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宏观经济学 第12章 应用IS-LM模型
宏观经济学 第12章 应用IS-LM模型的思维导图,财政政策是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的?货币政策是如何使LM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的?
这是一篇关于统计学原理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的思维导图,包含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等。
一图带你贯穿《财务管理》全书,学习企业的融资、投资和决策,掌握企业的资本结构。
宏观经济学 第7章 失业率的思维导图,当一个经济体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和结构性的,则该经济体达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Ch12 应用IS-LM模型
12.1 用IS—LM模型解释波动
12.1.1 财政政策是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的?
1、增加政府购买
结果
产出水平增加
利率升高
投资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消费增加
2、减少税收
12.1.2 货币政策是如何使LM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的?
首先:货币市场
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
然后:产品市场
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产出水平增加
其次:货币市场
产出水平增加→实际货币需求余额增加→利率降低减少
M增,M/P增,r减少。I增,Y增。 M/P增,r降低减少
12.1.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
(一)保持 M 不变
(二)保持 r 不变
(三)保持 Y 不变
12.1.4 IS—LM模型中的冲击
IS 冲击: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外生变动
LM冲击
12.1.5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是什么——货币供给还是利率?
美联储选择使用利率而不是货币供给作为其短期政策工具
利率比货币供给更容易衡量
利率较货币可能导致更大的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常同时变动
M:公开市场操作
r:联邦基金利率
12.2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12.2.1 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引入价格变化
总需求AD曲线
1. 利率效应
价格–货币需求–利率–投资–总需求
2.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收入–消费–总需求
3. 税收效应
价格–税收–可支配收入–消费–总需求
12.2.2 货币政策与AD曲线
美联储扩张性货币政策:M增加, LM 右移,Y增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如果扩张性货币政策使IS曲线更加扁 平: M的增加降低了利率r,这导致投资需 求扩张,因而使收入增加得更多。
12.2.3 财政政策与AD曲线
扩张性财政政策(G/T),C增加,IS上移,Y增加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LM曲线更加扁平。 由于G增加,导致Y增加,于是对货币的需求增加。但r没有上升太多,对投资的挤出效应较小。
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例1:同宽松
Y增加,r不变
例2:扩张型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r下降,I增加,Y不变
例……
12.2.4 短期和长期的IS—LM模型
促使经济从短期向长期变化的是价格的逐渐调整。
IS冲击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IS 的逆向冲击使IS 左移。 在新的短期均衡点,Y<Yo,经过一段时间,P 逐渐下降,促使: 1. SRAS 下移 2. M/P 增加,使 LM 右下移
12.3大萧条
12.3.1 支出假说:对IS曲线的冲击
把萧条的罪魁祸首归结为在产品与服务上支出的外生下降。
12.3.2 货币假说:对LM曲线的冲击
把大萧条的罪魁祸首归结为美联储允许货币供给下降得如此之多。
1. 股本市场崩溃 → 外生冲击使C下降 2. 投资下降 3. 紧缩性财政政策
12.3.3 再论货币假说:价格下降的效应
大萧条的严重性源于巨大的通货紧缩
这种紧缩可能是由于M的减少造成的, 因此, 货币可能是主要原因。
12.3.4 大萧条会重演吗?
12.3.5 流动性陷阱(零下限)
流动性偏好
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 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12.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