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算法导演
互联网如何制作算法的导演,用数据推动剧情
编辑于2020-09-04 16:22:19算法导演
Victory成功
Values价值观
算法价值观
正能量满分
人性触动
引入生活,快乐向上
“高颜值”的实质是“高三观”
价值观不是“中心思想”而是内容和执行的“圣经”,美好不是美颜,是内心的“信仰”
价值观
价值观=规矩+规律
价值观>算法
算法≠数据
价值观越纯粹,越受关注
价值观的核心:向世界表达善意
算法为价值服务
短视频
短视频价值层面测评:个人、家、国、天下
短视频要素
高传播
碎片化
低门槛
制作市场规范,从业者的专业,倒逼(反推)
一款爆品必要要素
稳定爆款产出=高品质内容+平台播出流
例子:不齐舞团
第一个视频只是拍摄跳舞的片段(表演)
第二个视频加入了梗,故事的元素(视频)
算法导演
内容爆款导演工作大数据
如何在平台倡导的价值观引领下,洞察播出流状态下的素材,抓取暖点,给场景以情感赋能
运用叙事技巧让故事引人入胜,规划人设,让网红不是昙花一现
以播出流节奏优化输出
最后,给动作装一台发动机让屏幕内外互动起来放大传播效应
唤醒,引起共鸣
正能量高唤醒
正能量低唤醒
负能量高唤醒
负能量低唤醒
Insight洞察
洞察=观察+发现
引起共鸣
年轻人述求的表达
年轻人的认同度
爆款
热≠值的传播≠被关注
热门+冷思考=爆款可能
爆款的共同秘钥
发现受众的潜意识,激发潜在需求
爆款的基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红的本质)
从多个点切入事件本源
爆款一定是满足了用户下意识的选择
需求存在
潜在需求
城市的文化
在受众的潜意识当中寻找这个城市文化和你合拍的地方
人多知道后,会被放大镜看待热点
要从深层次去深挖痛点
爆款洞察的逻辑其实是带着自我价值观的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你对你要表达主题的一种自我发现
导演的洞察
导演洞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个东西的成长性)
心理需求的碰撞
契合时代感
真正的导演洞察,来自鲜活的现实
导演
导演的使命
用传播者的专业态度发现暖点,输出内容
用互联网研究客户需求的方式,发现需求
洞察万物灵长的人的伟大品格
真正的好导演
导演是艺术创作(发现再加工),导演洞察是冷静的技术活
克服经验,成见,无序工作的“茧房效应”(经验性的判断,成见)
我们的感觉90%是错的,用户洞察不能靠猜——咪蒙
咪蒙的一篇文章
1万字的数据分析报告
5000人群里投票
100个标题
5小时互动性写作
四级采访
50个选题里面选一个
作为导演,如何获得你的洞察
素材头脑风暴(两个原则)
记录所有的素材,不评论(延时判断)
申发更多好点子,不断深耕进阶(二次创新)
素材头脑风暴的四个步骤
确认洞察主题用动词(发现什么、完成什么、执行什么)命名
确认人数、主持人、记录人(导演不要做主持人)
素材讨论
畅所欲言,不要打断,延时判断
总结汇总
筛选判断,探讨执行方案
对生活扎实的洞察,客观的分析,理性的输出和表达
产品
任何一个好产品都是在不被看好中熬过来的
产品的三个机会
痛点
痛点是克服恐惧(不确定性)
痒点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内心)
爽点
爽点是即时满足感(方便)
所有的产品都在满足人类的原始需求“七宗罪”
吝啬
小气、一毛不拔
贪婪
比价、拼团、贪便宜
懒惰
游戏、外卖、谋杀时间
荒淫
八卦、低俗、生理段子
傲慢
目中无人、蛮横自大
嫉妒
炫、晒、塑料友谊
愤怒
键盘侠、一时之爽
导演洞察的终结点
暖点(感染他人)
Contest场景
如何用场景给情感赋能
“场景流”是场景情境下用户情绪的涌现,是情感片段在时间与空间中的糅合流动,通过客观现实与多维连接带来的新的用户体验——吴声《场景革命》
生活是最好的戏剧,戏剧是最好的生活
内容创作的场景
空间和时间的构架
在平台的“播出流”上呈现
调动观众情绪
引发传播效应
鼓励创作的场景需符合哪些要求
免费
包容
有趣
例:海底捞
观众共情的基础
场景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是情感空间
1、内容的场景不是外景地标,是能对行动产生影响的时空规划
2、导演用时间和空间的营造,激发人的行为,调动受众的情感
3、当大家对场景产生好奇,或者有高度共鸣,情感就不知不觉投入到你的故事里去了
情感赋能场景,营造“情境”
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尬”
“尬”是反差,反差产生的是压力
场景创造情境
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带动关注
好的场景
玩法
传播
挑战玩法
放大传播
5W叠加法
who
why
what
where
how
让故事在有意义的场景里发生,让场景激发有趣的事情发生
在套路中玩出新的洞察,在新的洞察后面发生在一个有趣的地方,产生充分的情感赋能,反哺到内容中
Tale故事
中国不缺好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好故事就是搞事情
好故事一定是冲突逼出来的
对抗、意外、反转、悬念......冲突越鲜明清楚,故事的发展就越尖锐急剧,作品的思想意图也就揭示的越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搞事情
什么是搞事情
是展示人性的障碍和克服了人性缺陷后的“美好感”,否则就是恶搞
想要搞事情,就要设定情境
营造情境,收货故事
“搞”和“恶搞”之间的 分水岭,是展示人性的障碍和克服了人性缺陷后的“美好感”
点击率来源于反差
平常人的非凡事,不凡人的普通事
叙事
叙事就是,依托过去,表现当下和预见未来
会不会讲故事的分水岭:有没有情境
情境就是人的处境
故事的情境(好莱坞简化版)
因/果/正/反
爱情
爱了,但是要付出和抉择(异地恋、误会、测试)
飞黄腾达
不要炫富,财富背后你所看不见的努力和苦衷(各行各业幕后)
灰姑娘
屌丝逆袭,未必是财富,可以是精神
三角恋爱
不要捉奸,爱的无奈
归来
物是人非,积累情感的爆发(爸爸回家)
复仇
小误会,智慧解决
转变
前后反差,转变过程中的主动积极(变妆)
牺牲
付出,主被动决(艰苦的工作,饭碗里的选择)
家庭
年龄认知不同造成的行为错位,和谐解决(爷爷奶奶的恩爱)
#号提供情境但不提供创意
情境是爆款的基础但不是终点
想要成为“挑战”的头部还要有自觉的导演思维
不同流派的流量吸星大法
记录片派
极致手法,时刻准备
真人秀派
玩法创新,埋好包袱
蒙太奇派
玩好镜头,给足惊喜
戏精派
情境合理,表演讨喜
真功夫派
迭代玩法,炫技无罪
Opportune character合适的角色(人设)
什么是人设
人
首先是一个独立有个性的人
设
包装和经营
人设是持续的产品经营
人设不是自然人,是播出流场景中的产品
好的人设是持续的产品经营
播出流
平台属性
收看时间
用户画像
只有和平台“播出流”契合的人设,才能产生爆款
人设六元素
形象和个性
特征,记忆点(外貌,怪癖)
背景
前史(对当下的投射)
心魔和冲突
内心的恐惧和外界的压力
目标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世界观
信仰(信什么?)
行为弧线
成长线(播出流中作品间的连贯性和成长性)
人设的六要素,是底层设计,缺一不可
把小人物,做成大生意
人设保鲜的三个原则
观众凭什么爱你
不要跟风,要“要我们不一样”
不要围观,要“确认过眼神”
人设的三K原则
Keep new
持续迭代(更新)
Keep on
坚持下去(热爱)
Keep real
真实
案例
猫(做自己)
自由、平等、神秘、独立
互联网利用反常识制造爆点,猫更超越人类的期待
狗(更突出)
Rhythm节奏
节奏决定成败
导演把握节奏是“呼吸”和“生命”
“生活充满节奏感”的确节奏来自于生活
“情感”是构成节奏的要因
情感带动动作,动作形成节奏
情感带动的是有意义的动作
1、每个具体过程的节奏,都是由它的目的决定的
2、简单的说,节奏就产生在有意义的动作中
音乐是最有节奏的艺术
但正确的节奏不仅仅是音乐带来的
音乐使用的几个段位
蓝带
合拍
舒服
红带
张弛得当
炫酷,音乐合拍
黄带
鬼畜
叙事高手
绿带
声画错位
多元叙事空间,声画不同步
黑带
现场声
大音希声
节奏是需要对比的
爆款更不是仅仅跟得上音乐节奏
正确的节奏来自于正确的行动
预算少的时候怎么做?
玩节奏
注意几点
音乐帮忙不添乱
音乐是story telling的参与者
用好音乐,节奏成功一半
抖音爆款提供的节奏和情绪
道具
初学者
小道具,特技软件都是调整节奏的好帮手
高手
不靠特技
输出接受流程
画面
声音
文字
说明文字会影响节奏(提前公布,造成视频无期待感)
人对于体验的记忆有两个核心要素决定了,第一个最高峰的时候,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记得住的,第二个就是结束的时候——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峰终定律
峰终定律
峰值体验
“慢动作”突出要点
终值体验
“滤镜特效”增强结束感,留回干
节奏禁忌清单
平、拖、松、散
平均使劲,没有变化
节奏不等于速度快
体裁节奏不匹配,冷场
内容是否有回甘
节奏为什么是内容的生命
呼吸,生命形态的外化
总结
情感带动动作,动作引发节奏
节奏产生在有意义的动作中
音乐和节奏的关系,简单又复杂
特技手段对于节奏的帮助
Youthful action动作
动作,凝聚过去经验并包含自身之未来的当下行动——苏珊朗格
为动作装一台发动机(贯穿动作,爆发力和张力)
有动机
有目的,有意图,有指向性的行为和行动,而不是盲目的或随机的
贯穿动作
奔向演出最高任务的积极的,内在的意向
最高任务
目标,是一部作品真正的创作意向,是导演所要表述的主要思想
导演行动三要素
做什么
看得到的动作
为什么做
前史、动机
如何做
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持续有效的行动
导演要规划的动作
是“大动作”而不是“小动作”
行为和行动
小动作
跳舞
展现才艺(艺术作品)
大动作
尬舞
有目的,有行为,有变化(传播产品)
动机,就是给动作装一台发动机
1、给大家看到“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就是我们说的动机
2、动机就是“给动作装一台发动机“
3、有动机的动作,观众的代入感就会很强
激励事件
非做不可,目标清晰
被动动作>主动动作
被动动作会比主动动作,更有关注度,更有激发感,更容易吸引人
语言
说什么
为什么说
跟什么人
怎么说
短视频命名
导演要给每一个事件命名
命名要使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和名词
行动与反行动产生冲突
用动词给短视频起个爆款名
初级
简单描述
形容词加名词
长沙的烟花好美
中级
陈诉动机
描述性动词
买了一张动车票来长沙看烟花
高级
带动情绪
情绪性动词
你们要的长沙烟花来啦
骨灰级
带动性
煽动性动词
在长沙绚丽的烟花下,他向我求婚,要答应他吗
好的内容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要点在于:用“动词”来定义你的内容
总结
动作的动机是过去行为造成的,我们让观众看到的是当下的行动,这个行动是有规划,有目的的持续性动作,这个动作将影响未来
语言要有行动性,行动要有语言性
用动词做短视频的关键词,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