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八下第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无数据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文革时期的失误与成果
时间
1966-1976年
原因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错误分析国内外形势
表现
政治文化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红卫兵运动、上山下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最大的冤案
刘少奇冤案
结束标志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科技成就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籼型水稻培育成功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鞍山大型轧钢厂
喷气式歼击机
1953年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失误
文 化 大 革 命
成就
第一颗氢弹
第一颗人造 卫星
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
1966-1976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跨进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中共八大
两大钢铁基地
四大油田
新兴工业发展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1956-1966
1949-1956
政治建设
1954年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建设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前进
重大事件
事件
主要内容
中共八大(正确)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错误)
1958年
社会主义建设日期总路线 引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年经济困难
1959- 1961年
自然灾害严重,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八字方针
1961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1962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
经济成就
两大钢基地、三大油田、四铁路、人工全成结晶牛胰岛素
模范人物:王进喜(铁人)、焦裕禄(党的好干部)、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53-1956年
改造方式
农业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则
自愿互利
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购买政策)
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性
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第5课 三大改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了代表大佬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成功原因
中共的正确领导
苏联的大力援助
人民的共同努力
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重要成就
一桥、二路、三公路、四厂
基本 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
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时期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制作软件 | 亿图脑图
内容来源 | 人教版历史教材
4
3
历史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