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思维导图(简图)
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的详细知识清单,详细梳理了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欧洲历史的主要事件和趋势,特别关注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动。,从经济角度看,欧洲经历了从积累财富到商业中心转移的过程。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通过海外探险活动获取了大量财富。政治和社会层面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不断拓展势力范围,逐渐确立了各自的殖民霸权。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知识导图,详细概述了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深远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导致了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而经济结构则显著地向工业化方向转移,农业比重减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如发电机、电动机等,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详细概述了从1949年至今的新中国经济史,主要聚焦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划分了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十年(1956-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徘徊两年(1976-1978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
内容
世袭制
宗法制
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
礼乐制
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以序言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血缘政治,贵族政治。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进与强化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汉:设置中朝
唐:三省六部制,中枢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宋:二府三司制(中枢门下、枢密院、三司使)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监察制度
汉:地方设十三州刺史、推恩令、附益之法
唐:御史台
宋:提点刑狱司
元:御史台
选官制度(世官制-皇帝任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地方管理制度
秦:郡县制
元:行省制、土司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权独尊,皇帝至上)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地方管理制度(郡县制。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影响:巩固秦的统治,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但秦始皇高度专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专治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明: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清:雍正设军机处,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巩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
消极:君主角色具有独断性,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