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概念
这是一个关于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概念的思维导图,讲述了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概念的相关故事,如果你对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概念的故事感兴趣,欢迎对该思维导图收藏和点赞~
编辑于2020-09-07 11:29:46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概念
定义: 显著性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判断数据中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显著性水平: 用于衡量差异是否显著的阈值,通常为5%或1%。
假设检验
定义: 假设检验是一种推断统计学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
原假设: 基于样本数据提出的关于总体的假设,通常表示无差异或无效果。
备择假设: 基于样本数据提出的关于总体的假设,通常表示有差异或有效果。
单样本检验
定义: 检验一个总体平均值是否等于或大于/小于某个给定值。
步骤
建立假设: 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收集数据: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并收集相关数据。
计算统计量: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通常是样本均值。
判断显著性: 将统计量与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拒绝原假设。
独立样本检验
定义: 检验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步骤
建立假设: 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收集数据: 从两个总体中分别随机抽取独立样本并收集相关数据。
计算统计量: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通常是两个样本均值的差异。
判断显著性: 将统计量与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拒绝原假设。
配对样本检验
定义: 检验同一组体验不同条件下的差异。
步骤
建立假设: 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收集数据: 从同一组体验不同条件的样本中收集相关数据。
计算统计量: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通常是配对样本之间的差异。
判断显著性: 将统计量与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拒绝原假设。
P值
定义: 在假设检验中,P值是指观察到的差异或更极端情况出现的概率。
判断方法: 根据P值与显著性水平的大小关系,决定是否拒绝原假设。
误差类型
第一类错误: 当原假设为真时错误地拒绝了原假设,即虚警率。
第二类错误: 当备择假设为真时错误地接受了原假设,即漏警率。
控制误差: 通过调整显著性水平来控制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效应大小
定义: 在假设检验中,效应大小用于衡量差异的实际重要性。
常见指标: 包括Cohen's d和相关系数等,用于描述差异的强度。
非参数检验
定义: 在假设检验中,非参数检验不依赖于总体参数的分布情况。
适用情况: 当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总体参数未知时,可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
常见方法: 包括Wilcoxon符号秩检验、秩和检验等。
总结: 显著性检验是通过建立假设,收集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并判断显著性来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是衡量差异发生概率的指标,而误差类型和效应大小则影响了判断结果的可信性和实际重要性。在某些情况下,非参数检验方法可应用于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未知总体参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