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菌的生理
无数据
医学微生物学人卫版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细菌的化学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编辑于2023-09-24 11:04:56 山东省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理化状态
细菌的化学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
细菌的物理性状
半透明
革兰染色观察
细菌数越大越浑浊
带负电中性环境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营养物质
碳源:合成菌体组分,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
氮源:合成菌体的组分
无机盐
生长因子: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如维生素、嘌呤
水
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主要方式)
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叫做化能自养菌,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叫做光能自养菌
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大多数病原菌都是异养菌)
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营养物质
温度:病原菌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气体
专性需氧菌: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微需氧菌:低氧压(5%~6%)生长最好,幽门螺杆菌
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属于此类
专性厌氧菌: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或者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类
氢离子浓度:多数病原菌最适生长pH为7.2~7.6
细菌的生长繁殖:二分裂(无性繁殖)
代时:细菌分裂倍增所需要的时间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迟缓期:进入新环境后短暂的适应阶段
对数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状态、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敏试验
稳定期:死亡数逐渐增大,两者大致平衡。一些细菌的芽孢、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衰亡期:繁殖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超过活菌数
细菌的新陈代谢
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实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毒素与侵袭性酶:外毒素和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色素:可鉴别
抗生素:能抑制或者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细菌素: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维生素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常用术语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和真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杀死物体上或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杀死细菌芽胞或者非病原微生物
防腐:防止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无菌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指不存在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焚烧、灼烧、干烤、红外线
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好。巴氏消毒法(牛乳、奶制品)煮沸法(一个大气压下水的煮沸温度为100度)流动蒸汽消毒法(不能杀灭全部芽孢)间歇蒸汽灭菌法(反复利用多次流动蒸汽消毒法达到灭菌目的)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kPa温度121.3,维持15~20分钟)
辐射杀菌法:紫外线(作用于DNA干扰其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或者死亡)电离辐射、微波
滤过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高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
中效消毒剂:碘酊碘伏、乙醇异丙醇
低消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已定、高锰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