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语法思维导图
暂无相关模板推荐
语法
语法概说
语法和语法体系
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之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法是语言的组合法则,专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 笼统来说,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研究什么
西方传统语法学
词法学
研究词的分类、词的构成(构词法)和形态变化(构形法)
句法学
研究句子中的句法结构(短语)和句子的分类
我国语法学者
句法
传统语法的句法及词法
语义
研究隐藏在句法结构里的语义成分、语义指向、语义特征等
语用
研究说话的语境和句子的语调、语气、口气以及句法结构的变化等
语法体系
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说的系统
语法学体系有分歧
语法的性质
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的很,由词组合而成的短语、句子更是难以计数, 但是它们内部的组合规则和结构格式是很有限的。
稳固性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因为语法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废除一条就就会
民族性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也是特点之所在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语法单位
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词
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加上句调可单独成句
短语
是由词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句子
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子前后有隔离式停顿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句法结构是若干词按照语法规则组成的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成分
宾语位居动词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修饰语是描写或限定修饰语的,位于中心语之前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词类
划分词类的依据
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即词的分布能力,主要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实词的语法功能还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形态
构形形态
重叠
构词形态
词缀
意义
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或意义类别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词汇意义各不相同,但可以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意义。
实词
名词
表示人、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分类
专有名词
鲁迅、中国、澳门
普通名词
个体名词
朋友、同志、作家
集体名词
人民、群众、物品
抽象名词
道德、思想、苦头
物质名词
水、油、肉、声音
时间名词
秋天、早晨、现在
既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处所名词
河岸、东郊、周围
方位名词
前、后、左、右、上、下
表示方向、位置
表示空间位置
名词的语法特征
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一般不能作补语
前面一般能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一个人T;不人F
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妈妈、哥哥、星星,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是构形的形态变化
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
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可以加“们”
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
分类
动作动词
走、听、看、保卫、学习……
心理活动动词
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
存在、变化、消失动词
在、存在、有、发生、发展、死亡、消失……
判断动词
是
表示事物等于或属于什么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表示事物的存在
主语一般是表示处所的词语
全句是存现句
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语和形容词语前边表示客观的 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
比较
和状语
它有“V不V”和“不V不”
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和一般动词
它不能用在名词前面
不能重叠
不能带助词“着、了、过”等
不能带数量补语
趋向动词
来、去、上、下、回、开、过、上来、下来、起来……
可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形式动词
进行、予以、加以
关系动词
姓、等于、像、似等
语法特征
多数能做动语带宾语,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核心)
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可以前加程度副词
例如:很怕他、很喜欢他、很羡慕他
能构成“V不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
如:看不看书
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时 间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单音节AA式
双音节ABAB式
有些动宾式合成词是AAB式
三类特殊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性状、性质和状态
分类、区别
性质形容词
好、坏、勇敢、优秀、伟大……
单纯表示性质
状态形容词
雪白、笔直、墨绿、火热……
所表示的性质有量的成分
即表示程度加深,有较浓的主观评价的意味 是一种生动形式所体现的状态
语法特征
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多数形容词能直接修饰名词,例如:太阳红/红太阳
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例如:快走/老实说
形容词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例如:慢慢说/呆呆地望着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例如:看清楚/走快了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有些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这类词有致使义,用作动词时叫“使动词” 花了眼、直着身子、高过我,花直高是动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
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简单/太小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本身带有某种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即以形态变化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 重叠后不能前加程度副词“很”,因为重叠就表示程度加深了。
单音节重叠:AA或AA的、AA(儿) 早早/长长的/好好(儿)/慢慢(儿)
双音节重叠:AABB或AABB的,AABB儿 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
双音节里还有A里AB式,限于少数含有贬义的形容词。 马虎—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古里古怪/土里土气
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单音词缀或其他词缀,例如:红通通/亮堂堂/黑咕隆咚/灰不溜秋,不能加“很”
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漆黑/血红”,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不能加“很”或重叠。 但它们可以重复使用,表示强调,属于修辞的反复格,如“漆黑漆黑(的)、雪白雪白(的)”,不算构形重叠。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征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谓词
谓词和名词的语法特征是对立的
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
名词:能
谓词:不能
能否经常作谓语
名词:不能
谓词:能
能否受“不”修饰
名词:不能
谓词:能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V不V)提问
名词:不能
谓词:绝大多数能
能否重叠
名词:不能
谓词:部分能
概括意义
名词:人或事物
谓词:动作、性状
表达作用
名词:在于指称
谓词:在于陈述
动词和形容词有共同特征,但又各有特征
能否带宾语
动词:绝大多素能
形容词:不能
能否受”很“修饰
动词:多数不能
形容词:多数能
重叠方式和意义
动词:AA/ABAB 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
形容词:AA/AABB 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适中
概括意义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活动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
区别词
区别词的意义
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
语法特征
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 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不能单独作主谓宾语。 但是,组成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
不能前加否定词“不”,否定前加非
区别词与形容词区分
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一部分能作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否定副词“很”和“不”
区别词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不能前加“不”。 它缺少谓词的主要功能,不能归入谓词(动词和形容词)。
有的书把区别词算作形容词的小类,叫非谓形容词。
数词
意义: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分类
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
系数词
位数词
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倍数、小数、分数、概数的短语
数目减少可用分数表示,不用倍数
相邻两个基数词连用也可以表示概数
语法特征
P15
量词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
分类
名量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
专用名量词
个体量词:个、只、条、把、块……
集体量词:对、双、副、班、套、打……
度量衡量词:丈、尺、厘米、吨、亩……
借用名量词
借自名词:一桶水、一船人、一尾鱼……
借自动词:一挑水、一捆柴、一堆土……
动量词 表示动作次数和 发生的时间总量
专用动量词
动作次数:次、回、趟、遍、场……
动作时量:住了三年、去了两天、来了三分钟……
时量词
借用动量词
借自名词:踢了一脚、砍了三刀、画了一笔……
借自动词:看了一看、想了一想、摸了几摸……
复合量词:有两三个不同的量词复合而成的词:人次、吨海里、辆艘次 复合量词与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都不作定语,用在名词后面作补语
语法特征
量词总是位于数词和名词之间,数词与量词组成数量短语, 作定语、状语或补语、宾语等
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逐一、多, 能单独充当定、状、主、谓,不能作补语、宾语
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
这种数量短语重叠后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作状语则表示按次序地进行
作主语表示每一
量词有时候单独作句法成分
馒头论个,油条论条
我想有个家/带份礼物给你。个和份是一个一份的缩写,限于数词“一”
量词用在指示代词后面,构成指量短语。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
数词、量词与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接近,三者合起来成为与谓词相对的“体词”。
体词还包括人称代词。 为了通俗易懂,有时用“名词性的词语”或“名词语”代替“体词和体词短语”
黄廖版现代汉语中的“名词语”就是体词语, 包括数词、量词(名量词)、代词(代名词)和名词及名词性短语
副词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等意义
分类P18
表示程度
表示范围
表示时间
表示处所
表示肯定、否定
表示方式、情态
表示语气
表示关联
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
例如:他们都只吃了一个苹果。 都所指向的对象是前面的“他们”;只所指向的是后面的一个苹果 不: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将要发生(未然) 没有否定 已经发生(已然) 别:表示禁止或劝阻,表面说话人不希望对方有某种行为。
同一个词性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类 “就”的五种用法
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 春天很快就带了。
表示事情早已发生 他十五岁就去了延安。
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发生,相当于“立刻” 学了就用。
表示跟前一情况相反的做法,带有一种故意的语气,相当于“偏”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我就要摸。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 我就有一个名字。
语法特征
副词大都能作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
单音副词和它所修饰的成分直接组合,只有个别离不开“地” 双音副词加不加“地”较为自由
个别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 “很”作补语前面一定得加“得”,“极”作补语后面要加“了”
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 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在主语之前,作状语修饰主谓短语 他幸亏来了/幸亏他来了
有一些副词还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几乎”等,表示限制人或物的范围 只这几家商店开始营业。/光书就有十箱。
“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恰好、将近”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 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所叙述的事情已成事实 一下子进来了好几个。/花了才五天。/工作已经三年了。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也许、没有、当然、马上”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的单用,有的成对使用。 打得赢就打。/越说越快。/又说又笑。
“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
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 他没有书。这时是谓语中心
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存在时是副词 他没来。/脸没红。状语
“白、怪、净、老”等词
它们是同一个字,但是是两类词, 因语义和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 意义上已失去了联系,所以,应 该认为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
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
白布(表性质)
怪事(表性质)
净水(表性质)
老人(表性质)
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白跑一趟(白=空,表方式)
怪好看的(怪=很,表程度)
身上净是泥(净=全,表范围)
老没见他(老=一直,表时间)
副词形容词的区分
凡事能作谓语和谓语中心,又能作谓语或补语的
副词一般只作状语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同:都表时间,又可作状语的
异
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 时间名词可以
时间名词可以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 时间副词不可以
副词一般只作状语,区别词一般只作定语,两类词因只有作修饰语(附加成分)的功能,所以合称加词
代词
代词能起代替和指示作用。它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语法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 ️
种类P21
按句法功能划分
代名词
代谓词
代数词
代副词
按意义划分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
语法特征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
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询问) 或无疑而问(反问设问)
哪
表疑问,不确指,要求 在所选定的人或事物中选定
那
一般所指是确定的
疑问代词可不表疑问, 引申为任指和虚指两种用法。
任指,表示任何人和任何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 谁也听不懂它在说什么。(谁=任何人) 他哪儿都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她是个好姑娘,心好,什么都好。(什么=任何方面)
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和不想说出的。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个人。(哪儿=某个地方)
在转述别人说的话时,可以用来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这时代词可以重叠着用。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小队长,谁谁谁迷上了种棉花种花生。(谁=某人)
“什么”也可以用来表示列举未尽之意,用在并列名词短语后面时加上“的”。 院子里种了各种蔬菜,什么豆角、茄子、西红柿,应有尽有。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
疑问代词代谓词、数词、副词的情况,在对疑问句的回答中可以看出: 他最近怎么样?——他最近挺好。(代形容词性词语) 你怎么来的?——我骑自行车来的。(代谓词性词语) 他跑的多快呀!——他跑得非常快。(代副词) 你买几斤?——我买五斤。(代数词)
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象声词描摹声音时,给人一种如闻其声的音响效果。 它有修辞作用,能使语言具体、形象,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受。
拟声词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 作状语最常见,有时要后加“地”,有时后加“一声”
有人把拟声词划为虚词,但拟声词能做句法成分和独立成句,虚词不能这样用。
曾有人把它归入形容词,因跟形容词有相似的功能,但是她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又能做到独立语或独立成句,意义上也跟形容词差别大,可见他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实词。
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叹词的写法不是很固定,同一声音,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汉字表示,写时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啊”读不同的声,便是不同的叹词,表示不同的意义
啊(55)!真好哇!(表示赞叹)
啊(35)!这么快呀?(表示惊讶或不知道)
啊(214)!这么回事啊!(表示特别惊讶兼醒悟)
啊(51)!好吧。(表示应诺或知道了)
叹词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从它能作句法成分(独立语)和独立成句看,它同只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不同,但她一般不与实词发生结构关系,可见它是一种特殊的实词。
叹词模拟人的感情呼声, 拟声词模拟人与自然的声音, 两者有共同的意义和功能,可以合称“声词”。 它们的写法和意义都不很固定,是实词里的特例。
虚词
虚词的共同特点
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二是不能单独成句
三是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四是不能重叠
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介词
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共同构成介词短语,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
类别
表时间、处所、方向
表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
表原因、目的
表施事、受事
表关涉对象
介词常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和定语
介词大都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完全虚化,但有不少介词还处于过渡状态
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否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是否能加动态助词或者重叠
能是动词
不能是介词
连词
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 表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介词“和”与连词“和”的区别
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意思基本不变 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
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 连词“和”前面不可以出现状语
连词“和”有的可以省略 介词“和”不能省略或改用顿号
为了准确表达意思,避免歧义,在公文语体中,用“和”作连词,用“同”作介词
助词
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分类 语法特征
结构助词:的、地、得、之、者
动态助词:着、了、过
动态又叫“体”或“情貌”
“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
“过”…………………………,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尝试助词:看
用在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表示尝试
时间助词:的、来着
“的”插在动宾短语之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偏重于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
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 偏重于肯定动作行为
概数助词:来、把、多、左右、上下
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其他助词:所、给、连
助词必须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前头或后头,凡是后附的都读轻声,前附的(所、给、连)不读轻声
语气词
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末,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面有停顿的地方
四种语气
陈述语气
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
感叹语气
语法特征
附在全句后面或句中词语的后面有停顿的地方
语气词常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还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词类小结
子主题
词类的误用
短语
短语及其分类
短语是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简单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子
词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分类
结构类
主谓短语等
功能类
名词性短语
构成要素 是否凝固
固定短语
非固定短语
意义
单义短语
多义短语
成句能力
自由短语
不自由短语(黏着短语)
层次
一层短语
多层短语
短语的结构类型
基本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定中短语
有一种特殊的定中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
例如:中国的崛起/文艺演出/他们的估计……
充当这种短语的中心语一般是双音节的谓词性词语 修饰语常常是名词或形容词,中间一般有助词“的”
它独立成句的能力很差,只能作主语、宾语
状中短语
能来(能愿动词·动词)
能愿动词与动词、形容词构成的短语,又叫能愿短语, 它的内部关系有的像偏正关系,有的像动宾关系
中补短语
联合短语
来不来、好不好
有人认为是正反重叠短语,黄本认为是正反联合短语 飞呀飞呀/很多很多有人认为是重叠短语或联合短语,黄本认为是修辞的反复格
其他短语
连谓短语
兼语短语
称老李为球迷
同位短语
方位短语
因前后项有互相说明的复指关系,所以又叫复指短语
量词短语
数量短语
指量短语
实词和实词 组合成的短语
介词短语
助词短语
“的”字短语
比况短语
“所”字短语
实词和虚词组合成的短语
短语的功能类型
P52
多义短语
结构层次不同
结构关系不同
语义关系不同
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
短语分析小结
短语的层次分析
一是切分;二是定性
先状后宾
短语和词的区分
句法成分
主语、谓语
主语的构成材料
名词性主语
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主语作为被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谓词性主语
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
谓语
名词性主语后面的谓语不受限制
谓词性主语后面的谓语受到限制 总是由非动作性谓词(含判断动词、形容词等)充当
看看//好不好?(动词重叠/联合短语) 苦//变甜。(形容词/形容词) 认真学习是对的。(状中短语/判断动词)
主语和话题的区分P61
主语是句法概念 话题是语用概念
话题是谈话的出发点、关注点,常指明一句话中的已知信息
话题与“说明”配对共存,一前一后,“说明”是对话题的称述,指明一句话的重点信息
话题又叫“主题”,说明又叫“述题”
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用作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通常是句法结构和语义解释的核心
动词性词语经常作谓语,动词一般不单独作谓语, 动词单独作谓语,通常要在前面或后面带上别的成分 (修饰补充或动态语气等成分)
动词单独作谓语的条件
用在对话里 你瞅!/你瞧!/你看!
用在复句的分句里,特别是先行词和后续句里 你来,我就走。
用在对比、排比句里 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常常要加上一定的语气词或动态助词 春天来了。
形容词也经常作谓语。 单独作谓语的条件
在对话里,提问句和回答句都可以用 哪个地方凉快?
用在复句的分句里,主要是对比句或者先行句、后续句里 道远,你多走一会儿不就得了。/你多穿点衣服出去,外头冷。
有时候句末要用语气词 我累了。/天晚了。
主谓短语作谓语 是汉语特色的一大类
他//头脑冷静。
人生//谁不爱惜青春。
主谓谓语句
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比较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名词谓语句
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
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
一般只能用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语句式
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短句
主语和谓语的语义类型
语法意义之一
主语
施事主语
受事主语
中性主语
谓语
着重于叙述
叙述主语所做的或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
主要有动词性词语充当
狼//把小羊咬死了。(狼把小羊怎么样了?咬死了。)
两只水鸟//在梳理羽毛。(两只水鸟在干嘛?在梳理羽毛。)
叙述句
着重于描写
描写主语的性状
主要由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生一个孩子//好。
描写句
着重于判断说明
说明主语的类属或情况
鲁迅是浙江人。/荷叶,是小青蛙的摇篮。
判断句
动语、宾语
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又叫述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动词可以由单个动词充当
更常见的是有动词带上补语构成,或带动态助词
动语和动语中心通常是及物动词 在存现句里可以是不及物动词
有时候,某些不及物动词必须带上补语之后共同带宾语, 因为这里的宾语只跟补语发生某种意义联系。 他走肿了脚。(脚肿了)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兼属动词的词就能带宾语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 知识能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宾语的构成材料
名词性宾语
谓词性宾语 条件
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语后面
宾语的语义类型
受事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
包括动作的承受者
割麦子/打落水狗
动作的对象
告诉大家/感谢你
施事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
比较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式
来了一位客人
走漏了消息
出太阳了
可以解释“晒太阳”不是把太阳拿出来晒,而是太阳照晒万物
荷叶上滚着水珠
天上飘着白云
一锅饭吃十个人
歧义句:鸡不吃了
中性宾语
结果宾语
盖房子/挖坑
处所宾语
回南方/坐车上
时间宾语
熬夜/过中秋节
工具宾语
编柳条/喝小杯/吃大碗
方式宾语
存活期/寄顺丰
原因宾语
避雨/缩水
目的宾语
交涉过财产问题
为……而交涉
类别宾语
他当班长,我是学生
存在宾语
那里有鱼
鱼在那里
其他宾语
上年纪/出风头
宾语是动词分类的主要依据
及物动词
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
名宾动词
只能带名词性宾语
敲门/砍树/打扫卫生/收割麦子
谓宾动词
只能带谓词性宾语
真谓宾动词
能带谓词和动宾、状中等动词短语作宾语 但不能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
T值得认真地学习。/F值得认真的学习。
值得美好的人生。(值得拥有美好的人生。)
准谓宾动词
可以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 而不能带动宾,状中等短语
T进行认真的调查。/F进行认真地调查。
真准谓宾动词
可带真谓词性宾语,又可带准谓宾性宾语
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开始了新的变化。
名谓宾动词
能带谓宾又能带名宾的动词
名真谓宾动词
既能带名宾,又能带真谓宾的名谓宾动词
指出了他的缺点。/指出了他有很多缺点。
名准谓宾动词
既能带名宾,又能带准谓宾的名谓宾动词
得到了一些奖品。/得到了大家的帮助。
名真准谓宾动词
带上述两种宾语的名谓宾动词
想象将来美好的景象。 想象自己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 大家正在想象美好的感受。
不及物动词
不能带受事宾语
定语
定语的构成和语义类型
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作定语
语义类型
限制性定语
一般能回答“哪一种或哪一类的、多少、何时何地”等问题
对中心语所指事物的范围加以限制,使中心语事物在其性质、特征上能与同类的事物区别开来
作用
主要是给事物分类
使语言增加准确性、严密性
这种定语越多,中心语所指的人或事物的范围就越小
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和区别词做定语多是限制性的
在限制性定语里,有一类是表同一性的
描写性定语
一般能回答“什么样的”问题
在语义上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
作用
主要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
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征
使语言增加形象性、生动性
多由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拟声词等充当
有些描写性定语也有限制作用 绿油油的庄稼。在描写状态的同时,也起限制范围的作用
语义指向
多数描写性定语和所有限制性定语的语义指向是“顺行指向”,即指向后头的中心语
少数描写性定语的语义指向是“逆行指向”,即指向中心语前头的人,而不指向中心语
他终于熬过了这个苦闷的夜晚。(苦闷指向他) 他又做了一件蠢事,(他蠢) 他在困难时只吃了一顿饱饭。(他饱)
“逆行指向”的原因:追求语言经济和特殊表达的需要
定语和助词“的”
形容词作定语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
红花/绿叶/新课本/好主意
如果用“的”,形成平行格式,就有强调描写的作用
好的主意/新的课本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
晴朗的天空/干净的水/优良的传统
名词作定语
名词作定语,有时可以直接修饰中心语
桦树皮/狍子肉/茅草屋顶/语法论著
把定中短语用作一种名称,不然,就必须加“的”
明天的课/脸上的表情/师傅的想法
一些单音节名词作定语必须加“的”
人的性格/水的深度/树的形状/花的香味
双音节名词作定语而中心语是单音节的,也常常加“的”
用不用“的”都可以的话,一般讲究音节的调整,看读起来顺不顺口
黄河的水/野地的花/大海的风/北极的冰
洪湖水,浪打浪/迎面吹来大海风/
有时候加不加“的”会影响定语的性质和意思
加“的”表领属关系
中国的朋友很多
不加表性质、属性
他有一个中国朋友
人称代词作定语表示领属者,一般要加“的”
你的书/我的朋友/他的眼神
如果用在句子或者一个更大的组合里,有时也可以不用“的”
他把我书包拿走了。/我朋友的亲戚。
中心语是国家、集团、机关、亲属的名称,有时也可以不加“的”
我们国家/你们学校/他弟弟
如果亲属称谓是单音节词,就不用“的”
你叔/他爹/我哥
人称代词和名词一样,后面紧接着指示代词或表示时间、处所的定语,一般不用“的”
我这衣服/他上学期的成绩/你在上海的亲属/老张那些年的生活/ 老师五十年代的论文/哥哥在江心洲的家
动词作定语
直接修饰中心语,组成一种名称
单音节作定语,中心语用具体名词 烤肉
双音节作定语,不受限制 压缩饼干/使用情况
一般要用“的”,甚至必须用
写的字/编的草帽/积累的经验/
短语作定语
一般要加“的”
非常新颖的设计/有报负的青年/质量好的产品/荷叶上的水珠
一阵阵的歌声
没有重叠成分的量词短语后面不加“的”
一阵歌声
多层定语
定中短语加上定语就形成多层定语
多层定语的次序
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谁的?)
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多少?)
量词短语最灵活
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怎么样?)
形容词性词语(什么样的?)
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什么?)
多层定语歧义解决办法 两个朋友送的小花瓶。
移位法
朋友送的两个小花瓶。
替换法
两位朋友送的小花瓶。
状语
状语的构成材料
副词
专职作状语
时间名词
上午来了
动词(能愿动词)
应该做
形容词(特别是表状态的形容词)
能够作状语的性质形容词 朱德熙《语法讲义》
单音节的
多、少、早、晚、全、真、假
假只能修饰单个的动词:假哭/假笑/假生气
双音节的大都是一些书面语词汇
经常、特别、一般、正式、一致、普遍 积极、公开、直接、完全等
口语里能够作状语的双音节形容词很少
常用的只有:仔细、细心、勉强、干脆、老实、大胆、一定等
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其他短语
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的一般名词、动词是少数, 限于用来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词
电话购票/笑脸迎人/现金支付
摸索前进
动词常常组成短语来作状语
他一动不动地蹲在窗台下边。
老木匠不眨眼地等在车门旁。
语义类型
限制性
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等等
描写性
是从性质和状态方面对动作情状加以描写或形容
语法结构上
修饰谓词性成分
语义指向上
有些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
她[脸色阴沉]地走了出来。
有些是描写动作者的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
她在黑板上[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位置
一般放在主语后面
一些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或者语气的状语有时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前
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只能出现在句首
关于目前的形势,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
放在句首的状语叫句首状语,修饰主谓短语或几个分句
可以有两种位置的状语,放在句首有特别的作用
强调状语
照顾上下文的连接
状语较长较多,放在句首可以使主语和谓语中心语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便于理解句意
放在句首修饰几个分句,既照顾了结构,避免用语重复,也照顾了表意
状语和助词“地”
副词
单音节,一般不加
有些双音节,加不加均可
非常热/非常地热
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比较少,也大多不加“地”
慢走/快跑/大干/苦练
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
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
也有少数不能加
不努力学习,肯定要落后。
还有少数必须加
亲切地问候/轻巧地划着小船
代词、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能愿动词、方位短语、介词短语
都不能加“地”
可加可不加的,加上了,往往有强调意味,意在突出状语
多层状语
状中短语加上状语,就形成多层状语
划分结构时,从左往右
大致次序
表示时间的名词(指明何时/限制性)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指明范围/限制性)
表示范围的副词(指明范围/限制性)
表示情态的形容词(指明怎样/描写行)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指明同谁/限制性)
补语
构成材料
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语义类型
结果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
结果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和动词短语
结果补语前面不用助词“得”
语义指向
指向它的中心语(谓语中心)
我们打完了球。
完了的是“打”这个动作
指向主语
我们打赢了球。
赢了的是我们
指向宾语
我们打破了球。
破了的是球
有时补语可同时指向两个成分
搞运动搞得太多了。
既指向宾语又指向动词
有时补语指向泛指的或上下文中出现的人或物。
低度酒也会喝醉的。
泛指
情态补语
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常用助词“得”
那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讲得<眉飞色舞>,听得<津津有味>。
作用
有的用作描写,用状态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
有的用作评价,只用性质形容词
这两种补语的语义分别表示施事、受事或动作的某种状态
补语前有时用“个”、“得个”
雨下个不停/她说个没完/打了个稀巴烂
用个“个”字,中心语后面有可能加上了。
用“得”字的补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去
这种句子表示的是:或者有无须或无法形容的意味,让对话者自己体会
把你没得!/看你急得呀!/看你那头发乱得!
趋向补语
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
都用趋向动词充当
动态助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 远处传<来>了脚步声
有时候“了”加在补语之前,这时句子不会出现宾语 一个中年人挨了<过来>,把他的小母牛端详了一会儿。
趋向动词“起来、下去、下来、上、下”,有时有引申义 笑起来(起来表示开始);笑下去(下去表示继续)
仍作趋向补语,但带有虚化的倾向
数量补语
动量补语
由表动量的量词充当
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
看了几遍/走了一趟/看上几眼/打了我一下
时量补语
用表时间的量词和加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充当 或用“数量名”短语充当
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也就是时量、时段 住了三天/登了一个钟头
或者表示动作实现以后所经历的整段时间(时段) 成立了五年了/挂了一天
来了三个星期(月) “星期、月”也可表时段,但它们不是量词,而是时间名词(特例)
时量补语可以自成一类,为了简便,和动量补语合称数量短语
时地补语(介词短语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这事就出<在1949年>。
人们知道自己生<在何处>,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两个小伙子走<向海边>。
可能补语
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两种
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 晒得晒不得/耽搁不得/大意不得
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入“得/不”(轻声), 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结果补语
能解决<好>
不能解决<好>
可能补语
解决得<好>
解决<不好>
趋向补语
能拿<出来>
不能拿<出来>
拿得<出来>
拿<不出来>
可能补语和情态补语肯定式形式相同 “这个字写得好”(好可以是可能补语,也可以是情态补语)
北大真题:他唱得好。分析歧义
扩展法
补语前能加状语(很)的是情态补语
写得好➡️写得很好
写得不好➡️写得很不好
不能加的是可能补语
写得好➡️x写得很好
写不好➡️x写不很好
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很少
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多”等 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
也可以用量词“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中心语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也可以是某些能前加“很”的动词
痛快极了(必须加“了”)黑透了/乐坏了 坚固得很(必须加“得”)闹得慌 我去好一点
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否定形式
补语和宾语的辨认
看标记 看有无助词“得”
有就是补语,可插入助词“得”也是补语
某些动词含语素“得”
获得丰收/取得胜利/觉得好看 “得”是构词成分
看关系
提问法
宾语:能回答“V什么”
爱干净
补语:能回答“V得怎么样”
扫干净
看词性
宾语可由名词性和谓词性的成分充当,以名词性为主
补语一般限于由谓词性充当/例外就是表时间(时段)的名词性成分
“把”字提宾法
我等了你<三个小时>了。 X我把三个小时等了你
我浪费了三个小时。 我把三个小时浪费了。
动词后面是量词
动量词是补语
看了三次
名量词是宾语
看了三本
看书看了<三个小时>。
变换法
看书把三个小时看了。X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及多层补语
补语和宾语可以在动词后共现
动➕补➕宾
最常见
打破砂锅/走出教室
动➕宾➕补
去昆明两次/回家去/拿支笔来
动➕补➕宾➕补 拿出书来/走进教室去
双层补语
双层宾语的句子比较多
补语可以是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数量补语
结果➕动量:叫醒三次/打晕两次/走散半年
趋向➕动量:踩上两脚/看上两眼/寄来一年了
趋向➕趋向:拿出书来/露出笑容来/跑回老家去
这里的出来、回去,中间有宾语时是两个补语,两个词; 没有宾语时合在一起算一个补语,一个词,出来算离合词。
动➕宾➕补➕宾
双层宾语
给他三次钱
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定语中心语
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学术界)的(主要)注意力
谓词性词语也可以
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要始终十分重视智力的开发。
放纵的结果是孩子的堕落下去。
状语中心语
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他已经来了。
昨天他来了。
他的确经验丰富
已经好多了。
在名词谓语句里,也可以由名词充当
现在已经深秋了。
屋里里就我们俩。
台湾海峡狭窄处才135千米。
补语中心语
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也可以由谓词性短语充当
粉刷装修得很好看。
自命不凡得厉害。
吊死在一棵树上。
惊慌失措得像个孩子。
他比我有经验得多。
独立语
插入语
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表意严密化,补足句意, 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表示肯定或强调的语气
通常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
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看来、看样子、说不定、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
有时候,为了表示消息来源会使用:听说、据说
子主题
称呼语
用来呼唤对方,引起注意
春天,你在哪里? 留下什么了,老师!
感叹语
用叹词表示感情的呼声
啊呀/啊/唉/嗯
拟声语
由拟声词构成,模拟事物的声音,给人以真实感,以加强表达效果
要区分感叹语、拟声词和叹词、拟声词句的不同, 也就是区分独立语和独立句的不同。
句法成分小结
单句
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
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单句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句型和句类
句型
是句子的结构类
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
句类
是句子的语气类
根据全句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
复句
句型
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
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
一般只能用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语句式
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短句
非主谓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由动词加句调构成
这种句子通常用来说明自然现象、生活情况、祈望,有的是口号
出太阳了!上课了!禁止吸烟!反对霸权主义!
还有一些兼语句也是非主谓句 有个小村子叫王家庄让农业产值翻两番。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
对!好!糟糕!太妙了!
名词性非主谓句
由名词或定中短语构成
剧本里说明时间、地点 1949年春天。上海外滩。
表示赞叹 多么真挚的感情啊!
表示喝彩 好球!
表示突然的发现 蛇!
语境是一个人惊慌失措说出这个词。
如果指着蛇问:这是什么?答:蛇!
主谓句“这是蛇!”的省略
表示呼唤 小王!
表示已经到了…… 夏天了!
名词➕了的框架
名词必须有顺序义或时间推移义
叹词句
由叹词构成
啊!嗯!喂!
拟声词句
由拟声词构成
轰!哗哗!
凭句内核心词的词性分类
动句
动词谓语句
动词非主谓句
形句
形容词谓语句
形容词非主谓句
名句
名词谓语句
名词非主谓句
叹句
拟声句
句型和句式都是根据结构分出来的类名。
句型是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
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几种常见句式
主谓谓语句
“把”字句
“被”字句
连谓句
兼语句
使令式
爱恨式
选定式
“有”字式
双宾句
存现句
变式句
省略句
对话省
因上下文而省
倒装句
主谓倒置
定状后置
句子的变换
句类
陈述句
疑问句
是非问
特指问
选择问
正反问
祈使句
感叹句
单句分类小结
不影响句型的因素
语气词的有无
倒装与否
省略与否
独立成分有无
单句和短语的区别
句子有特定的语气、句调,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等 短语没有特定的语气、句调,因此没有陈述短语、疑问短语等
短语有主谓宾定状补动中八种配对成分, 句子多出独立语(语用成分),共九个
句子有成分的倒装和省略,有倒装句,省略句 短语没有
句子是交际单位,短语不是
子主题
语法分析
语病
常见的句法失误
检查语病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
复句
概说
复句的意义类型
多重复句和紧缩句
复句语病的检查和修改
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