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农业发展履历
农业发展履历 思维导图,有农业1.0 殖民化、规模化;农业2.0 工厂化、设施化;农业3.0 引进服务业;农业4.0 引进互联网。
这是一篇关于土地的故事的思维导图。包含18世纪维也纳,女皇为了征兵推广名牌号码;19世纪伦敦,推动政府街道命名,提高邮政效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从农业1.0到农业 4.0
农业发展阶段
农业1.0
殖民化、规模化
西方国家16世纪开始殖民美洲、大洋洲,通过武力掠夺土地,大规模生产
农业2.0
工厂化、设施化
生产方面: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销售方面:引进工商业部门,农产品进行加工再销售
农业3.0
引进服务业
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旅游业,推出当地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产
农业4.0
引进互联网
社会化生态农业,满足农村、城市双方需求
世界农业
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背景
以英语民族为主体的国建,建立殖民地,如美国
特征
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
弊端
大量消耗石油,易造成石油储备提前消耗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高污染
地下水硝酸盐浓度提升3倍
水土流失
无法持续发展
莱茵模式
欧洲大陆的殖民宗主国本土,法国&德国
海外建立殖民地,人员外出,物资&资本输回本国
市民参与度高
给农民高额补贴
提供高额补贴、推行高福利,国家承担过重负担,
人口外移,加重本国老龄化
欧盟国之间权利、义务不均衡
东亚模式
人口密集
地理环境处于温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气候规律自耕农业
精耕自作的小型农业生态
土地规模小,自己耕种,不雇佣人
中国的宗族&族长制实施分田到人
韩国日本综合农协制度
中国农业特点
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传统农业遭到现代工商业渗透,被逐步瓦解
恶意欺诈&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
劣质产品有偿支付农民
农民出卖劳动力,无时间耕作
大工业发展大农业
量、质无法与与西方国家相比无竞争力
环境污染
90年代大型工商企业下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规模化生产投入产出比不划算
工商业引入,销售不顺畅
分区域作业无法保证收入
回归可持续生态农业(农业4.0)
乡村振兴,打造生态系统
借助互联网,城市与农村双向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