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生基础知识-内科学-血液系统-下4
无数据
【内科学】第五篇-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及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出生后骨髓造血持续终生,小儿全身骨髓均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造血组织主要分布在扁平骨、椎骨和管状骨的干骺端。 本节讲述白血病的第3节慢性白血病,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等内容
暂无相关模板推荐
医学生基础系列【内科学】血液系统
急变期
加速期
慢性期
知识整理来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慢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Ph染色体是其细胞遗传学特征。本病发展较缓慢,自然病程常经历慢性期(chronic phase,CP)、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AP)和急变期(blast phase,BP)的进展过程。
发病机制
CML细胞仅有少数表面标记为CD34+、CD33-的细胞,才具有自我更新和起始CML的作用,被称为CML干细胞。 治疗CML的第一个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就是一种针对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子主
临床表现
早期
可无任何症状
可有低热、出汗及消瘦等代谢亢进表现
脾脏肿大是本病的主要体征
约半数患者有肝肿大
加速期及急变期
病情明显加重
可出现发热、贫血、出血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象
骨髓象
细胞遗传学检查
诊断
一般病例根据脾肿大及典型血象与骨髓象、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不难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
如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均可有脾肿大。根据病史、血象及骨髓象可鉴别。
类白血病 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多有感染、恶性肿瘤等原发病表现
中性粒细胞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NAP反应强阳性,Ph染色体阴性。
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的白细胞计数比慢粒低,血液中幼稚粒细胞百分数较低,NAP反应大多增高,红细胞异形较明显,泪滴形红细胞多见
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增生较明显;部分患者可检测到JAK2基因突变,而Ph染色体阴性
病情评估
———————分期———————
一般无症状或表现为低热、乏力、消瘦
原始细胞在外周血中<5%,在骨髓中<10%
慢性期一般持续1~3年
对通常化疗效果不佳
发热、贫血、出血加重;脾脏进行性肿大
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20%
加速期可维持数月至数年
此期临床表现同急性白血病
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慢粒急变通常为急粒变,少数可急淋变或急单核变
对化疗多不敏感,预后差,常在数月内死亡
CML化疗后中位生存期仅39~47个月,8年生存率仅8%~17%,伊马替尼8年生存率达到81%,已超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治疗
———————慢性期治疗———————
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 (TKIs)
KIs是CML慢性期治疗首选药物
伊马替尼慢性期口服400mg/d,加速期可增至600~800mg/d。
每3个月监测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
伊马替尼具有引发呕吐、水肿、皮疹和骨痛及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长期应用可出现耐药
造血干细胞移植
加速期和急变期及TKIs耐药的慢性期患者可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扰素 (IFN-α)
起效慢,用药数月至数年不等。
FN-α血液学缓解率达70%,分子生物学缓解率仅10%~26%
但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羟基脲
是一种周期特异性DNA合成抑制剂,毒性低,价格低廉
可延缓疾病进程,但不能诱导CML缓解,也不能诱导Ph染色体转阴。
———————急变期治疗———————
可用急性白血病的化疗药物及方案,但疗效差,缓解率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也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