消耗的概念
按照他们的性质和特点所作出的区分
工时消耗的分类与代号
定额时间
作业时间
基本时间
辅助时间
作业宽放时间
组织性的
技术性的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
非定额时间
非生产工作时间
非个人造成的非生产时间
个人造成的非生产时间
停工时间
非个人造成的停工时间
个人造成的停工时间
2. 能力要求
产品单间工时定额的基本构成
作业时间
作业宽放时间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
不同生产条件下工时定额的构成
一般不考,别看了,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