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题十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十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编辑于2020-07-14 19:29:45专题十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5.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大会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三步走”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进一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1)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第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五,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2)对南方谈话的评价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3.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3.中共十七大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
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