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徐涛考研政治 认识论
徐涛考研政治强化班的知识点梳理,黑色加粗为选择题重点考点,黑色斜体为分析题重点考点,需背诵,非重点以及新增知识点已注明。有助于对整体框架的把握以及简化知识点记忆,适当拆分可打印。
编辑于2020-07-10 10:35:11认识论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来源—实践
错误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实践是道德伦理行为。
康德。实践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黑格尔。实践是主观改造客观的精神活动
费尔巴哈。实践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
正确的实践观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实践的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虚拟实践(新增)。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相对独立性。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现实的人。
实践主体的能力
自然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
非知识性因素
实践主体的基本形态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不是所有物都是客体。
实践中介
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最根本的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新增知识点
主体客体化。 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客体从客体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先于认识。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根本目的也对)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先导。
本质
不同的观点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感觉思想到物质。(错误)
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映,而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到感觉思想
旧唯物主义。反映是一个机械直观的过程,称为机械反映论(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称为能动反映论(正确)。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映性。人类认识的基本特性
创造性
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的关系
不可分割
只看到反映性,没看到创造性。机械反映论
只看到创造性,没看到反映性。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过程(两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分析)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官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经验、阅历、实践)(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论、知识、书)
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互相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夸大理性,抹杀感性,导致教条主义唯理论
夸大感性,抹杀理性,导致经验主义经验论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基础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影响因素(分析)
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具有:激活作用;驱动作用;控制作用
感性、理性认识与因素的关系(选择)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已经获得的认识,感性认识比较肤浅、理性认识比较深刻。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是在获得认知中起作用的因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获得过程中,均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一起发挥作用。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非重点)第二次飞跃
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规律(分析)
反复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无限性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非重点)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方法论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认识的结果
真理
错误的真理观(选择)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马赫主义: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真理一定是有用的,这句话正确,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正确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特点(分析)
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放在此考点中背诵,单独记忆做选择题)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错误选项)
绝对性: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是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注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指每一个真理都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看待角度不同,得到真理的不同特性。其实是指目前人的认知是对的,但是当前是对的,未来不一定是对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关系
二者相互依存。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性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者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二是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真理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注解:人完全有能力认知外部世界,但是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目前还不能完全认识)
方法论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只看到相对真理:怀疑主义诡辩论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分析)
相互区别: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他们是性质对立的两种认识。
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真理中包含着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过一定的范围,他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真理。
注解:真理的相对性指今天的真理,未来可能会变成谬误的一种趋势,但是现在仍然是真理,是对的;而谬误现在就是错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非重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注解:实践是标准,但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唯一标准
不可推翻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不是一次完成
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再检验
价值(选择)
概念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地意义。注解:有用就有价值
特点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
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
主体性。主体不同价值不同,但没有主观性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创造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多维性。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社会历史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
注解:人类的认识分两种
知识性认识,以客体为对象
评价性认识,以主客体关系为对象
价值评价
概念
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所做的评判或判断,也叫价值判断
基本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是否正确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价值观(19新增)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9修订)
一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二是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
三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有价值的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是一定有价值的)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四是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二者一定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辩证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用于创新(非重点)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19新增)
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综合
自由和必然
自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主观能动性
必然:我肯定会怎么样,我该怎么样,事物客观规律性
人类历史:从必然走向自由,但必然(规律)并未消失,是人们不断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走向自由;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自由是有条件的
认识条件:认识越多越自由
实践条件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
自由不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根本要求)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19新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人类的创新活动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