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项目成本管理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工程师-项目成本管理的考点整理
编辑于2020-08-08 11:48:11项目成本管理
过程
成本估算
步骤
识别并分析成本的构成科目
根据已经识别的项目成本构成科目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讲评成本估算结果
方法
类比估算法
自上而下估算法
自下而上估算法
参数模型估算法
成本预算
把估算的总成本分配到项目的各个工作细目,建立成本基准计划以衡量项目绩效
步骤
分摊项目总成本到WBS的各个工作包
将每个工作包分配得到的成本再分配到所含的各项活动上
确定各项成本预算支出的时间计划,以及每一时间点对应累积预算成本,制定出项目成本预算计划
成本控制
保证各项工作在各自的预算范围内进行
主要内容
对造成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确保变更请求获得同意
当变更发生时,管理这些实际的变更
监督成本执行,找出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准确记录所有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防止错误的,不恰当的活未获批准的变更纳入成本或资源使用报告中
就审定的变更,通知项目干系人
采取措施,将逾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相关术语
全生命周期成本
开发成本+维护成本
可变成本(变动成本)
随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而变的成本(如原料、劳动、燃料)
固定成本
不随生产量、工作量、时间变化的。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工资,固定税收,固定资产的折旧,维护费,办公费)
直接成本
凡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构成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
间接成本
管理储备
单列的计划出来的成本,已备在未来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时使用。降低偏离成本或进度目标的风险
成本基准
经批准的按时间安排的成本支出计划,并随时反映经批准的项目成本变更,被用于度量和监督项目的实际执行成本。
常用方法
挣值分析法
一种项目绩效衡量方法,主要用于实际成本的绩效测量。
通过测量和计算已经完成的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经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将其与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相比较得到费用偏差,从而判断项目成本和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目的。
三个参数
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CWS、PV)
已经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ACWP、AV)
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CWP、EV)
助记方法:A代表实际 B代表预算 S代表计划 P代表已经完成 C表示成本
四个指标
成本偏差
CV=EV-AC
CV>0,表示已经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
进度偏差
SV=EV-PV
SV>0,表示进度提前,实际执行工作比计划花费更少的实际
成本执行指数(CPI)
CPI=BCWP/ACWP
CPI<1,表示已经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高于预算成本
CPI>1,表示已经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
进度执行指数(SPI)
SPI=BCWP/BCWS
SPI<1,表示进度延误,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慢
助记方法
CV,SV的计算公式均为BCWP在前,CPI,SPI则在上面(分子)
CV,SV凡是小于0都代表不好的情况
SPI,CPI凡是小于1都代表不好的情况
相关评语
竣工预算 BAC
剩余工作估算成本 ETC
非典型的偏差计算 ETC=BAC-EV
典型的偏差计算 ETC=(BAC-EV)/ CPI
助记:非典型就是认为剩余工作量的估算成本是正确的,典型就是认为未完成估算成本会和已经完成的工作一样相同比例的偏差
完成时估算 EAC
EAC = AV+ETC
EAC=BAC+AV-EV
助记:完成估算就等于预算加上当前完成的工作量实际多出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