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础知识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的思维导图,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编辑于2023-09-24 17:39:41 广东健康管理师 基础知识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概述
概念
含义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对医生的要求
预防为主
掌握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科学、社会和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管理学
通过临床预防服务和社区预防服务,达到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预防疾病、防制伤残和早逝的目的
特点
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
采取的对策既有针对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学科体系
流行病学
医学统计学
环境卫生科学
与卫生相关的,物质环境
社会与行为科学
包括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卫生管理学
卫生法、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医院管理
2012
精神卫生法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为预防医学学科的基础法学
健康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制度与环境
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规范体系
社会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可通过不同的分配和福利制度、经济的发展模式、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影响人们的行为健康和选择等途径来影响人们的健康
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
个人收入与社会地位是最重要的健康影响因素
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
信仰、价值观、行为官方、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表象等
良好的健康与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密切相关
教育
健康状况与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就业和工作条件
物质环境
因素
生物因素
各种生物因子(寄生虫、支原体、真菌、细菌、病毒)
化学因素
与化学名词有关的
物理因素
气温、气湿、气流、辐射、噪音
建筑因素
与场所有关
来源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各类物质
工业生产的有害物质
在农业耕种等条件产生的
工农自然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
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
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期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与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密切
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合理饮食
生物遗传因素
基本影响因素
遗传
遗传疾病
免疫
生长发育
衰老
遗传因素也是造成机体对某些环境污染物易感的重要因素
卫生服务
一定经济投入,公平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
健康生态模型
强调个体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作用的结果
思维方式
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定义
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则称为根本预防
包含
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和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
措施
个人的健康教育,注意合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
做好婚前检查和禁止近亲结婚,预防遗传疾病
做好妊娠和儿童的卫生保健
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服用药物来预防疾病的放射,即化学预防
针对公众健康所采取的社会和环境措施
二级预防
定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包含
检查,“三早”宣传
早报告、早隔离
三级预防
包含
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尽量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策略关系
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
任何疾病,不论其致病因子是否明确,都应强调一级预防
如肿瘤更需要一级和二级预防
有些疾病,病因明确而且是人为的,如职业因素所致疾病、医源性疾病,采取一级预防
针对其危险因素,致力于一级预防,还应兼顾二级和三级预防
对于那些疾病和危险因素都不明确的,又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只有施行三级预防
对许多传染病
个体预防---群体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
高血压的控制
围生和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工作期、晚年期
社区预防
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开展的预防工作
实施的主体是公共卫生人员
临床预防
在临床场所,以个人为对象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
实施的主体是临床医务人员
临床预防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概念级内容
概念
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无症状的“患者”是指轻疾重病的患者
内容
健康咨询
概念
通过收集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定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计划,随访求医者执行计划的情况等一系列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内容
劝阻吸烟
增进身体活动
增进健康饮食(合理膳食)
保持正常体重
预防意外伤害和事故
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其他性传播疾病
健康筛检
概念
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手段,在健康人中发现未被识别的患者或有健康缺陷的人,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属于“二级预防”
特点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来确定间隔多长时间开展什么样的疾病检查
因人而查
内容
定期测量血压
35岁及以上
每年
一次(非同日3次测量)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非同日3次测量
诊断为高血压
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原发性
健康管理
继发性
及时转诊
有六项指标中任意一项高危险因素,建议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超重(28kg/㎡>体重指数(BMI)≥24kg/㎡)或肥胖(BMI≥28kg/㎡),和(或)腰围≥85cm女性
高血压家族史
长期膳食高盐
长期每日饮白酒≥100ml
年龄≥55岁
称量体重
成年人
2年
至少测量1次身高、体重、腰围
BMI≥24kg/㎡的超重者
进行减肥
超重且腰围≥90cm的男性或腰围≥85cm的女性
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血脂的测定
20~40岁成年人
每5年
至少测量1次血脂
40岁以上和绝经期女性
每年测量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
3~6个月
测量1次血脂
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住院患者
24小时
测量血脂
视敏度筛检
3~4岁幼儿
1次弱视和斜视检查
65岁以上老年人
青光眼筛检
听力测试
定期询问和监测老年人听力
子宫颈癌筛检
有3年左右性生活(不晚于21岁)至70岁且保留宫颈的妇女
每年
1次巴氏涂片筛检
两年
1次液基细胞学筛检
30岁及以上妇女
连续3年以上正常(或阴性)的宫颈细胞学检查
2~3年筛查1次
60~70岁妇女
连续3年以上正常(或阴性)的宫颈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和HPV DNA联合检测频率
3年1次
乳腺癌筛检
40~45岁女性
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
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为C或B型)
与B超检查联合
46~69岁女性
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对致密型乳腺
与B超检查联合
70岁或以上女性
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结肠、直肠癌筛选
所有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一次粪使潜血成DNA的检查
阴性
每年一次粪使潜血成DNA的检查
每5年1次肠镜、 CT结肠成像或钡灌肠检查
阳性
根据受检者的身体状况建议行肠镜、钡灌肠或CT结肠成像检查
乙状结肠镜、气钡双重造影和CT结肠成像如有显著阳性发现,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
如果条件允许,患者愿意接受有创检查,应该鼓励推行可同时检出早期癌变和腺瘤性息肉的检查方法(包括部分或全部内镜和影像检查)。
有家族病史
从40岁开始或比最早确诊者提前10开始
5年1次结肠镜检查
口腔科检查
每年1次
化学预防
概念
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作为第一级预防
除外情形
已出现疾病或有病史的不能称为化学预防
常用方法
补铁
怀孕妇女与儿童
补氟化物
补叶酸
孕期妇女
阿司匹林
特定人群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健康维护计划
健康危险因素
界定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内涵
不应是一种独立于常规的患者诊疗过程的工作
健康维护计划
依据
因人而定
界定
特定时间内,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具体
做什么、多长时间做、什么时候做
重要
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的概念
概念
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形成
社区与行政区的联系和区别
边界清楚
边界模糊
行政区包括社区
社区的特点和重要性
范围群体
地域性
风土人情
针对性
减轻患者负担
依靠社区群众自身的力量
相互帮助
社区公共卫生及其实施的原则
以健康为中心
全体人群健康
共同责任
以人群为对象
整个人群
以需求为导向
针对性和可及性
立足现实
多部门合作
联合部门工作
打破部门界限
人人参与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概念
非盈利的卫生服务
执行主体
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常住居民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职业病的管理
概念
职业导致的疾病
特点
病因明确
可检测和识别
群体发病
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
重在预防
管理
省级卫生机构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