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病学:定位诊断思路·
无数据
神经病学:定位诊断思路·的思维导图,有: 1.大脑半球 额顶蹒岛边缘 2.基底节 苍壳豆尾纹杏屏 3.间脑 丘下上底 4.中脑 红黑一到四 5.脑桥 侧视五到八 6.小脑 蚓部半球 7.延髓 九到十二 8.脊髓 神经肌肉和接头
编辑于2023-09-24 08:45:08 云南定位诊断思路·
基底神经节(基底核)
狭义基底核
广义基底神经节(基底核系统,不包括丘脑)
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丘脑底核
间脑
丘脑
前核群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共济失调 感觉障碍躯体肢体>面部 感觉异常 丘脑痛
下丘脑
•热平衡中枢体温 下丘脑前内侧 散热中枢中枢性高热和不耐热 下丘脑后夕M则产热中枢体温过低 •水代谢中枢视上核中枢性尿崩症 •摄食中枢摄食异常、肥胖、消瘦 •睡眠中枢 视前区 失眠 后区 嗜睡/发作性睡病 •生殖中枢肥胖生殖无能症 下丘脑背内侧核脂肪代谢 下丘脑腹内侧核性功能 •交感和副交感中枢血压/心率/泌汗/内分泌
上丘脑
松果体:褪黑素
四叠体 •上丘 瞳孔对光反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 •下丘听觉
帕里诺综合征 对光反射消失 垂直眼动麻痹 神经性聋 共济失调
底丘脑
•属于锥体外系,广义的基底节(基底核系统) •丘脑底核是其中重要的核团
脑干
中脑
•不在中脑的前两对颅神经 嗅神经 嗅觉中枢:钩回、海马、杏仁核 视神经 视觉中枢:枕叶
嗅神经
实际上在颅底,连接边缘叶 纯感觉,嗅觉
症状和查体:嗅觉障碍
视神经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 纯感觉:视觉
视力损害、视野缺失
黑质: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
红核: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
Ⅲ动眼神经/核 EW核:双眼汇聚中枢
•纯运动,眼球运动 •周围支: -上直肌(上内)、下直肌(下内)、内直肌(内) -下斜肌(上外,外旋) -上睑提肌、瞳孔、晶状体 -眼外肌作用和眼位有关,不同眼位时的作用可能会改变 • 不同的说法:上直肌(上外)、下直肌(下外)、内直肌(内)、下斜肌(上内) •核团:一组核团可再分 -双侧紧靠中线:容易双侧受累 -亚核多且分散:部分眼肌受累=分离性眼肌麻痹
复视、眼动障碍、代偿头位
IV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头面部深感觉
纯运动,眼球运动 周围支:上斜肌(下外,内旋)
核团:复视(向外下方很明显),代偿头位为向对侧偏头
脑桥
Ⅴ三叉神经/核
•神经核(按性质分配) -感觉:头面部口腔的感觉 -运动:咀嚼肌 深感觉:三叉神经中脑核(在中脑) 触觉: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痛温觉:三叉神经脊束核(在延髓) •周围支(按部位分配)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破坏性:感觉减退、咀嚼肌麻痹、张嘴下颌偏患侧 刺激性:三叉神经痛
VI展神经/核
纯运动,眼球运动 神经核 外直肌,眼球外展
复视、外展不能 代偿头位为向患侧偏头
Ⅶ面神经/核
神经核 •运动:面部表情,腺体分泌 •感觉:舌前2/3味觉、内耳外耳道感觉 .病变
运动症状: •破坏性:面瘫 -额纹消失、闭眼困难、鼻唇沟浅 -安静时同侧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对侧 •刺激性:面肌抽搐 •其他症状:味觉障碍、耳痛、泪液唾液分泌异鬲
Ⅷ前庭神经/核群
纯感觉:位置觉、听觉
前庭神经:壶腹半规管,位置觉 -症状:眩晕、平衡障碍
蜗神经:耳蜗,听觉 -症状:听力下降,耳鸣
侧视中枢
•脑桥侧视中枢 -脑桥腹内侧 -同向支配 同侧外展(外直肌) 对侧动眼(内直肌)
皮层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对侧支配 对侧脑桥侧视中枢
延髓
小脑
小脑蚓部-躯干
小脑半球-四肢
平衡障碍眼球震颤 小脑性语言
延髓
IX舌咽神经
感觉:舌后1/3味觉、咽部黏膜感觉、耳部皮肤感觉
运动:提高咽穹隆、腮腺分泌
X迷走神经
感觉: -外耳道、耳廓凹面、硬脑膜感觉 -咽喉、食管、气管、胸腹腔脏器感觉
运动: -软腭/咽喉横纹肌 -平滑肌活动、心肌活动、腺体活动
共同的神经核 •疑核:支配纤维支配软腭、咽喉、食管上部横纹肌 •孤束核:接收内脏感觉 共同病变: •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XI副神经
纯运动,延髓支和脊髓支,受双侧皮层支配
延髓支:加入迷走神经,声带运动
脊髓支:C1-C5,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声音嘶哑 单侧:不能转头向对侧,患侧不能耸 肩双侧:不能颈前屈,不能头后仰
ⅩⅡ舌下神经
纯运动,同侧舌肌
舌下神经仅受对侧皮层支配
舌瘫 -单侧病变偏向瘫痪侧 -双侧病变伸舌困难舌肌萎缩
脊髓
•外部结构 •内部结构 •脊髓的核团(灰质) -前角细胞核 -脊神经节 •传导束(白质) •脊神经
31对脊神经 前根:运动 后根:感觉 前支: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后支:肌支、皮支 脊膜支:脊膜、血管、骨膜、韧带、椎间盘等 病变: •症状: -刺激性:肌束震颤、痉挛、痛性痉挛;疼痛 -麻痹性:肌肉瘫痪、肌肉萎缩;感觉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异常、皮肤颜色温度水肿营养异常、毛发指甲异常、两便障碍、性功能异常、直立性低血压、泪少 -震颤、肿大、畸形、营养障碍
•分为31段,发出31对脊神经 颈1 -8 每对神经根从相应椎骨上方穿出,C8神经从T1椎骨上穿出 胸1-12 每对神经根从相应椎骨下方穿出 腰1-5 每对神经根从相应椎骨下方穿出 骶1-5 每对神经根从相应椎骨下方穿出 尾C。 每对神经根从相应椎骨下方穿出
•上端:枕骨大孔、下端:第一腰椎下缘
•两个膨大:颈膨大(上肢)、腰膨大(下肢)
•骨膜-硬膜外腔-硬脊膜-硬膜下腔-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软脊膜
前角:运动 •下运动神经元,支配相应节段肌肉 症状:瘫痪、肌肉萎缩、肌束颤动
侧角:自主神经 •C8-L2交感中枢血管舒缩、泌汗、腺体、消化 •S2-S4副交感中枢膀胱/直肠/性功能、腺体、消化 症状:上述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后角:感觉 •感觉细胞,接受相应节段痛温觉 症状:痛温觉消失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
神经肌肉接头:瘫痪、病态疲劳、肌强直、肌萎缩
肌肉:瘫痪、肌痛、肌肥大、肌萎缩、肌强直、特殊姿势体态
大脑半球
顶叶
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
感觉异常(刺激) 感觉障碍(破坏)
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
非优势半球 失认(体象障碍):偏侧忽视、手指失认、 痛觉缺失、幻肢现象
缘上回 优势侧,双侧失用
角回 优势侧,古茨曼综合征:失算、失认、失写、失读
枕叶
楔回(下部)
舌回(上部)
全盲(双侧) 偏盲+黄斑回避(单侧) 象限盲
纹状区周围
视觉失认:看不认识,触摸即能辨认
顶枕颞交界区
视物变形
颞叶
颞上回(颞横回)
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 感觉性失语(不能理解说话的含义)
颞中回后部
优势半球
命名性失语:能说出用途,说不出名称
颞下回
钩回
钩回发作(幻嗅幻味,舔舌咀嚼)
海马(海马旁回)
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相识感、情感异常、 精神异常、内脏症状、抽搐
额叶
外侧面
额极
精神障碍
记忆力注意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
中央前回
抽搐(刺激性)、瘫痪(破坏性)
额上回后部
中枢运动抑制作用降低、精神异常、 额叶释放征:强握反射、摸索反射
额中回后部
侧视中枢,刺激看对侧,破坏看同侧 更后,书写中枢,书写不能
优势侧额下回后部
运动性失语(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 说话费力不流利,语量稀少可,实词电报式, 可表基本意思)
内侧面
后部旁中央小叶
下肢瘫痪(对侧)、尿便障碍
底面
饮食过量 胃肠多动,多尿,多汗 高热,皮肤血管扩张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Ⅰ/Ⅱ)=额底肿瘤 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岛叶
唾液分泌 恶心呃逆 胃肠蠕动或饱胀
边缘叶
隔区
扣带回
海马回
海马旁回
钩回
情绪障碍、记忆障碍、行为异常、 幻觉、嗅觉异常
1.大脑半球 额顶蹒岛边缘 2.基底节 苍壳豆尾纹杏屏 3.间脑 丘下上底 4.中脑 红黑一到四 5.脑桥 侧视五到八 6.小脑 蚓部半球 7.延髓 九到十二 8.脊髓 神经肌肉和接头
IMG_3241
IMG_3241
IMG_3241
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视觉 内侧膝状体:听觉
新纹状体+丘脑底核+红核: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 壳核舞,尾核徐,丘脑底核偏身投 旧纹状体+黑质:肌张力增加-运动减少: 帕金森综合症(运动迟缓、肌张力增加、静止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