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理学
法硕(非法学)法理学总结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8-28 16:35:37法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法学
概念 法学的学科类型 法学的学科性质
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法学的产生条件
西方传统的法学
西方主要的法学流派
自然法学派 分析法学派 社会法学派 其他法学派
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列是真理)
法理学
含义 研究对象 地位 研究方法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涵
第二章 法的特征与本质
法的概述
法的词义 当代中国的法律
法的基本特征
规范性 国家意志性和和权威性 国家强制性 法的普遍性 权利义务一致性 正当程序性 法的可诉性
法的本质
非马列的关于法律本质的学说及代表人物
马列关于法律本质的看法:阶级性;物质制约性;影响因素多样性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演进
法的起源
法起源的主要原因:经济原因(最基础)、政治原因、社会原因、意识原因
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法的演进
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虚伪重点考)、社会主义法
法系
概念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
法律全球化 (非—标—趋—世)
概念、趋势、进展、主要途径
第四章 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
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国家权利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取决于经济基础
规范作用(手段)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作用 预测作用 强制作用
社会作用(目的)
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政治职能) 执行社会公共事物的作用(公共职能,社会职能)
法律作用的局限性(论述)
法的价值
概念、特征(多选)
法的主要价值 自由、人权、正义 秩序、平等、效率
价值冲突(重点掌握)
第五章 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
法的渊源
概念:正式渊源;非正式渊源
当代中国的正式法律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类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正式渊源的效力原则
同一位阶 不同位阶
当代中国常见的非正式法律渊源类型 习惯、判例、党和国家的政策
法的效力
含义 法律的对人效力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法的溯及力
法的分类
一般分类
成文&不成文 实体&程序 根本法&普通法 一般法&特别法 国内法&国际法
特殊分类:
公法&私法 普通法&衡平法
第六章 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
法律要素
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的种类: 授权、义务、权义复合规则 确定、委任、准用性规则 强行性、任意性 调整性、构成性
逻辑结构: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原则
概念与作用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比较
法律原则的种类
法律概念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的特征
法律部门: 划分标准;特征;划分原则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第七章 立法
立法概述
法律制定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立法权与立法体制
2015年《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立法原则
合法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立法的程序
提出 审议 表决 公布
第八章 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
法律实施的概念
法律实施的主要基础动力 人民性 公正性 权威性
法律实现
概念 法的实现与法的实施的区别 法的实现与法的效果的区别 影响法律实现的因素
执法
执法的含义与特征
执法的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 讲求效率原则 合理性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 比例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
司法
司法的含义与特征
司法的原则
司法法治原则
司法平等原则
司法独立原则: 司法权的专属性、司法权行使的独立性、司法权行使的合法性
司法责任原则
司法公正原则 (重点强调: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 大
司法体制改革 概念、内涵、基本方向与原则、主要任务
落实司法责任制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司法公信力 小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3、推进严格司法 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守法
含义、构成要素、普遍守法的条件、守法的原因、守法的状态
法律监督
概念意义、法律监督的构成
法律监督体系(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国家监督: 权力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
社会监督: 政党;社会组织;舆论;人民群众
2018年《监察法》制定的意义、指导思想与主要原则
第九章 法律职业与法律方法
法律职业
含义、特点(技能、伦理、自治、准入)
法律职业的分类 : 法官、检察官、律师
新增章节 法律职业伦理
法官伦理及义务;检察官伦理及义务;律师伦理及义务
法律解释
特点、必要性
法律解释的分类 : 法律效力;解释尺度
法律解释的方法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法律推理
含义、特征
法律推理的方式
形式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实质推理(辩证推理)
法律论证
概念、特点
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
内容的融贯性 程序的合理性 依据的客观性和逻辑有效性 结论的可接受性
第十章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概述
定义与特征
法律关系的分类: 合法调整、违法保护 调整、实体第一性;保护程序第二性 绝对1vs一切人;相对1 vs 1 基本(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 普通(宪法以外的法律)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的主体 : 公民、机构和组织、国家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相互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比较
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 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数据信息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的分类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
概念 法律责任的特点 法律责任的分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一般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归责原则:责任法定、因果联系、责任相称、责任自负 免责条件: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有效补救免责、自助免责、人道主义免责
法律制裁
概念 分类: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第十二章 法治
法治概述
法治的内涵
法治与法制
法治与人治
法治与德治
法治与民主
民主与法治的一般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法治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胡)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与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 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二、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法律与和谐社会(胡)
法与社会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去年新增)
法与经济
法与经济基础
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法与科技的关系
法与政治
法与国家的关系
法与执政党的政策
法与文化
法律意识的概念 法律意识的分类: 个人、群体; 职业、非职业; 法律心理、法律思想; 占统治地位、不占统治地位;
法律意识的作用
法律文化的概念
法与道德(重中之重)
法与道德区别
法与道德的联系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法与道德的冲突
法与宗教
法与宗教的区别
我国宗教政策的原因
如提问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先小后大,以小为主干展开、再简略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