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讲 茅盾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三讲茅盾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6-27 21:54:17茅盾
基本信息
生平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主要创作经历
早期文学活动时期(1916—1927)
文学批评与译介时代。1920年10月,由李汉俊介绍,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转为正式党员,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
早期创作(1927—1930)
1927年7月,汪精卫背叛革命后,本来要去南昌参加起义,但在江西牯岭生病,错过了参加起义的机会。《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创作的成熟期(1931—1937)
《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创作的延续期(1938—1949)
《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
文学活动的后期(1949—1981)
茅盾小说的艺术风格
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
编年史
《霜叶红于二月花》《虹》《蚀》《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锻炼》《腐蚀》《清明前后》(戏剧)
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开阔视野
题材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追求宏大而严禁的结构布局
“三部曲”的结构
“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人物心理描写的高超技巧和开掘深度
茅盾的早期创作
《蚀》三部曲
包括三个略有连续性的中篇《幻灭》、 《动摇》和《追求》
《子夜》
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
概况
题材
帝国主义侵略下30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间的生死搏斗
农民的暴动、中小城镇商业的凋残、市民阶层的破产
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毫无出路
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与爱国抗日运动的最初发动
主要内容
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辅以吴荪甫与城乡工农运动和与中小资本家的冲突,深刻地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全貌。
开篇
受《战争与和平》影响,以吴老太爷丧事开篇,一箭数雕,匠心独具
突出了时代特征与特定社会环境
突出了吴荪甫的显赫地位,介绍了全书主要人物
初步揭示了吴荪甫的性格特征与困难处境
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
两条线索
把农村与城市两条线索彼此对照
以吴荪甫的“事业”由盛而衰为中心,以企业发展、公债投机与家庭生活为重点,主线发展与支线起伏相结合。
艺术特色
《子夜》情节的安排有张有弛,多种矛盾同时出现,互相纠缠,既有利于多侧面地展开主人公的多重性格,又便于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
心理剖析的丰富与深刻
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运动中,展现人物心理发展的历史
努力挖掘与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充分调动各种心理描写手段,尤其注意从人物的行动、对话中展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如第五章吴、林对话
语言精细明快、富有表现力
场景描写语言色彩鲜明,有油画感、浮雕感;叙述语言笔走龙蛇、变化多端,有戏仿,有反讽;人物语言一人一声口,高度个性化。
人物及主题
吴荪甫人物意义
结构上
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全书一切人物、事件的联结点和矛盾斗争的契合点。
主题上
揭示了三十年代中国现实社会性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主题,精确地概括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历史命运 。
审美上
“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引起读者强烈的同情。
从多方面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现人物性格及其发展,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价值意义
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潮流与新局面,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标志着现代长篇小说创作进入了全面成熟的发展时期。
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价值,对旧中国30年代国外、国内矛盾斗争的各方面做了“史诗性”的记录。以典型形象和艺术画面,有力参与了反帝反封的政治革命。
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生活,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真实生动,与早期的左翼小说更多从概念出发、按阶级标签进行创作有了根本的不同。提供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民族资本家的独特典型。
总结
茅盾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
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
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茅盾小说以开放的现代意识、丰富的生活积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
茅盾小说对于现代长篇小说的样式、结构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追求,充分显示了现代小说的文体意识的独立。
茅盾与其他作家的文化类型比较
老舍、巴金
老舍以文化、风俗型为主,辅以政治、伦理
巴金以思潮、情感型为主,辅以人性、文化
茅盾则以政治、经济型为主,辅以心理、文化
鲁迅
在人物塑造上,与鲁迅用“画眼睛”的白描手法、注重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不同
茅盾注重在典型环境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茅盾文学奖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茅盾研究概况
概况
1977年以来有六十多种茅盾研究学术和资料著作公开出版,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的各种研究和评述文章多达一千六百多篇。其中,茅盾的传记研究比重最大。
关于茅盾研究的作品
1980年代出版
庄钟庆的《茅盾史实发微》、孔海珠和王亦龄的《茅盾的早年生活》、陆维天的《茅盾在新疆》、邵伯周的《茅盾评传》以及李广德的《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1990年代之后出版
李标晶的《茅盾传》、叶子铭的《梦回星移——茅盾晚年生活见闻》、丁尔纲的《茅盾评传》、钟桂松的《茅盾与故乡》及沈卫威的《艰辛的人生——茅盾传》等等
关于茅盾作品的研究
关于革命家、思想家的茅盾和文学家的茅盾的关系
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向
对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向的批评
缺乏主体性体验,缺乏时空的超越意识(蓝棣之)
茅盾创作中的滑坡现象(王晓明)
时代性和社会化,"理性"的两面性(邱文治)
对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向的高度评价
严家炎从思潮流派史的角度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姜文排列了茅盾的四重情结:参与情结、丰碑情结、乡土情结和原型情结
孙中田也高度评价了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向
有研究者指出茅盾开创了与鲁迅传统相区别的另一种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茅盾的文学主张
概况
时代背景
193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红色革命风潮,外界的巨大干扰与影响,自身在“左联”的身份与角色,都使茅盾必然地与时代思潮相联系,无法超越时代
茅盾受到的影响
1929年茅盾《读<倪焕之>》——一文关于“时代性”的阐述已经开始接受“新写实主义”的概念
1931年,茅盾所作的《中国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一文,也可以看出受“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影响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茅盾
理性化倾向
艺术创作
茅盾的文学主张
“文学社会化”概念
文学的时代性观念
文学“表现人生”
茅盾主张小说的政治功利性,认为小说应担当起唤醒民众的重大责任
茅盾主张小说应该真实地抒写人生情理,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
茅盾的"矛盾"
“矛盾”在茅盾文学主张中的意义
用事实证明像茅盾这样的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作家,在社会政治思潮急剧动荡的时代,其政治热情常常远远高出于艺术冲动,也为我们在认识那些出于“思想家兼艺术家”之手的作品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例,使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些作品首先是思想性的作品,它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可以用来充实读者的那些新的思想
“矛盾”在茅盾的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矛盾是《蚀》三部曲贯穿始终的基调,通过这个基调的创作,茅盾不但完成了他从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到作家的身分转移,而且,他用“矛盾”作为自身形象的和处女作的主题的定位,以此折射被抛入历史文化过渡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和复杂心理,既是极富内省精神的自况,也是对社会现实进行精确观察所得出的结论
“矛盾”在茅盾研究中的意义
一方面扩大了茅盾研究的领域,打破了研究中的单一政治视野或政治与艺术二元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以前研究的狭小格局,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直接接触到学术前沿的各种不同的方法、角度和观点,包括一些争议,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学会在“矛盾”中思考和判断
茅盾文学主张形成的原因
初入文学界即从事外国文学及文艺理论翻译工作,进行新文学的评论,有着开阔的文艺思想和艺术视野
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修养,作为有着很强使命感的文学工作者,适应30年代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化,必然会积极响应时代的“主流”文学,主张文学要对时代和社会作出反映
受外国作家,特别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影响,注重关注现实的写实主义文学的提倡
《子夜》分析
《子夜》的评价
《子夜》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在茅盾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子夜》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子夜》的艺术特征
完整概括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宏伟构思
通观茅盾的全部作品,可以窥见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全部复杂斗争,寻觅到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倾向、各种代表人物的音容笑貌。茅盾创作《子夜》时,明确地提出要“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要以农村与都市的对比,反映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
《子夜》不仅顾及社会空间上的全景展现,更注重社会结构的全景式表层模拟。茅盾在笔下铺开众多的社会角色或人物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就实现了对当时整个社会结构的直接性的表层模拟。
在进行大规模的全景式描写时,茅盾注意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作品的色彩与波澜,也才符合生活的实际。
“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
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茅盾创造人物的根本原则。通过茅盾创造的人物,不但看到了他们所代表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而且认识了他们所属的时代,这是茅盾创造人物的最显著的特色,是茅盾作品中人物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拥抱真实
茅盾执著于现实人生,倾心于艺术的真实,在他的文学观中,“真实”永远是他最为珍爱的一条准则。
茅盾的艺术风格
“史传”传统和“诗骚”传统
茅盾出于“史”的功能而自觉地、直接地为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念提供鲜明的、形象化的历史图景,深入解释了1930年代国内经济斗争、阶级斗争的现实。因为《子夜》的这种“史”的基本立场,意味着它一开始就突出观念,按照观念的制约对事实材料进行处理。
茅盾也没有忘记“言志抒情”的“诗”的功能,他将个人的、感性化的历史经验编织在对具体人物的塑造中,在作品中寄予的人文反思、人道批判、人性悲悯是处处可见的。
茅盾作品的艺术风格
史诗性
时事性、纪实性、传记性
从典型环境出发来塑造典型人物
对文学的本体艺术追求与社会功用双重重视
以理性为主导的感情影响读者
茅盾对政治和艺术这一对矛盾的处置
多次为适应社会需要而越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硬写
多次计划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
过分的理性化倾向
社会剖析派小说
概念
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
时间
30年代
模式
从原来的以张扬个性为主改变为以全景式地反映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为主,成为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标志
代表
茅盾《子夜》《林家铺子》
特色
在题材的选择上,注重时代性和重大性,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与重大的题材相呼应
特点
历史性的巨大内容
宏伟的结构
客观的叙述
时代典型的塑造
精细观察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