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诞生
非常完美,是历史考试必不可少的大杀器,已经过专业高中历史老师反复审查。
编辑于2020-08-05 23:14:4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即使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
在工业化早期阶段,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
工人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厂房狭小简陋,被污染的空气几乎使人窒息,工伤事故频频发生。工人的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工资微薄,并时时面临失业的威胁。大机器的采用也把妇女和儿童卷进劳动市场。工人的住宅区是大城市和工业区的贫民窟,街道狭窄拥挤,房屋低矮破旧,天空浓烟密布,地下污水横流,成了贫穷、疾病和犯罪之地。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阶级进行了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斗争。
十九世纪初,英国工人爆发的卢德运动
子主题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目的:建民主共和国
英国宪章运动
目的:要求普选权
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目的:反对私有制
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的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法国人圣西门、博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人,批判了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他们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他们的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思想,诞生于十六世纪初。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空想社会主义:前四世纪帕拉图-十六到十七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十八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十九世纪批判空想社会主义。
你如何评价欧文的理想与实践? 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思考,猛烈抨击资本主义,但是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向往社会主义,但是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依靠力量。 但是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十九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
诞生背景
经济基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
1846-1846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正义者联盟”,并帮助该同盟的改组为“共产主义者连“。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主义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共产党宣言》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阐明规律
肯定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指出途径
阶级斗争
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全世界无产阶级者联合起来
确立目标
建立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差别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俄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革命失败后,他们主要在英国活动,在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巨作《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度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不仅说明了积极斗争的根源,且寻找了社会变革力量。
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威武是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民社会发展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自十九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壮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无产阶级的任务:暴力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终极追求:对共产主义的设想,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在《共产主义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工人运动。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时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位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三大工人运动:工人运动由自发到自觉
《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第一国际:工人运动从分散走向联合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俄国当中国等:一国到多国
斯大林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一模式到多元发展道路。
巴黎公社的政权建成
政权
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
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
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建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改造宗教教育
鼓励世俗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阶级斗争是阶级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