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天性》读书笔记
本书根据人的认知特点,提出一系列高效学习方法和各种容易陷入的认知陷阱。
编辑于2020-09-06 17:31:30本课程是朱丹老师对于如何准确搜索互联网信息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包含逻辑一:别人做过这样的事吗?逻辑二:有什么好用的网站和工具可以帮助我吗?逻辑三: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有 专业垂直服务(尤其与民生相关)。
本课程是晓文老师的关于爱情的研究,爱的吸引,爱的表达、独处、爱的背叛、婚姻。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质持正面评 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 ,自尊水平就低,一般来讲高自尊 的人比低自尊人的人更健康更幸福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 自我感觉良好 有益于身心健康。
本书是短时间内学会追女生的大概框架和聊天思维模式,如何跟女生聊天:有框架、有态度、节奏感、感知能力、有情绪;跟女生聊天如何开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课程是朱丹老师对于如何准确搜索互联网信息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包含逻辑一:别人做过这样的事吗?逻辑二:有什么好用的网站和工具可以帮助我吗?逻辑三: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有 专业垂直服务(尤其与民生相关)。
本课程是晓文老师的关于爱情的研究,爱的吸引,爱的表达、独处、爱的背叛、婚姻。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质持正面评 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 ,自尊水平就低,一般来讲高自尊 的人比低自尊人的人更健康更幸福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 自我感觉良好 有益于身心健康。
本书是短时间内学会追女生的大概框架和聊天思维模式,如何跟女生聊天:有框架、有态度、节奏感、感知能力、有情绪;跟女生聊天如何开头。
《认知天性》
国籍:美国
作者:彼得·布朗&亨利·罗迪格&马克·麦克丹尼尔
译者:邓峰
学习方法
循序渐进
学习需要一步一步来,学习任何新知识,都需要有已知作为基础
1、在学会如何只用一台引擎降落一架双引擎飞机前,你需要先知道如何用两台引擎降落这架飞机;想要学习三角函数,你就先要知道代数与几何;想要学做木匠活儿,你就要了解木材与复合板的质地,以及如何锯割、刨削、做榫卯。
检索式练习
1、检索记忆并定期练习可以强化负责学习的神经。 1)检索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 2)定期练习可以防止遗忘,强化检索路径。 我们在阅读过一段文字或听过一堂课后,只需用一道简单的小问题考考自己,就可以巩固所学、强化记忆,而且效果要比重读课本或复习笔记好得多。 2、其类型包括: 低权重的小测验和自测、间隔练习、穿插不同但相关的科目或技能的练习,在别人教给你解决方案前先试着解决问题,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取基本原理或规则。
含义
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
方法
小测验/自测题/抽认卡
1、在判断自己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被各种错觉干扰,测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学到了什么。
间隔练习
含义
隔一段时间再练习(艾斯浩宾遗忘曲线)
穿插练习
含义
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练习
多样化练习
♠1、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的显著优点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如何评估背景,辨识问题间的差异,从一系列可选的答案中选择并应用正确的解决方案。 ♠2、练习检索“事实与范例”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辨识并区分复杂的原型(例如同一科物种的相似性),能帮助他们领悟背景差异与功能差异。
含义
进行不同种类的练习
【实例】把字母重新排列组词
1、把“tmoce”中的字母顺序重新排列可以得到单词“comet”(彗星)
反思
含义
1、反思:花几分钟,复习一下从一段经历中(或是最近的一堂课上)学到了什么,再拿一些问题考考自己。 例如,在完成一节课或一次阅读作业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些是相关的例子?如何把这些内容和我的已知联系起来?在练习过新知识或新技能后,你可以问自己,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要想进一步精通,我需要做些什么,或者下次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2、反思涉及数种认知活动————检索(回忆最近学到的知识)、细化(例如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以及生成(例如用自己的话重述核心观点,或是在心里、在行动上演练一下下次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情)
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或是早期的训练内容
把这些和新体验联系起来
借助观察和思考,预先演练你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细化
含义
理解新知识的过程
方法
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
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
为新资料提供一种比喻或视觉形象
把新知识广泛应用于的生活情景中
1、 1)例如,你知道的历史故事越多、越详细,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另外,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故事,比如把某个故事与你知道的人类的野心和造化弄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你就能把这个历史故事记得更牢固。 2、同样地,如果要学习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角动量原理,那么把它和你已知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你可以想一想,花样滑冰运动员把胳膊收拢在胸前,旋转起来就会更快。这就涉及角动量原理。
生成性学习
含义
主动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非坐等信息或解决方案出现(试错)
【实例】填字母完善单词
♠1、例如“foot-shoe”(脚—鞋),直接学习整个词对的人和通过“foot-s_ _e”这种方式学习的人相比,前者的记忆效果就要差一些。这项实验体现了“生成效应”。 ♠2、在首次学习这个词对后,要是能延迟检索练习的时间,其间插入20个词对进行行记忆,记住这个词对的效果要好于直接重复(间隔练习&穿插练习)。
结构建构学习/规则学习
含义
从新资料提取核心观点,并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框架(心智模型)
1、结构构建: 是一种由意识和潜意识形成的规范——判断东西是否合适,是可以增加特点、能力与含义,还是多余无用。 2、提炼技能: 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炼出基本原理,即“规则”,并应用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3、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的举例: 1)例如,平时在练习计算物体体积时,用不同种类的几何体练习,这样等考试时随机遇到一个几何体,你就能更熟练地找到正确的解法。 2)例如,穿插识别鸟的种类,或油画作品,既可以提高你对同一种类的归纳能力,又能改善你对不同种类的识别能力。这样一来,在以后遇到新的样本时,你分门别类的能力就会更强。
方法
穿插练习
多样化练习
轻松学习是无效的
1、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更持久的。 2、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花费越多的心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重新演绎它,或者是尝试理解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就能越牢固地掌握这个概念。
学习共识
要想学以致用,就必须记忆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并记忆,终生不怠
学习本身是一项可以获得的技能
1、许多人相信,他们的智力水平是生来注定的,学业无成是因为先天不足。但实际情况是,每当你学到新东西时,大脑就会发生改变——经验会被一点一滴地存储起来。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天资不同,但我们也 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换言之,影响智力水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本人掌控的。 2、了解这一点,你就可以用失败来证明自己确实努力过,从失败中获知更多的信息,知道自己是应该更加努力,还是应该尝试其他方法。你需要意识到,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是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就像玩动作类电子游戏、试验新的自行车越野特技一样,想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进步,达到真正的专业程度,就要明白努力与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学习误区
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反复阅读)
学习注意事项
集中反复练习是低效的
初阅读后隔一段是有意义的,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
短期效果明显但无法产生持久记忆
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已经掌握了内容的错觉
知识多不等于学习能力强
没有知识积累的基础,分析、综合,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是空中楼阁
精通一件事情,既需要掌握已知,又需要清楚如何运用已知
1、想要成为大师,就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概念性的理解、判断,以及技能要靠慢慢积累才能获得。只有在练习新技能的同时付出努力、展开思考,并在心里演练,成果才会显现。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
1、检索知识(考试)有两大显著的好处: 1)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 2)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
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将知识构建成条件反射
提前记住在特定情况下需要担心的事情,把它们排成表:步骤1~4”
必须不断回忆这种操作,它才会变成条件反射
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有间隔的多次重复检索(自我测验)
♠1、反复检索可以加强记忆。实证研究则证明,测验效应是真实存在的——检索一段记忆的活动会改变这段记忆本身,可以让它在今后更容易被再次检索。 ♠2、测验比重复阅读更能将知识迁移到新背景或新问题中。而且,对于那些相关但未被测验过的资料来说,测验能提高一个人记忆和检索这类资料的能力。虽说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但是检索练习似乎可以让人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容易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
与单单进行测验相比,给出纠正反馈更能增强记忆
♠1、稍微把反馈延迟一段时间会产生比立刻反馈更好的长期学习效果。 ♠2、人们在学习运动技能的时候会做错试验动作,会出错,再加上反馈延迟,场面会令人非常尴尬,但这样做要比立即纠正错误的效果好。立即反馈就像自行车两侧的辅助轮,学骑车的人很快就会对这种纠正产生依赖。 ♠3、有一条理论是,如果立即反馈成了学习的一部分,那么等到真实环境下没有了这种反馈,学习者建立起来的模式就会出现缺失,进而影响表现。另一个观点是,反馈会频繁打断学习过程,带来太多变数,有碍学习者建立稳定的表现模式。
需要学习者作答的测验,更能产生长期性的好处
1、例如写一篇短文或者给出简短回答的考试,或是只用抽认卡来进行练习,似乎都会比选择题、是非题这类简单辨识型的测验更有效。
检索时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大,记忆效果就越好
知识的“滚雪球”效应
合意困难
那些能换来更牢固学习成果的短期麻烦
学习的三个关键步骤
编码(短期记忆)
大脑将感知到的事物形成心理表征
巩固(长期记忆)
对心理表征进行强化和再组织的过程
1、大脑会重放或重新演练学到的东西,赋予其含义,填补空白,并把新知识和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和已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其他知识关联起来。 2、睡眠似乎有助于巩固记忆。
检索
将资料与不同种类的线索联系起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学习必要的“努力”
重新巩固记忆(线索、间隔、穿插、检索)
打造心智模型
1、定义:足够的练习,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连续的运动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举一反三(知识网络)
构建概念学习(辨析、归纳)
学习迁移(与旧知识相联系)
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主动学习/生成性学习)
良性干扰提升学习效果(生成性学习)
1、生成: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坐等信息或解决方案出现。
某些资料缺失/模糊/顺序颠倒,迫使你主动寻找/思考/排序资料
经历苦苦思索/多次失败后,再看正确答案解析记忆会更深刻
反思/回想并用一纸写下来
1、反思:花几分钟,复习一下从一段经历中(或是最近的一堂课上)学到了什么,再拿一些问题考考自己。 例如,在完成一节课或一次阅读作业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些是相关的例子?如何把这些内容和我的已知联系起来?在练习过新知识或新技能后,你可以问自己,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要想进一步精通,我需要做些什么,或者下次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2、反思涉及数种认知活动————检索(回忆最近学到的知识)、细化(例如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以及生成(例如用自己的话重述核心观点,或是在心里、在行动上演练一下下次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情)
接纳失败和错误
对失败的恐惧会导致我们厌恶尝试新事物,讨厌下功夫冒险,或是在面临测验等压力下表现不佳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把注意力放在担心失败和对错误的焦虑上就无法做真正有价值的事
创造性源于不设限的学习
如果有想法立即行动起来,在不断尝试犯错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求教于他人(犯错成本低的情境)
别在无法克服的困难上浪费时间
人的大脑并不可靠
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对自身的省视)
局限性:感知错觉、认知偏见和记忆扭曲
人的两套分析机制
1、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也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机制1”与“机制2”——依靠我们的感知系统,即直觉、记忆与认知,这些系统都存在偏差、失误、偏见与瑕疵。 2、人人都有一整套令人叹服的感知与认知能力,它们同时也是我们失败的根源。 3、就学习来说,我们选择做什么是受我们适合什么以及不适合什么的判断指导的,而且我们轻易就会被误导。 4、我们容易受到错觉与误判的影响,因此做事时要缓一缓。 5、避开错觉和误判的办法是,用一组自身之外的客观标准,来替代用作决策参考的主观经验,这样我们的判断就能贴合周围的实际了。
机制1:自动机制
无意识的、直觉式的、瞬发式的(快)
1、“机制1”会调用我们积累多年的经验,以及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易受错觉影响
1、“机制1”可以让我们在生死瞬间做出反应,躲避危险。如果“机制1”的结论来自不察或错觉,你就会陷入麻烦。 2、“机制1”需要“机制2”来帮你管理自己:检查自己是否冲动、预先做好计划、分辨选择、想清楚这些选择的意义,并控制自己的行为。
机制2:受控机制
有意识地分析与推理的过程(慢)
会权衡选择、做出决定,并进行自我控制
可利用它来训练“机制1”
记忆错觉和扭曲
1、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人们有极强的天分说服自己接受自己想看到的结论,同时否认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真相”。
失实的叙事
人类会根据主观经验来诠释身边发生的随机与模糊的事情(脑补)
1、我们拼命想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用它来解释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遭遇的事情,以及我们做出的选择。每人都有一套不同的叙事,其中很多线索源于我们作为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文化与经验,也有很多不同的线索是用来解释个人经历中的奇怪事件的。所有这些经验都会影响人对当下情况的想法,生成自己觉得合理的叙事:为什么在我之前,家里没出过大学生,为什么我父亲的生意不赚钱,为什么我不想在企业里上班,为什么我从未想过为自己打工。我们喜欢的都是那些可以完美解释自身情绪的叙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叙事与记忆结成了一体。我们刻意地组织自己的记忆,让这些记忆更容易被记住。叙事提供的不仅仅是含义,还提供了一种意识框架,好让我们把含义灌输到今后的经历与信息中,从而有效地塑造新记忆,来适应我们已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讲故事)叙事非常容易引起观者/读者情绪共鸣
想象膨胀
1、先让人想象一件事情的具体样子,若是稍后再问起此事,他们有时会倾向于相信这件事真的发生过。 例如,问成年人“你有没有用手打破过窗户”,他们很有可能说这件事真的在生活中发生过。似乎是这个问题本身先让他们产生了想象,而后想象这个行为带来了一种效果,让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这件事的确发生过(在另一组事先没有想象过这件事发生,但也被问及同样问题的人中,这种倾向就要弱得多)。
经过生动想象的虚构事件,可以和真实事件一样牢牢地留在记忆当中
误导性暗示
暗示的东西很容易被人们记住,而明确表述的东西则不然
知识诅咒
指在别人学习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或是从事我们所熟悉的工作时,我们会倾向于错估他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后见之明
在事情真正发生后,我们会觉得自己事前就能预料到后果(我就知道会这样)
流畅错觉
把流畅阅读文字误认为是充分掌握了文字的内容
从众记忆/记忆社会传染
与周围人的记忆趋同(对照修改记忆)
错误共识效应
1、我们一般认识不到个体对世界理解的特殊性,分辨不出我们和他人对事件解读的区别。 例如,最近你与朋友在时政新闻上的分歧吧。你会吃惊地发现,她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你看来却明显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气候变化、枪支管控、天然气泄漏,或许还有一些本地新闻,例如是否允许发行债券筹建学校,或是不同意在小区里建造超市。
人类倾向于假定其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一致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1、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因为人们不喜欢讲坏消息。即便有人能得到负面反馈,他们还必须准确理解为什么会失败。 2、一般人不够敏锐,意识不到其他人的表现如何,因此他们不太能看出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这就导致他们在做比较时对自己表现的判断较差。
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缺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分不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
实践和测验才能暴露学习漏洞
经常使用测验与检索
同伴教学法/同伴评估
1、同伴教学法是埃里克·马祖尔开发出来的学习模式,集合了前面提到过的许多原则。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要先预习课上会涉及的资料。在上课时,教师要在授课内容中插入快速测验,给学生提一个概念性的问题,让他们花上一两分钟思考一下,之后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试着一同找出正确答案。 2、马祖尔的实验会让学生接触授课资料中的基础概念,可以发现学生在达成一致意见时遇到的问题,而且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让他们能解释自己的想法,收到反馈,并对照他人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样,这个过程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考查标准,让他们知道学生吸收学习资料效果的好坏,以及在哪些领域需要下更多力气,哪些领域不需要。如果学生在一开始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答案,马祖尔会试着让他们结成对子,这样学生就能了解到其他人的观点,并试着说服彼此,看谁才是正确的。
纠正性反馈
试验模拟
学习方面的重要差异
学习方面的重要差异
差异1:我们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能力解读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自己
1、为了理解自身,我们创造出故事,而这些故事成了我们的生活叙事。我们用这些故事来解释是什么选择和意外,让自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我擅长什么,我最在意什么,我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2、如何看待自身的能力,对学习风格与做事风格的塑造有一定影响 ——例如你会努力到什么程度,或者你能承受多大风险,以及你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下去的意愿有多么强烈。不过,影响你成功之路的还包括技能差异,以及将新知识转化成今后学习的基础的能力。
差异2:语言流利与阅读能力的水平差异
差异3:智力差异
差异4:如何学习的认知差异
差异5:“规则学习者”和“案例学习者”之间认知差异
1、规则学习者:倾向于提炼出基本原则,用以标签化来区分研究的案例。 2、案例学习者:倾向于记住具体的案例,并进行对比找出共性和异性。
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资源塑造
天赋、先验知识、智力、兴趣、主观能动性
学习风格理论的学术缺陷
学习风格理论缺乏有效的证据,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运用全部才能和智谋学习时,效果要超过只用最熟悉的风格学习
学习的4种风格
<霍尼和曼福德>
行动者、应对者、理论家、实用主义者
学习风格评估的6个方面
<肯尼斯·邓恩和丽塔·邓恩>
环境、情绪、社会性、感知、生理、心理
其他评估纬度: ● 感知的风格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 处理事情的模式是主动探索还是反身观察。 ● 安排事情的风格是随机性较强还是比较有条理。
智力差异
人至少拥有两种智力
流体智力
推理、发现关系、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中保留信息
晶体智力
知识积累
用积累的知识构建心智模型
智力可变论<霍华德·加德纳>
1、逻辑——数学智力:批判性思考,以及使用数字和抽象概念的能力,诸如此类。 2、空间智力:三维判断,以及在脑海中具象化的能力。 3、语言智力:使用文字和语言的能力。 4、肢体动觉智力:行动敏捷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5、音乐智力:对声音、旋律、音色,以及音乐的敏感性。 6、人际交往智力:“读懂”他人,以及与人有效协作的能力。 7、内省智力:理解自身,准确判断自身知识、能力、效率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力:区分和关联周围自然环境的能力(例如园丁、猎人或厨师特有的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
空间智力
语言智力
肢体动觉智力
音乐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
自然观察智力
智力三元论<罗伯特·斯滕伯格>
分析型思维
1、分析问题的基本概念规律,然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型思维
1、综合并应用现有的知识与技能,应对那些新的特殊情况的能力。
实践型思维
1、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明白在具体环境下需要做什么并行动。
动态测验
1、提出者:<斯滕伯格与艾琳娜·格里戈> 2、含义: 动态测验只是在提供一种评估,考查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水平高低或表现好坏,并决定需要怎样改进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提高,我需要学什么。换句话说,天赋测验和多数学习风格理论强调我们的长处,鼓励我们把精力放在长处上,而动态测验会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弥补。 3、举例: 当你写完首部短篇小说,在作家圈子里获得反馈,修改后再拿出来时,你是在参与动态测验——学习用作家的方式打磨文章,并对自己的潜力有一定的认识。
步骤一:测验(经历or笔试)——知识或技能的欠缺
步骤二:反思、练习(间隔、多样、穿插等)
步骤三:再次测验——奖励进步面和打磨欠缺面
终身学习者基本的基本
专注与自律
两者是激励的产物,体现了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知识与记忆
都属于生理现象,它们存储在大脑的神经元与神经通道中
1、大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塑、可变的,能够凭借每一次新任务重新组织自己。
智商
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1、影响智商的因素:教育、文化、营养 2、智商测验考查的两大主要内容:语言能力与数学能力
提升认知的策略
抱有一种成长心态
专注与自律、知识与记忆、智商都是可以改变的的
像专家的思考、练习、态度
练习:间隔、多样、穿插、检索、生成、细化等
思考:反思、演练、心智模型
态度:正确归因(六大)、目标与价值观、勇气与执行
建立记忆线索
1、记忆宫殿: 含义:指将心中的形象与一系列实体位置联系起来,建立记忆线索。 举例:你可以想象自己身处一个非常熟悉的空间,例如你的家中,然后把空间里具有明显特点的地方——如躺椅——和想要记住的事情的视觉形象联系起来。 (当你想着躺椅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有一个身形柔软的人在上面做瑜伽,从而提醒自己要去补上瑜伽课。)你的家里可以联系无数个视觉线索,在以后检索记忆的时候,你只要想象自己在房子里走一圈就可以了。如果要按一定的顺序回忆资料,那么你需要按照在房子里走的路径安排记忆线索。(想要使用轨迹记忆法,你也可以把线索和一段老路上的地点联系起来,例如街角的超市。)
首字母、记忆宫殿、音乐(谐音)
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学习者学习策略
1、成长型思维:努力学习会改变你的大脑,创建新的连接,建立心智模型,扩展你的能力。你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控制。 2、 ● 课前一定要阅读资料 ● 在阅读的时候预想考试会出什么题目,以及这些题目要如何作答 ● 课上在心里回答这些假设问题,从而测验阅读内容的记忆成果 ● 复习学习指南,找到那些回忆不出或不知道的术语,重新学习 ● 在阅读笔记中抄写标粗的术语及定义,确保能够理解 ● 参加教授在网上发布的模拟测验,从中发现不知道的概念,重点学习 ● 用自己的方式把课上的信息重新组织成一份学习指南 ● 写出复杂或重要的概念贴在床头,不时自测 ●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复习和练习间隔开
检索练习
1、你在读课本或是研究课堂笔记的时候,要不时地停下来,合上书本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 (许多课本的章末都设有学习问题,它们是很好的自测材料。向自己提问并把答案写下来) 2、在整个学期里,每周都留出一点儿时间,用课上的资料自测:这一周已经学到的东西和下一周即将涉及的材料都可以。(自测工具:抽认卡、anki) 3、自测后要检查答案,确保你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回忆新知识的难度越大,收效就越大。犯错不会让你退步,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就好。 )
间隔练习
多样化/穿插练习
生成
细化
反思
助记手段
教授者教授策略
向学生解释学习的过程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下列基本概念: ● 学习中的某些困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东西,把它们记得更牢靠 ● 轻松的学习往往只能获得肤浅的知识,而且很快就会忘记 ● 智力并不全是生来固定的。实际上,在付出努力的时候,学习可以改变大脑,建立新的连接并提高智力 ● 在获知答案前思索一下新问题,比不思考就看答案的学习效果要好 ● 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 ● 从本质上说,努力通常会带来挫折,而挫折往往能提供重要的信息,让你调整策略,从而实现精通
教学生如何学习(学习策略)
在课堂上创造合意困难(小测验)
保证透明度(难处和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