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成人高考政治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文非常详细。
编辑于2020-07-28 14:13:17成人高考政治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简述: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方法论是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详细: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对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是或多或少都有缺陷
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回答关于世界最一般的问题
2)哲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它力图从总体上把握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需要不停的吸收科学的成果,岁科学发展而发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
简述:
1)思维和存在(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也就是谁决定谁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
认知论:
可知论=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一切唯物和彻底的唯心)
不可知论:反之亦然
详细:
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1)它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并首要回答的问题
2)它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3)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理论依据
4)它也是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简述:
四种派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详细: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机器历史形态
唯物: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就是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依靠的是笼统的直观,加上经验的猜测和想象,具有自发性和朴素性
形而上学唯物: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缺点
1、片面、静止、孤立
2、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即马哲是唯物中发展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
唯心:反之亦然
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人的某种主观精神,感觉、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源
客观唯心主义=宿命论=精神和原则是优先于物质世界的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普遍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强调食物发展根本动力是内在矛盾
形而上学: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主张发展动力来自自部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基本特征
1、马哲产生的根源
1)马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资本主义阶级革命在西欧确认,并在日后发展为统治阶级,同时无产阶级发展壮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大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2)马哲的产生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3)马哲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马哲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不懈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的结果
2、马哲的基本特征
简述:
1)马哲科学的规定了研究对象,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2)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高度统一
3)马哲是无产阶级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
详细:
1)实践性,是马哲的最显著特征:全部的哲学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指导实践,才能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
2)阶级性,马哲公开表示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表现
3)科学性,真正揭示了世界的一般规律,理论上具有客观真理性,逻辑上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
4)创新性,只有不停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马哲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简述:
1)马哲是人们世界、最求真理的伟大工具
2)马哲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3)马哲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和精神支柱
4)马哲是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的哲学基础
5)马哲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和精神要素
6)马哲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
第一部分:2、物质和意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性实在的哲学范畴
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主观唯心: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物质是离开人,离开人脑的所谓精神的产物
2)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古代朴素:世间万物由某几种原始物质构成,比如金木水火土
形而上学:原子
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和根源性,意志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
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做出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多样性的物质形态的共性
它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了哲学基础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马哲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都已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停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题
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移
二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的统一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既要反对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动论,又要反对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两者都是在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相对静止是由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3)物质运动的基本方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空间:三维性、可颠倒性
时间:一维性、不可逆性
三个特点
客观性: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实在性,人既不能创造时空,也不能消灭它
无限性:时间的无限是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是空间无边无际
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它们的具体性和可变性
两者不可分割
物质运动不能离开时间和空间儿存在,物质只能在时空中运行。同样,时空也不能脱离物质而运动
4、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客观规律
详细:
1)规律的特点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表示事物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趋势
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联系又表现为重复性
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
2)规律的客观性
客观性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1)从规律与人的意志的关系看,规律的存在和作用都在于人的意志之外
2)从规律与人的自觉运动关系看,规律不以人的活动意图和愿望为转移,人即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规律,相反人的意志要收规律的支配
3)人对通过时间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为人民谋福利
4)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共同性,都有不被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性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是盲目的力量在起作用,社会规律是由一定目的的人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两者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制约关系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现象,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包括:
由无机物的机械、物理、化学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决定性的环节或阶段
再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再由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关键
是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
过程
1)在劳动的过程中,人学会了直立行走
2)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
3)劳动过程中,人所接受的信息不断增加,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4)随着劳动实践活动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促使了人的意识日益丰富
2、意识的本质
关键: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通过感觉和思维等形式进行的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一切观念的东西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这样或那样反映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关键: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意识活动本身就是要给主动的创造性过程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下展开的,总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3)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上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1)要正确发挥意志的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如果无视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要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必须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3)意识的发挥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关键: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辩证的统一:
相互依存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客观规律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必要条件
相互转化
客观规律性向主观能动性的转化:通过感性认识而能动发展到理性认识,并以此为指导付诸实践
主观能动性向客观规律性的转化:主体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5、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在信息论、控制论指导下,在人脑科学和电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用机器模拟人脑思维的信息处理和变换过程,实现人类思维和只能的物化
1)AI属于无意识的,人的智能活动则是生理和心理过程
2)AI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更不会有目的的改造世界
3)与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不同,AI不具有社会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统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不是多个;世界上的万物是有联系的统一有机体。一元论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2)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和唯心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但对于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还是意识,则是根本对立的
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辩证唯物认为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具体的,丰富的,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的局限性
2)世界物质的统一性的论证
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并不是纯粹哲学的思维,而是深深植根于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之中
1)具体科学的不断发展,为辩证唯物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在科学已经由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这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2)生命现象比较复杂,但也是物质现象,生命科学的发展证明了生命现象的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还能从哲学上获得论证,辩证唯物坚持科学的物质概念,依据实践结果,科学和哲学的成果,从多样性中把握统一,在运动发展中把握统一,为彻底的辩证唯物奠定了基础
4)人类社会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质自我运动的结果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关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吃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必然得到的最重要的结果
实事求是是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我们要去研究
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具有内在同一性。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另一方面: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首先:要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就必须与时俱进。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对所处的时代的性质和特点保持客观的认识,否则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其次:与时俱进必须把握规律性。把握规律性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绝不是主观的创造,而是符合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的创造性活动。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性,理论创新才具备可靠的科学依据,才能在新的实践中客服盲目。
再次:与时俱进必须富于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造新的东西,
一是前人从没研究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的成果
二是纠错前人的一些研究,并提出新的创新
三是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加以运用,推进,神话和丰富
接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思想和理论不断变化而变化。
总结:
首先:辩证唯物的基本原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基础
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包含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全面、完整地把握事物,不仅要把握事物的现象,特别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部分:3、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
关键:联系是指事物内部的元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具有客观性:指的是联系是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三层含义)
1)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结构性
2)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中而存在的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整体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山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的方式也似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看,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在联系/外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4)联系的观点与系统的观点
1)普遍联系与系统性: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的重要表现就是他的系统性。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特定的整体,称之为系统
2)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的首要特征,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揭示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3)结构性:结构性是系统的又一重要特征,首先系统的结构性揭示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其次,系统的结构是各式各样的,而且结构可以优化
4)层次性:一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二是特定的系统中的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5)开放性:一切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的,都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
2、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广义:泛指运动、转化、联系、变化的一切过程,包括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能够
狭义:特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
都包含着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失
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
1)新事物具有新的要素、新的结构、新的功能,能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而旧事物则不能,所以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发育成熟的,否定了旧事物的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的东西,却吸收了继承了仍然有用的东西,并增加一些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3)社会历史中,新事物是由社会上先进阶级和人民创造的产生,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3)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有何特别的意义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磨难,我们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失去信心,也不要历史的必然进步而坐享其成
世界的发展是永恒的,静止只是暂时的,世界永远也不会达到它的终点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万有引力、生产关系和生产状况等都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原因的
因果关系
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引起的结果
事物外部的次要原因引起的结果
3)规律又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易逝多变的事物中相对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是它的重复性。主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人只能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办事,而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4)规律可分为普遍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普遍规律:辩证唯物研究的是自然界、社会、思维内共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特殊规律:××××××××××××××××××××××××各自运动的是特殊规律
个别规律:是普遍和特殊在更小范围中的特殊表现
辩证唯物法揭示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三个普遍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东西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经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波浪式前进、螺旋上升的发展道路
2、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根本属性
关键: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食物内部要素之间既要相对又要统一的哲学范畴。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对立属性=斗争性
统一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
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联系表现在
两者作为矛盾双方的本质属性,缺少任意一方都不能成为矛盾。一方面,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区别表现在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的作用:在于双方互相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斗争性的作用:在于贯穿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
量变: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质变: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的分解和新矛盾统一的诞生
不能孤立两者,两者结合才能发展事物
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两者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指的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承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是坚持彻底的辩证法的前提
特殊性:指的是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
一是这种特殊矛盾构成了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也具有其特殊性
三是不同方面具有不平衡性和特殊性
四是解决矛盾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具有特殊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事物都有特点,既事物的个性,有条件,相对的
相互渗透、相互联结: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又总是服从事物的一般规律
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和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他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哲的普遍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第三:科学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有重大意义
既要坚持共性: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既要坚持个性: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实情出发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核心是动力问题,动力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都解决了
第二:对立统一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事物就是矛盾,所谓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
3、质量互变规律
1)事物都是质量的统一
1)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质
定义: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首先: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其次:质和属性的关系及其多样性:事物和他物的关系是复杂的,因而事物的质往往是多样性的
量
定义:事物的规模、成都、速度以及要素可以哟个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与事物存在不直接同一
度
定义: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幅度、范围
度、质、量作为概括事物多样性的基本范畴,要求我们认识事物时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2)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定义:
量变: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飞跃,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变化超过度的范围就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标志
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有质变。质变也不会凭空发生,而是以量变为基础
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引发新的量变
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过程
质变是事物的节点,是旧事物往新事物转化的决定性环节,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也是新量变的开端
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其一: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注重量的积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其二: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渐进与飞跃的统一。要敢于抓住机遇,推动事物走向新的阶级,跃上新的台阶
4、否定之否定
1)辩证的否定观及其实践意义
定义:由于内部矛盾推动,事物由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的状态,再到达新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状态,从而开辟出自我发生的道路
内部因素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事物处于量变阶段,内部的肯定占据主导;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内部的肯定和否定发生变化,否定变成主导地位,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两者是对立又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肯定中包含否定,反之亦然。两者在一定情况下会互相转化
辩证的否定观:
首先,自我否定是它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更新
其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最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观对立的是形而上学否定观
这种否定观的错误原因是
首先,它否定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其转化,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的否定
其次,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
最后,它否认客观事物的自身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绝对的看待肯定否定。
2)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关键:前进性是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最根本的特征
曲折性体现在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和旧事物反复斗争,会有挫折和反复
否定之否定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后一个周期的起点,前后接续,形成波浪式和螺旋式的发展链条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因为循环论把一切运动看成简单的反复,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直线论把事物的发展看成了直线式前进,否认了发展的曲折性。循环论右倾悲剧,直线论左倾激进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方向。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对于新生事物的发展,又要充分注意前进中的曲折性,对艰难险阻做好准备。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定义:
现象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分
真象: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从反面歪曲的表现本质的现象
本质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对立
1)现象显露于事物的外部,能被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易逝多变的,本质相对稳定
3)现象比本质丰富,本质比现象普遍
4)现象具体多样,本质同类现象一般共同的东西
统一
两者不能脱离对方,本质是现象的根据,不表现本质的现象是没有的,同样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3)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了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必要性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觉得了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可能性
2、形式与内容
1)形式与内容的含义
定义: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的方式。分内外两种形式
2)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对立
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的关系上的区别是不能混淆的
内容是易变的,形式相对稳定
统一
两者相互依存,事物都是一定的内容和一定形式的统一体
两者相互转化
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矛盾运动,易变的内容与稳定的形式形成了二者的矛盾和矛盾运动
3)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实践意义
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而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同时注意形式的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3、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特点:
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的顺序性或前后相继性,原因总在前,结果总在后
两者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
两者具有客观性
2)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对立
两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别是确定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
统一
3)因果联系的原理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提出有效的方法
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才能科学总结教训,提高预见性,有利于实践的成功
4、必然性与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定义: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发生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2)两者的辩证关系
对立
必然性是必定要发生的趋势,偶然性则不一定要发生的趋势;必然性是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则是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必然性=支配地位,决定方向,偶然性处于从属地位,起到加速作用
统一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的支配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错误观点
唯心主义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形而上学机械论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
3)两者辩证关系的意义
把握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解释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重视偶然性的作用,防止不利的偶然因素对科学研究的危害
5、可能性与现实性
1)两者的含义
含义: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由必然性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哲学范畴
分析
1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能性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实现的东西
2区分显示可能性和抽象不可能性:现实可能性指在现实中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抽象可能性指的是在现实中有一定依据,但是缺乏充分和必要条件
3区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4区分不同程度的可能性
2)两者的辩证关系
对立
现实性是事物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综合,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而可能性往往只是潜在的趋势
统一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依存指的是事物都是有可能性转化而来;而可能性则以现实性为基础存在于现实之中。相互转化指的是事物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又存在种种可能性,一旦条件允许又会转为新的现实
3)两者的辩证关系的意义
它是正确思维和行动的理论指导,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对可能性作全面分析。尊重客观必然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反对固步自封,反对脱离现实条件的空想和幻想
第一部分:4、实践和认知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及其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主体是认识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统的形成及其诸多要素的结合方式起决定性的作用。主体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客体: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实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初次之外还有中介:它是认识主体和客体对立两级的居间联系环节,是认识结构两级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联系媒介和转换机制
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最根本、最基础的关系
其次: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
再次: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
最后:审美关系,指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感受和体验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
2)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三个特点:
1客观实在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互动。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物质性
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不同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突出的表现在它的创造性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三种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觉得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
3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近代从生产实践中所分化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其次:认识是在实践中生产和实现的
最后: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且实践的发展还为了人们不断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帮忙和促进人们去进行抽象概括和理论总结
其次:实践的发展不管创造和提供完善的物质条件,推动主体的认识的发展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知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首先:认识的直接任务是获得真理,其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其次:实践目的对认识的产生、发展和方向起到制约定向制导的作用
最后:脱离了实践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再好也没有什么意义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无论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还是认识的检验标准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于实践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马哲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坚持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两者对立的焦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定义: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最本质的共同特征。反映论就是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原则,坚持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应,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者而独立存在
三个方面:
1承认和肯定在人的意志之外,独立的存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他是人们认识的对象,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
2承认和肯定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承认和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认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获得客观真理。反映是由反映者来实现的
3)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旧唯物的反映论由两个缺陷
1旧唯物离开社会实践,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考察人的认识同体,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旧唯物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者因而不懂得认识过程的便战法
不能揭示 认识的真正本事和基本规律,从而不能驳倒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辩证唯物反映论的特点
1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的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3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各个领域,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两种形式: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哥哥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三种形式:
感觉是主体对客体的个别属性和特征的直接反映
知觉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主体对过去感觉和直觉的客体的回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知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三种形式: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反映
判断是概念的联系和展开,是运用概念之间的关系
推理是从已有的判断呵护规律推出新的判断的反映形式
3)两者的关系:
首先: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应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其次:两者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包含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也渗透着感性因素
4)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条件与途径
首先:通过实践和调研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前提
其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以改造,是飞跃的正确途径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性认知飞跃到理性认识,是第一次飞跃,然而还没有结束,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第二次飞跃
首先,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次: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经验和发展
2)正确实现从理性指导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首先: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再次: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最后: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之前,要经历一些实验,总结教训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
因为
1主体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2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收到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受到这种条件所决定的认识手段等条件的限制
3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收到主体的实践范围、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立场、等条件的限制
总结:才会出现反复性
2)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
因为
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同样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3)认识辩证运动总过程原理的意义
第一:认识辩证运动总过程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认识辩证运动总过程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理论基础
其一:群众路线是马哲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哲的知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其二: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关键:真理是客观的,也称客观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3真理的社会作用也是客观的
4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的坚持唯物论
2)真理与谬误
区别: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第一:谬误及其产生的根源: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三个原因
认识根源: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是多变的,暴露本质和规律也需要过程,因此主观认识不能一下正确反映对象
社会历史根源:
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必然约束着人们的能力
主体自身条件的映像:主体的世界观、方法论、实践经验等制约对客体的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第二:对立统一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两者具有本质区别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误谬相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能都互相转化
转化:
真理转为谬误
1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超出范围,真理就会转为谬误
2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所适用的过程已经发生改变,真理如果固步自封,则也会转为谬误
3真理是一个体系,单独孤立真理中的某个原理,就会丧失真理性而转为谬误
谬误转为真理
1谬误也是具体的,既然真理超出范围会转为谬误,那么它回到原有范围又会转为真理
2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3在批判谬误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同谬误的斗争并不断战胜谬误的过程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1真理的决定性也称绝对真理,有两个含义
首先:真理都市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被人的意志所转移,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其次:真理性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也称相对真理,有两个含义
首先:从广度上看,真理都只是客观世界的而某些部分的近似正确反映,还有待于扩展
其次:从深度上来看,真理都知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的近似正确反映,还有待于深化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区别
1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人的认识能力即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3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即是确定的又不是缺点的
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连接和相互渗透
2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2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实践标准的决定性即确定性是指
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别的标准
其次:无限发展的实践,即使今天的实践不能被驳倒,最终将会被日后的实践所驳倒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
首先: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具有局限性
其次: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为实践所证实的真理,也具有相对近似的性质,还需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第一部分:5、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历史观
含义: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与世界观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历史观与社会科学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基础的辩证关系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要素、活动、关系的综合,包括:
环境因素
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思想的综合,包括:
感性形式的社会心理
理性形式的社会意识
为什么两者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原因:
1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社会历史非常复杂,但是概括起来无非是社会物质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两大类
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4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1)唯心史观
含义:唯心史观,也称历史唯心主义,指主张社会意识形式决定社会存在的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在社会创造者的问题上,一般会贬低人们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少数英雄和统治者是历史的创造者,也称英雄史观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列宁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前的一切唯心史观有2和缺陷:一是旧唯物史观最多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研究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看错这些关系的根源;二是以往都忽略了群众的活动,忽略了人民的存在
1唯心史观不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总是将思想动机之类的社会意识当作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
2唯心史观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总是主张少数英雄和统治者是历史的创造者
互相联系
既然唯心史观将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动力,也就必然认为其控制着上层建筑,特别是认为少数统治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既然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就必然否认作为生产力的广大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上层建筑=统治者,英雄
生产资料=劳动人民
3)唯心史观的根源
唯心史观的产生和长期统治不是偶然的,是有根源的:
1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发展速度迟缓是唯心史观的社会根源。这样低下的水平,一方面使得社会发展缓慢,内在深层的矛盾和客观规律无法暴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不到不同社会的历史过程的共性和重复性
2剥削阶级控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享受精神文化的权利,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无法产生科学的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剥削阶级垄断精神文化的特权,必然贬低物质的作用,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劳动人民的作用,夸大统治者的作用
3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特殊性、复杂性是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
含义: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历史观。主张广大人民,特别是劳动群众,才是社会的主人和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的创立
关键:唯物史观是马哲的独创。
第一:唯物史观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工业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民认识到物质、经济、生产和劳动者的力量
2贸易、交通、通讯的发展打破了小生产的壁垒,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发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促进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产生了真正服务于大众的无产阶级的社会需求
第二:唯物史观的创立思想来源主要是启蒙时代以来欧洲资本阶级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的探索与批判。
3)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哲学第一次成为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走向科学社会主义
3)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4)唯物史观的创立使无产阶级及其改造世界的奋斗第一次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
含义:指的是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地理环境也称自然环境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
第一:一定的环境作用是人类社会存在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人类首先是在生物,对于其赖以为生的自然环境,有着非常复杂而严格的要求和高度的依赖
第二:地理环境的特点直接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制约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于发展。人不仅存在于自然环境下,也要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生活物质
另一方面,地理环境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种社会制度的性质根本上由这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类型决定的,地理环境不会起直接的决定作用
第二: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一种社会制度的变化根本上是由这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的
3)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绝非简单的索取与供给的关系
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的互相关系去鼓励静止的看待社会的发展和环境变化,而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存在复杂规律与动态平衡的巨大系统——生态
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掠夺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同时也不能走向极端,诅咒技术,放弃发展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口因素
含义:人口因素是指作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主体的人们的总和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方面,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
第一:一定的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人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就形成不了人类社会,更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二:人口因素的状况直接制约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于发展。人即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所以人口因素的状况必定会直接制约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因素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人口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一个社会制度性质的是这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它的人口状况
第二:人口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社会制度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引起的,决定社会制度更替的是社会的生产方式
3)人口因素与计划生育
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要维持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自己的生产,即人口的生产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方式
含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简称生产方式,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有着几种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产生。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人类在劳动者不可避免的结成一定的物质关系或经济关系,也称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也称上层建筑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存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无论政治制度的性质,还是意识形态的性质,根本上都是由哪个社会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就是那个社会生产方式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在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力总是不停的进步的。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生产关系就会进行某些量变水平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在原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成为社会改良或者改革
第五:生产方式决定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作用的性质,方式和大小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经济
含义:所谓经济,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总称。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内容主要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经济生活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唯一途径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含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必然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生产力;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称为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力的实体性
劳动者:指的是具体有劳动能力并实际参与劳动的人。劳动者是人,但并不是人人都是劳动者,没劳动力或者没有参与的人都不能成为劳动者
劳动资料:指将劳动者的劳动转移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中介环节。劳动资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工具、能源、运输、仓储系统等。其中工具系统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因素,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指的是被劳动者所改造的那部分自然界。和劳动者同理,劳动对象是自然界,但是并不是所有自然界都是劳动对象,没有参与劳动过程的仅仅是可能的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生产力的非实体性
科学:
技术:
科学与技术人对市场过程及其要素的性质及规律的认识。科技乃第一生产力
教育:重要的中介环节,通过教育可以将科学技术转移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管理:对生产过程的认识和控制,可以优化生产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生产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提高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因素,首先决定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关系,进而再与地位关系一起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并最终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因而是最基本的方面
可分:
公有制:指的是由部分或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如:原始公社所有制,社会主体体积所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特点是: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脉在生产中处于平等地位、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关系
私有制:某些个人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如:奴隶主私有制、地主私有制,资本家私有制等,特点是:
生产资料归不劳动或者基本不劳动的人,作为社会大多数的劳动者没有或者很少占有生产资料
在生产中存在着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和不占有的人之间存在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在分配中存在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与不占有的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关系:
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3)社会的经济结构
由于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一个社会中往往会同时存在多种生产关系。
2、社会政治结构——国家
1)政治
含义: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总称,维护国家、组织、个人及其其他权利主体的社会权益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经济决定着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是经济的保证
2)社会的政治结构
含义:就是一定社会中的政治上层建筑,也称社会的政治制度
包括两个部分:
强制性和制度与规范,主要是各种政治法律制度,如国家制度、政权制度、法律体系
强制性的机构与设施,主要是执行政治法律制度的政治法律机构(国家政权),如政府、军队、警察、法院
3)国家
第一: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暴力工具
含义: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也就是说,国家不是永恒的,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现象
国家是一种阶段现象,国家这种历史现象是与阶级现象密不可分的,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逐渐消亡
国家起源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在原始社会中,生产资料是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占有的,无人压迫人,平均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逐步分裂为由占有生产资料而不必劳动的奴隶主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奴隶。奴隶主阶级除了非暴力的形式外,还建立了维持秩序的军队,警察,法院等暴力机构。这个专门的暴力机构就是国家
国家的特征是领土、政权和赋税
国家的本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第二:国家的国体与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国体即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或说社会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那么国家中具体是由哪个阶级来统治哪个阶级就是这个国家的类型或国体
政体即国家的形式,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那么国家中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具体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就是这个国家的形式或政体
两者是辩证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选择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第三: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通过国家的社会作用或社会职能表现出来的。分两方面:
国家对内职能
政治职能:维护社会制度的形式不被颠覆,镇压被统治的阶级,使统治者的利益得到保护
经济职能:经济职能,即组织协调社会经济活动,使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
社会管理职能: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秩序发展公共事务
国家对外职能
国防职能:以武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外交职能:即以非武力的形式调整国际关系,保证本国的根本利益
3、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
1)文化
就是社会精神的总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广义: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部活动和成就都是人的意识的实现与外化
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
2)社会意识的结构
社会心理:不规范、不稳定、不系统,如流行、时尚、思潮
社会意志形式:规范的、稳定、系统的,如科学、艺术、宗教
不进入上层建筑且不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
进入上层建筑并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政治法律理论、哲学理论、宗教理论、道德理论等
又称社会意识形态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而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社会存在的阶段性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唯物史观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社会意识一旦形成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金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志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三:每一个形式的社会意识都具有自己纵向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还具有横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志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第一部分:6、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含义:在诸多社会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根据是:
第一:这两队矛盾横贯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内部矛盾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第二:这两队矛盾纵贯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社会的发展始终,其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这两队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相互作用标示着一种社会制度是进步还是落后的具体性质和状态,规定者一种社会形态是发展壮大还是走向没落的基本过程和趋势,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于经济基础两大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
含义: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资料称为劳动,也称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谓生产方式即人类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具体方式,包括:
一是:生产中怎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生产力
二是:生产中怎么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额矛盾统一体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劳动
含义: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始终的矛盾运动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当生产力发展到原有生产关系容乃不了的时候,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旧生产关系,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从而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党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最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表现在:
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的内容是相对活跃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而两者间始终存在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有着对立和统一的矛盾,并表现为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如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两者之间始终存着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是党制定了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中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体现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经济基础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但不是社会经济中各种生产关系都能进入经济基础,只有统治者那种生产关系才是支撑社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政治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社会形态是指一定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具体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
含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始终的矛盾运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即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为了服务于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即当一种经济基础进行内部的改革时,必然也要求上层建筑进行改革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表现在:
1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式是,根据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控制和调节
2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内容是
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另一方面:消灭和排除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性质取决于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形成了矛盾运动。一种社会形态建立初期,上层建筑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着两者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可以在其形态内部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当一种社会形态到了没落时期,经济基础也基本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的状况于经济基础领域中的标价格要求也基本不适合了,就要先进阶级的社会革命,消灭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经济。如此反复,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掌握这样的规律有着重大的意义:
1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告诉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民法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
定义:
第一: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级中,而不是一种永恒的现象
第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指的是人与人在历史上特定的生产关系中的不平等
第三:阶级的实质是剥削,即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可以无偿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阶级
2)阶级斗争
定义:
阶级斗争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为争取本阶级经济利益而展开的对抗。表现在:
1同一种生产方式中代表生产力的被剥削阶级和代表生产关系的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2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和代表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定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呢的直接动力。有两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级,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进化。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对当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不改变性质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尽可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为社会形态的质变积蓄力量
第二: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级,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飞跃。新社会形态取代旧社会形态,阶级斗争打破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
2、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社会革命
含义: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级,被压迫的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本身就是阶级斗争,但北非所有阶级斗争都能成为社会革命。就社会形态的量变阶级和质变阶级等不同阶段的阶级斗争而言,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质变阶级的阶级斗争,即先进阶级为实现以新的先进社会形态取代旧的落后的社会形态而开展的阶级斗争;就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等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而言,社会革命主要是政治斗争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主动行动起来,通过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社会制度,从而彻底解放生产力
第二:社会革命的实质在于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使社会进入更高发展阶级,实现质变的飞跃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社会改革
含义:社会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领域中开展的改造和调整
改革和革命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改革是社会的量变,革命是社会的质变
第二:范围不同。改革可以广泛开展于社会各个领域,革命集中于社会政治领域
第三:主体不同。改革是统治阶级发动的,革命是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第四: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革命是为了彻底推翻当前的社会制度
有一点相同:都是通过解放生产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制约因素
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对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响应和解放。所谓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进行调节和改造,从而发挥历史作用和潜力,使之尽可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社会的发展
第二: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形式。
一方面:社会改革无论大小,速度,总是沿着前进的方向,远胜于社会的停滞和倒退
另一方面:社会改革作为社会的量变也为社会形态变革的质变做好准备
实际作用取决于:
第一:客观条件是社会基本矛盾本身的发展状况。改革说到底还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第二:主观条件是改革者及其改革措施的特点。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总是由统治者发动的。统治者厉害有远见,那么改革的推动作用就大,反之亦然
3)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其深刻程度和巨大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场革命所无法比拟的,唯有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社会形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相提并论,所以中国改革事业的总设计师称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由本质区别也有相同之处
第一:二者的指导思想相同,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二者的领导力量相同,都是中国共产党
第三:二者的群众基础相同,都是中国广大的人们群众
第四: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第五:二者的深刻程度相同,都给中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的本质和社会的功能
1)科学技术的本质
含义:
科学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理论思维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体系,本质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技术是对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等能力的总称,本质上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含义: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就,其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导和时间工具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转为生产力的途径:
第一:通过教育和学习,科学技术可转为劳动者的经验和技能,使劳动者素质提高
第二:通过技术发明和创造,科学技术可转为劳动资料,使劳动效率提高
第三:通过开发和创造,科学技术可以拓展劳动对象的广度深度,并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
第四:科学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可以优化生产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已经全部渗透到了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之中,成为现代生产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技含量是当代社会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
第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和杠杆
第三: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一:告诉我们,切实认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充分认识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要性
第二:告诉我们,如果真正重视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就要真正重视创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的作用,真正把他们看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三:告诉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还要高度重视应用科学技术,迅速高效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们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们群众
第一:从量来看,人们何时都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反动派永远是少数。从质来看,人们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反动派永远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力量
第二:人们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2)人们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
第一:人们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任何时候,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都是人们群众的主要成分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们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当然,也要受到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这些历史条件去拔高或贬低人民的历史作用
3)意义何在
第一:从历史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二:从现实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的科学依据
2、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1)历史上的个人
含义:指具体参与历史活动的人类个体,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人指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的每一个人。历史人物指社会发展进程中起重大作用的特殊个人,既有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也有对历史起重要阻碍的作用的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在肯定人们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也承认历史人物的作用。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实际上是所有人的彼此影响、作用、抵消形成的结果。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历史人物往往大于普通任务的作用。因为他们往往是历史人物的发起者或倡导者,是历史的领导者。但是无论历史人物的作用有多大,仍不能取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3)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杰出人物: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表达先进的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的历史人物
反动人物:指落后的生产方式,逆历史潮流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反面历史人物
历史上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接触历史人物,无产阶级领袖就是无产阶级的杰出人物,是阶级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人们形成的稳定的集团。作用:
创立、捍卫、发炸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在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立下不朽的功勋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
(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社会:一个抽象的一般的概念,标志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自然存在的区别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的演化
第一:社会形态的演化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形态的演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第二: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一个社会形态演化的量变过程,一定社会形态自身发展的量变过程中也会包含有部分质变,从而使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变,使社会形态演化的质变过程
3社会形态的演化使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
1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社会形态的更替使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更替
2每一个国家或名族具体的历史进程来看,如果没有外界的影响,一般也会经历1中的更替
2)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每个国家,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的更替会出现种种特殊性
2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即使相同的社会形态,不同国家也会有各自的特点
3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
3)社会发展道路统一与多样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