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原理311、333考研
考研党必看!这份思维导图整理了教育学原理的重点知识,内容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制度、 教师与学生、德育、教学、 课程。无论教育学类专硕还是学硕考研,重点无非就是这些而已。
编辑于2020-07-15 12:05:55教育学原理 在于融汇贯通,分析综合能力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通过对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的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前教育学阶段(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培根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泛智论,主张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洛克
《教育漫话》
卢梭
《爱弥儿》
倡导自然教育
康德
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裴斯泰洛齐
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本形成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或现代教育学之父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实证主义教育学
用事实说话
实验教育学
假设、实验、确证,量化
文化教育学
陶冶、唤醒
实用主义教育学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历史、生产、劳动、全面、唯物
制度教育学
的制度对个人的影响
批判教育学
揭露和实事求是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社会学基础
教育学的价值
理论价值
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实践价值
激发教育实践者的教育自觉,促进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
借由大量教育知识的获取,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养成科学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仰
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
引导教育实践者开展教育研究,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奠定基础
第二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概念
教育定义类型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
外延
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
原始教育的特征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实行原始状态下机会均等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不仅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而且还同其他上层建筑,例如政治、宗教等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由于剩下韩立发展水平的低下,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其原始的,主要靠年长一代的言传身教
古代教育的特征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和执教人员
学校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
学校教育崇尚书本,盛行呆读死记与体罚
实行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实行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近代教育的特征
教育的公共性: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的普及性: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和逐步普及
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
学校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体现民主性和普及性的特征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组织形式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的采用
学校教育不再是受围墙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相当明显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未来教育的特征
教育全民化
教育民主化
教育信息化
教育全球化
教育个性化
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教育的结构
内部结构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影响
教育措施
外部结构
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
默顿的功能分析维度
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主要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
教育是生产力
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促进个人个性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万能论
爱尔维修
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因素是教育
教育独立论
蔡元培
经费、行政、思想、学术和内容、脱离宗教
人力资本论
舒尔茨
教育是消费更是投资
筛选假设理论
伯格
分层,固化的学历代替了能力
文化再生产理论
布尔迪厄
白人文化产生的歧视
劳动力理论
皮奥雷
主要市场理论和次要市场理论
工资水平取决于在哪个市场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制约着规模和速度
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结构
促进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政治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制约着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性
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影响教育对象
渗透到教育影响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支持
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对教育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口地域分配不均衡也会带来教育机构布局的不平衡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文化影响教育模式
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和变革
生态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态环境影响学校的布局和办学形式
生态环境影响教育观念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教育使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通过传播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通过早就政治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和完善
通过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递和保存功能
选择和批判功能
交流和融合功能
更新和创造功能
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
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为科学技术发展培养人才
教育的人口功能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教育的生态功能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普及生态文明的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含义
意义
教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教育是现代化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教育深刻影响社会公平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含义
表现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及原理
有传统和连续性
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绝对独立
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
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
全球化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与日俱增
全球化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国际交流、国际资本、国际经验
各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使教育面向全球化的需求进行改革
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知识经济的含义
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变革-追求创新教育
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含义
追求教育信息化
培养学生具有收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的广泛应用,超越时空的限制,使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成为可能,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学校和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和驾驭这些新技术
教育管理便捷化
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含义
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教育观念和思维的变革,有助于确立平等、接纳、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
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民主的发展,是教育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多元、课程内容的多元、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元以及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追求多元文化教育
勾画学校变革的整体图景
实施革新性课程变革
开展文化敏感性教学
民主化与教育变革
民主化是指从权威主义或极权主义等其他各种政治体制转变成自由民主制的过程
教育机会的均等
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灵活的编写教材
本土化与教育变革
如何融入到本土的教育中
西湖大学
湖畔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民族化与教育变革
含义
从民族利益和民族的特性来看民族化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顺序性
由低级到高级,身体的发展按照中心向边缘发展
阶段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思维发展-抽象思维的发展
差异性
个别差异,有人是天才,有人是一个平凡的人
不平衡性
关键期的存在,身高的发育高峰
整体性
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最近发展区问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
内发论和外铄论
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论
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定义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发展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造性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的含义
环境的作用
人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
人对环境有能动性
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好坏)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关系
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
个体通过能动活动的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具体表现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的主要表现
促进人个体意识的发展。教育通过对人的智力、能力、品德的培养提高人对自我的认识
促进人个体特征的发展。
促进人个体价值的体现,人越有知识、能力和道德越能展现自我价值
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一个人从“自然人”或“生物人”转向社会人的过程。
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即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促进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
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学校教育的内涵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阶级)和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在个体省心发展中的作用-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指导个体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为个体的终身发展做好了基础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整合和优化个体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的实现程度
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
教育过程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程度
教育过程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程度
个体因素
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高低
个体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同时能改造客观环境,促进自身的发展
外部因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
社会(社区)影响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协同性程度
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概念
是指培养人的质量要求,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内容分成了两部分: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广义的定义:存在于广泛的人民群众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社会占主流地位或者有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反应社会的发展根本需求,明确而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以及人的成长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不同层次的目标系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社会主义砖
个人本位 重视人的价值
好好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
杜威,教育即自身
不矛盾,更多的强调教育是儿童自身的需要,不需要其他人强加
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
斯宾塞,教育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杜威,教育适应未来生活的准备,儿童为了未来自己的生活做准备,不是爸妈安排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
社会
人
马克思,跟过的强调素质教育
我国的教育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总要求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
培养个性是基本内涵
注重提高全民素质是核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根本途径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德
智
体
美
综合活动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概念
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培养目标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教育施教方面
学校机构和幼儿园
校外儿童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
教育管理方面
教育行政机构
教育评价机构
教育督导机构
考试机构系统
还有相关的一整套规则,教育法、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
规范性
强制性
历史性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体系的构成
教育法中有关教育制度的规定
学校教育制度
学制概述
学制的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学制构成的基本要素
学校的级别
学校的类型
学校的结构
学制的类型
单轨制
双轨制
分支型学制
学制确立的依据
社会依据
人的依据
各级各类学校系统--从纵向的施教机构来看
学前教育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
中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
各级各类学校系统--从横向的类别结构来看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师范教育
成人教育
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
1951
1958
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趋势)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义务教育:以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基础教育
强制性
免费性
普及性
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
入学年龄提前
义务教育年龄年限延长
以立法的形式推进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的意义
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义务教育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或迟早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是教育普及化的一种普遍形式。
0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不同
小学和初中
幼儿园到高中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综合高中
非正规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正规教育的影响
非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
子主题
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及其与大学的衔接
高中阶段的学制应该多样化,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院校和技工学校
办学多样化,办出高中的特色
大学预科和大学学科下移以及教授授课
高等教育大众化
15
15-50
>50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保罗·朗格朗
特征: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
带来的变革
观念上,树立大教育观,同等重视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体系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目标上,培养和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和意识,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
方式上,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式
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大力发展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虚拟大学等终身教育机构
加强各类学校教育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制度的灵活性
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
意义: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象征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教师
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教师的概念
广义
教书育人
狭义
学校的专职教师
教师的类别
幼儿
小学
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
中等职业院校教师
高等教育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师职业的产生
生产力
脑力与体力的分工
制度化教育的出现
教师职业的发展过程
非职业化
职业化
专门化(近代工业革命)
专业化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的地位
教育中的地位
教学的主导
社会中的地位
政治
经济
社会
职业的权利
专业的地位
法律地位
权利
义务
教师的作用
教育
传递者
财富的创造者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
示范性
专业性
教师的职业角色
学习者和学者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学生学习的榜样
学生的朋友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情意与规范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标准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的发展内涵
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不断学习和探究拓展专业的内涵、提高专业素养,逐步达到成熟的境界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理智取向
实践反思取向
文化生态取向
自我更新取向
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
非关注阶段(正式教师教育之前)
虚拟关注阶段(师范学习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职前培养
入职教育
在职成长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义务
学生
学生与学生观
学生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具有主体性的人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学生观
传统
现代
学生群体与学生组织
群体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组织
少年儿童组织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义务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关系特点
在教学中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类型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理想师生关系的标准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理想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章 德育
德育概述
德育概念
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道德和品德是有区别的
德育任务
最基础的层次是培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公民
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少数优秀共产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德育内容
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培养学生
我国学校德育的的基本内容
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皮亚杰对偶故事
无律道德阶段
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他律道德阶段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这一阶段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自律的到的阶段
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第三,与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第四,有共情。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就是变得聪明了
公正阶段
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
前习俗水平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行动的物质后果决定这一行动的好坏,不理会这些后果所涉及的人的意义或价值。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关心的是置身于苦恼和 避免痛苦、自由限制和忧虑。这个阶段相当于皮亚杰的“客观责任感”。
以工具理性的相对主义定向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正当的行动就是满足自己需要的行动,偶尔也包括满足别人需要的行动。人际关系被看作犹如交易场中的关系。他们相互之间也有公正、对等和公平的因素,但往往是从物质的、实用的途径去对待。所谓对等,实际上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就对你好”,谈不上什么忠诚、感恩或公平合理。儿童一心想自己的需要,但体会到别人也有正当的需要。从而他有时愿意为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以平等的方式去“作出妥协”。
习俗水平
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定向
人际关系和谐协调的或(愿做一个)“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好的行为就是帮助别人、使别人愉快、受他人赞许的行为。这很大程度上是遵从一种老看法,就是遵从大多数人的或是“惯常如此的”行为。皮亚杰的“主观责任感”是在本阶段出现。
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
“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倾向于权威、法则来维护社会秩序。正当的行为就是克尽厥职、尊重权威以及维护社会自身的安宁。儿童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个人乐于去“尽本分”和尊重适当建立的权威。
后习俗水平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在法定范围以外,双方应尽义务的约束因素就是自由协议和口头默契
以普通的伦理道德原则为定向
公正被看作是与自我选择的伦理原则
体谅模式
从别人的视角来体谅别人
价值澄清模式
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社会学习模式
替代经验、模仿、示范
社会行为模式
做道德的推动者来改变社会
集体教育模式
大家同时受到了教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要素
学生、教师、道德内容、道德影响
德育过程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德育原则
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知行统一
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
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
情感陶冶
实践锻炼
自我教育
榜样示范
品德评价
德育途径
具体的渠道
直接的道德教育
直接的道德教育
德育课程
间接的道德教育
间接的道德教育
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
间接的道德教育方式
第八章 教学
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
教学与教育、智育和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主要作用
主要任务
教学理论及其流派
教学理论概述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关系
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萌芽期
建立期
发展期
繁荣期
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哲学取向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社会互动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概述
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结构
指导思想
主题
目标
程序
策略
内容
评价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暗示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人文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式
问题--探究式
自学—辅导式
示范—模仿式
引导-发现式
情境-陶冶式
教学过程
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特殊的认识过程
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交往和互动的过程
教育增值的过程
多质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学设计
又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
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考评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定依据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
启发性
系统性
巩固性
量力性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因材施教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个别教学制
班组教学
班级授课
导生制
道尔顿制
特兰普制
设计教学法
文纳特卡制
小队教学(协同教学)
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
含义
特征
时间固定
场所固定
教师固定
学生固定
内容固定
评价
优点
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变式
复式教学
123年级同时上课
现场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个别化教学与个别辅导
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和走班制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授课
翻转课堂
计算机辅助教学
泛在学习
慕课
趋势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概念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参观法
自学辅导法
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及其原则
教学评价的分类
诊断
形成
终结
相对
绝对
个体内差异
学业成就评价
教学评价的改革
第七章 课程
课程与课程理论
课程的概念
是为了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及进程与安排
广义上的课程是所有学科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是指任何一门学科
它是对育人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与设计
主要体现在
课程方案(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科书
课程理论及其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进行划分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
地方课程
邯郸地方文化
校本课程
劳动课、足球课、科技活动课
隐形课程和显性课程
显性
隐形
人际交往中建立的价值观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泰勒的目标模式
泰勒 当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原理的基本四个问题
达到哪些目标
提供哪些经验才能达到目标
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有效的组织起来
如何确定目标已经实现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开发的依据: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内在价值
选择课程的标准:课程是否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课程评价:重视课程教学的形成性结果
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追求课程的实践性
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集体审议
提出行动研究的实践模式方法论
课程目标
概念
来源
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
学科的逻辑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社会需要
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情感领域
接受
反应
形成价值
信奉
展露个性
动作技能领域
知觉作用
心向作用
有指导的反应
机械反应
复杂的外显反应
技能调适
创作表现
课程的范围、组织和结构
范围
课程方案
课程标准
教材和其他资源
组织
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形成课程结构,以实现课程目标
结构
层次和比例
课程内容及其选择与组织
选择
组织
直线式
螺旋式
区别:重复
纵向
物理
横向
历史
逻辑
心理
课程实施
忠实取向
相互调适取向
创生取向
课程评价
目标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
目标游离评价
差距评价模式
应答评价模式
反对者模式
课程评价的功能
课程改革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
学生
子主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美国
1960s
数学
自然科学
现代外语
新三艺
学科的基本结构
螺旋式的课程
发现法
1980s
英语
数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计算机
五项基础课
1994
外国语
艺术
新增
英国
国家统一课程
中小学课程的调整
强调通识课程
增加灵活性课程
简化评价范围和方法
建立协调机构
等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
为学生未来做准备
法国
日本
1949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轮改革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国改革的大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学生的发展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
综合课程观
内容联系观
学习方式观
发展评价观
校本发展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