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音音列”是由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赛诺斯提出的。他所著的《和谐的要素》,其核心内容是四音音列,有关旋律、音阶、调式等理论都建立在这个四音音列的基础之上
四音音列是指由两个音构成四度框架,另两个音在这个框架内作不固定的灵活变动,从而形成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四音音列: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和微分音音列
以当时古希腊几个重要部落的名字来命名:多里亚、弗里几亚、利底亚,在变体形式中以前缀“hypo”表示“副”或者“下”的含义,以前缀“mixo”表示“混合”的含义
四种变体
下多里亚:la sol fa mi—re do si la
下弗里几亚:sol fa mi re-do si la sol
下利底亚:fa mi re do-si la sol fa
下混合利底亚:mi re do si-la sol fa mi
古希腊的四音音列的音阶形式,不同于我们现在的音阶含义,它开始只是作为一种符号来表示乐器的弦
“完整音列体系”
阿里斯多塞诺斯提出了两套完整体系:包括大完整音列体系和小完整音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