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对应医药科技出版社的《分析化学》的紫外章节。
编辑于2020-08-25 09:11:5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概论
定义
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800nm)分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
应用
定性分析
鉴别化合物
定量分析
单一组分或混合组分含量测定
分子外层价电子
跃迁能量排序
跃迁类型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波长<200(远紫外区) 饱和烷烃CH4(125nm)
跃迁所需能量较大,波长150-200(远紫外区) 非键电子的饱和烃衍生物(含N,O,S和卤素等杂原子)
跃迁所需能量较小,波长150-400(远或近紫外 强紫外吸收) 不饱和烃,共轭烯烃和芳香烃类 乙烯162nm
跃迁所需能量最低,波长>200 同时存在孤电子对和π键CH3COCH3 275nm
举例
K带 具有第三种跃迁类型,却具有共轭物质 CH3-CHO 1,4跃迁类型 CH2=CHCHO 1,3,4跃迁类型
吸收基团的分类
非生色团
定义
本身在200-800nm近紫外区和可见光区内无吸收的基团
结构特征
只具有σ键电子和n非键电子。饱和烃类和大部分含有O N S X等杂原子的饱和烃衍生物
用途
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吸收,可以作为测定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良好溶剂
生色团
定义
在近紫外区和可见光区有特征性吸收的基团
结构特征
含有n非键电子和π电子 C=C N=O C=O C=S 等
助色团
定义
分子中含有杂原子的基团
结构特征
含有n非键电子 -OH -OR -NHR -SH -CI -Br -I 使生色团红移,吸收强度增加
红移
吸收峰的最大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
吸收峰的最大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强带
最大吸收带的最大能量>=10的4次方的吸收带
弱带
最大吸收带的最大能量<10的平方的吸收带
影响因素
立体效应
顺反异构
以顺式和反应1,2二苯代乙烯为例(最大波长不同)
特点
顺式的苯环共平面性较小,跃迁能量较低 反式结构稳定,能量低,波长长
溶剂效应
溶剂极性增加 n-π* 跃迁带红移 n-π
n-π* 跃迁 蓝移 波长降低 吸光系数增加 π-π* 跃迁 红移 波长增加 吸光系数降低
溶液的PH值
从小变大 会红移 即碱性增强
从大变小 会蓝移 即酸性增强
常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与标准谱图比较
相同化学环境与测量条件下(比未知物与标准物质吸收光谱图)——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最大波长,能量完全相同——具有相同的生色团与助色团
对比吸光度(吸光系数)的比值
A1/A2=E1CL/E2CL=E1/E2
纯度检查
杂质检查
乙醇和环己烷中苯的检出(苯-杂质)苯在波长256nm有吸收峰
杂质的限量检查
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性质的差异(原理)
定量分析
单组分的定量分析
定量依据
A=ECI
定量方法
吸光系数法(绝对法)
前提
单色光
过程
W(g)样/含i——C(g/ml)——求A-Ci(E已知) 样品百分含量i%=E样/E标x100%
标准曲线法
A=K·C
固定仪器和测定条件
配制待测溶液5-7个,扫描其中3个/5个确定最大波长,绘制标准曲线(A-C)吸收曲线(A-波长)
绘制要求
A=0.2-0.7
n=5-7
r>0.999 待测浓度尽量在标准曲线中间位置
对照法,外标一点法
误差较大,绘制时要求通过原点
前题
固定仪器和测定条件
截距为0,标样与样品浓度接近
过程:波长一定——分别测定A样和A标
多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依据:A总=Aa+Ab+Ac+......
两组分吸收光光谱不重叠
两组分在各自最大波长下不重叠——分别按照单组分定量测定
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
其中没有重叠的部分,在当时的波长处,按照单组分的方法测定
两组分吸收光谱完全重叠——混合样品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光源
钨灯 气体放电 紫外光区
氘灯 热辐射 可见光区
组成
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显示器
朗伯-比耳定律
基础知识
透光率
T(透光率)=I/i I 透射光强 i入射光强
吸光度
A(吸光度)=-LgT=-LgI/i
朗伯-比耳定律
定义
A=k1L L-液层厚度
A=K2C C-浓度
A=ECL E-吸光系数
A=-LgI/i=ECL
适用条件
入射光为单色光,溶液是稀溶液(前提)
适用于固,液,气样品
在同一波长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物理意义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非散射的稀溶液,溶液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关系
吸光系数
表示方法
百分吸光系数 g/100ml
摩尔吸光系数 mol/L
物理意义
E与组分性质,温度,溶剂,波长有关
E与溶液浓度 光程长度 入射光强无关
E增大,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强——定性定量依据
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
物理因素
由于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定义
假设两个波长不同的光进入浓度为C的溶液
子主题
特点
只有当E1=E2,A=ECL
E1=/E2,A-C不是直线关系
E1<E2 A增大,正偏差
E1>E2,A减小,负偏差
杂散光
与所需波长相隔较远的波长,仪器制造与使用所造成的
散射光和反射光
透射光强减弱
非平行光-倾斜光
定义
通过吸收池的实际光程比垂直照射的平行光的光程长,使L增大而影响测量值
使用条件
平行的单色光,均匀非散射溶液
解决方法
选择比较好的单色器
将入射波长选定在待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且吸收曲线
化学因素
溶质离解,缔合与溶剂间的作用(随溶度改变)
适用条件
稀溶液(化学因素)
透光率测量误差
定义
透光率测量误差▲T是测量中的随机误差,来自仪器的噪声
分类
暗噪声,与光信号无关
散粒噪声,随光信号变化
相对误差
△C/C=0.434△T/TLgT
曲线最低点对应的T值或△值即为最小误差读数 A=0.4343 T=0.368
在分光光度法中,从仪器测量的误差来考虑,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一般吸光度应在0.2-0.7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