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学龄前,青少年,中年,老年等,更好的了解自己
编辑于2020-08-04 07:18:26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 及其主要特征
婴幼儿阶段 (0-3岁)
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新生儿的大脑重量是成人的25%;2岁是75%。
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心理发展
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能力较发达后期出现有意识记忆的萌芽,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思维的关键阶段。
1岁左后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岁左右口语词句迅速增加,对语言感兴趣,学会大量的名词,喜欢听故事、儿歌和成人说话,能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复合句。
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三阶段
0-6月:单纯社会反应阶段 7月-2岁:社会性情感联结建立阶段 2-3岁: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发展三阶段 (依恋产生于婴儿与其照顾人相互作用过程, 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与纽带。 安全型依恋能够更早的形成自我认识。)
第一阶段:游戏伙伴阶段 第二阶段:退缩阶段 第三阶段: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面临的主要问题
哺乳问题
观念问题
工作原因
剖腹产手术的大量使用
母爱剥夺
母亲与子女互动不足以及一些导致亲子互动不充分的情境
弃婴问题
贫困、重男轻女、法律道德观念薄弱等
学龄前阶段
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3-6岁,儿童大肌肉逐渐发展成熟
6-7儿童脑重量接近成年人水平,为儿童智能的迅速增长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使儿童获得胜利感和独立感
心理发展
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互相促进:以表达及能为中心向思维机能为中心
正确掌握本土语言,词句发展迅速,初步掌握语法结构,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开始形成内部语言,掌握书面语言。
儿童认知得到促进发展
社会性发展
逐渐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区分他人与自我。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其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构成。
建立性别角色判断标准,取得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偏爱; 发展了道德的发展,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交往范围以家庭为主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对象主要包括父母、同伴和老师等
面临的主要问题
挑食偏食
一、家长方面的原因,如强迫进食某些营养食品; 二、食物种类、制作方法单一,引不起孩子的食欲; 三、零食过多。
攻击行为
个体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表现形式: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等 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第二个高峰。
暴力攻击:男孩为主 语言攻击:女孩为主
原因
一、生理原因,孩子某些生理特征对攻击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 二、家庭原因:有些家长惯用暴力惩罚教育孩子,孩子习得后同样对待其他孩子表 现为攻击行为; 三、社会原因:如电视、网络经常有暴力、攻击内容,孩子观看后产生模仿行为。
电视依赖
影响视力发育,严重会造成近视眼;长时间坐着看电视,导致肥胖,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阻碍与他人的交往。
措施:
一、限制时间,5岁儿童一般每天看电视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合适的节目,定时观看; 二、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提高其多其它娱乐活动的兴趣,转移注意力; 三、父母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自闭症
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情感、语言、思维、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和典型的一种。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五,男女发病率显著。
症状表现
一、社会交流障碍明显; 二、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四、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五、多数患儿存在感觉差异的问题。
学龄阶段
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进一步发育
在动作方面,掌握完整的动作,且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心理发展
内部语言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可以不出声地思考问题
注意稳定性逐渐增强,范围逐渐扩大,分配能力逐渐提高,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社会性发展
通过在校学习,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个阶段,儿童发展了更符合实际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
面临的主要问题
儿童意外伤害
突发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的损伤。
校园欺负
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暴力、攻击行为。会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焦虑、抑郁、缺乏自信、行为抑制、低自尊以及各种躯体不适等问题。
社工干预
一、学校层面进行干预 二、受欺负者、欺负者与旁观者层面干预 三、家庭层面干预
儿童性伤害
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以及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原因
一、儿童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辨别力、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性安全教育的缺失。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预防性工作
一、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不断健全儿童保护体系。 二、开展社会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三、对受侵犯儿童及家庭开展系统干预。
老年阶段
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各项生理机能发生较大退化,如毛发脱落、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等,各种疾病出现,身体依赖他人
心理发展
人的认知既表现成熟性和稳定性,也表现衰退性。仍会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社会性发展
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较为活跃的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角色的变化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面临的主要
失智与失能
老年人失智是一种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会无法辨别人事时地物。典型的起始症状记忆障碍。
老年人失能是指老年人日常生活操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弱,不能很好地保持自我照顾的能力,需要他人协助完成的情况。
精神健康问题
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境障碍:孤独、抑郁(严重称之“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孤僻、悲观等负面情绪为主,表现为对自身极低的自我评价和对环境的极度悲观,丧失生活乐趣和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情绪极度低落,行为迟缓等。
干预:一、多给老人关心和情感支持,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主动参加社会交往,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调动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
死亡问题
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导致内心焦虑和恐惧的根源,主要表现对死亡问题的回避,对自身真实情感的否定。
一、丧偶与哀伤辅导 二、帮助老年人形成对死亡的理性认识,使其积极应对死亡 三、为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老年歧视和被虐待
社会对老年群体毫无理由的偏见,刻板印象和差别待遇,因年老而受到家人或其他人的虐待。
中年阶段
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各种生理机能发生不断变化的时期
更年期(女性50岁左右、男性晚一些),个体容易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行为问题
心理发展
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 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社会性发展
工作养家、教育子女成为重要的责任; 同时与朋友、亲戚、同时维持和谐关系
面临的主要问题
早衰综合征
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人过早出现生理上衰老、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退的现象。 一、工作压力大;二、家庭负担重;三、不良的生活习惯
更年期综合征
是人体由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阶段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婚外恋
已婚者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恋情
一、生理方面:主要指性生活不满意 二、心理方面:喜新厌旧、追求心理平衡 三、社会方面: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性解放思想,社会对婚外恋日益宽容
家庭暴力
共同生活中,家庭成员对另一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行为,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上、精神上、以及当事人各种权利的限制与侵犯。
特点:行为隐蔽性、时间循环性、手段多样性
一、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 二、女性经济地位低下 三、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不够,简单归结为家庭纠纷,助长了家庭暴力的肆虐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介入:个别辅导;小组辅导;社区层面
青年阶段
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心理发展
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为成熟水平,进而最佳时期。
青年人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思维,包括理解、命题、分析、推理和证明等,其基本特征是概括。
能力发展
一般能力:思维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语言和操作技能组成,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特殊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社会性发展
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
一、人生观的稳定和成熟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的发展成熟 二、社会情感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友谊和爱情发展。 三、心理适应:青年人在思想或行动上自我调整,借以保持自身与坏境间的和谐关系的过程。个体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婚姻、职业和子女的适应上。
面临的主要问题
婚恋问题
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二、“剩男、剩女” 三、“闪婚”、“闪离”
性别歧视
“男尊女卑”,主要是女性会在求职、工资及职业生涯等受到性别歧视
就业问题
就业是青年最重要的社会任务,是青年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从心理成熟走向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他中低学历青年的就业问题
青少年阶段
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能力。
心理发展
一、抽象逻辑思维是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二、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情绪发展出现两极发展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具有两极性。这种两极性会使其经常出现反抗情绪,需要加强情绪的自我调节,同时性心理也得到了响应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性意识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
由青少年社会化任务决定,青少年社会化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面临的主要问题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影响表现
一、生理层面: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机体性的障碍。 二、心理层面: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性格孤僻,缺乏与人的情感交流,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生活产生逃避的心态。 三、社会交往层面:青少年容易在虚拟的空间建立交往关系,使其变得孤独、敏感、抑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青少年犯罪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各种犯罪的总称
原因
一、自身因素: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间,发展的快速性、矛盾性、变化性使得青少年面对周围环境易受外界影响。 二、家庭原因: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完善的家庭结构等。 三、学校原因: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与教育制度的不适。 四、社会原因:贫穷、媒体影响、暴力文化疏忽等。
青少年性行为
意外怀孕、人工流产、私自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