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化学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很多老师都说化学是初中科目里最容易的一科,为什么?因为他只需要学一年的内容就可以了!确实,一年的学习,命题老师重点考查的也是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记得把下面总结在一起的知识点都记熟了,相信中考也就不难拿高分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
课题二
对蜡烛燃烧实验探究
点燃时: 1.现象:被燃烧的木条两边烧黑更多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2.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现象: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点燃白烟,白烟燃烧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的固体,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
课题三
实验安全
若酒精灯不幸碰倒起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若浓碱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若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₃溶液
若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用硫粉覆盖
大量的酸或碱溶液洒到桌子上时,要加适量的 NaHCO₃ 和CH₃COOH溶液 中和,然后再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尽
药品取用
固体药品
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一斜二送三直立
液体药品
标签向手心,瓶塞拿下,倒放在桌面上
看量筒时,应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小俯大
用胶头滴管加时,滴管数10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
物质加热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将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试管内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管破裂原因: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底接触灯芯,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1/5的体积 实验结论:空气里的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 1.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 2.底部加水原因,一是为了防止高温融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二是为了吸收龙鳞产生的白色固体
误差分析
小于1/5的原因
1.气密性不好 2.红磷量不足 3.未等待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大于1/5的原因
1.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中不迅速 2.弹簧夹未夹紧
空气的成分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医疗急救,潜水,登山等 支持燃烧:燃料燃烧,炼钢等
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
用途
1.制作硝酸和化肥的原料 2.用作保护气 3.医疗上用作麻醉药 4.有超导性能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1.用作保护气 2.用作电光源 3.氦可以制造低温
保护空气
1.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CO₂ 2.酸雨--使土壤酸化破,坏建筑物——SO₂ NO₂ 3.臭氧空洞--紫外线危害人类和动植物——氟利昂 4.火药火炮--CO₂ 5.汽车尾气--CO 6.煤气中毒--NO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