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因体内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贫血。IDA是贫血中最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和各年龄人群,但以育龄妇女及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正常成年男性含铁量为50mg/kg,女性为35mg/kg
来源
正常成年人每天从普通饮食中摄入10-15mg铁,其中5-10%被吸收,吸收量约为每天1mg
吸收
亚铁比高铁易于吸收,胃酸和维生素C有助于保持二价铁状态,故可促进铁的吸收。
转铁蛋白
是一种β1球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可结合1个或2个三价铁离子;
正常人转铁蛋白血浆浓度为2.5~3g/L,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铁的总量,称为总铁结合力
正常情况下,转铁蛋白仅以其大约总量的1/3与铁结合,其实际结合的铁,即为血清铁
每天大量衰老死亡的红细胞吞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被分解后释放出铁,其中的大部分铁被转运回骨髓,重复利用。
机体每日仅有约1mg铁随胃肠道、皮肤及泌尿道上皮细胞的脱落被排出体外。
女性由于月经、哺乳等原因,排泄铁量较男性多。
慢性失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人工心脏瓣膜引起的机械性溶血也可长期尿内失铁而致缺铁
摄入量不足
婴儿如果仅以人乳或牛乳喂养,儿童 青少年因生长迅速、育龄期妇女,由于月经失血、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如果长期饮食含铁量不足,均可发生缺铁
铁吸收障碍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缺乏,或长期服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均可导致胃酸分泌不足,影响铁的吸收
珠蛋白生成
障碍性贫血
有家族史,我国南方尤其是广西、广东、江西等地原籍居民多见
周围血片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均增多,血红蛋白电泳常异常
慢性
病性贫血
慢性疾病如感染、肿瘤等疾病会造成铁利用不良,血清铁降低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骨髓铁染色可见典型的环状铁粒幼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