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整理
编辑于2020-09-11 20:56:58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科论文)理论来源
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
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硕士论文)应用
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继承发展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观点
亚当·斯密《国富论》看不见的手—市场 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看得见的手—宏观干预
科学社会主义 (博士论文)归宿
来源于英法空想主义
吸收法国的傅立叶、圣西门和英国的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总论
哲学概念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内涵 (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
普遍和特殊
一般和个别
抽象和具体
指导和被指导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各门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谁先谁后)
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
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
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源,如:水、火、气等
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等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五行说、气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 孤立、片面、静止
基本特征
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源
主要缺陷
机械性—认为物质只会做机械运动
形而上学性—不懂辩证法、不谈联系、不谈运动、不谈发展
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把他创立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把世界本源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源
代表人物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庄子:万物与我为一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阳明(王守仁):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客观唯心主义
把上帝或客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源
代表人物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
程颐、程颢: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朱熹:有事理,后生是气、理在物先,理在事先、存天理,灭人欲
两大观点
唯物论
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
概念
客观实在/列宁提出
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根本属性
运动
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
概念(变化)
载体—事物、现象
运动—变化、过程
形式—位移、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离不开)
物质都是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运动与静止(相对与绝对)
静止就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止也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净值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同一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关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空观 运动是有时空的
时间观(客观存在)≠时间观念(人的感觉)
时间(一维性)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三维性)
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面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
凡是时空的度量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度量
凡是物质的运动都要经历时间并占据一定空间
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实践观 以实践为中介
概念(改造世界)
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 界向人类转化的基础,是人的存在方式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基本特性
客观物质性(水杯挪位置)
自觉能动性(动手做)
社会历史性(与社会历史发展相结合)
直接现实性(水杯挪位一眼能看见) 最主要特点
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
科学实践
意识观 被意识所反映
概念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劳动(实践)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物质)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内容与形式(客观与主观)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水杯)
形式是主观的(颜色、形状)
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表现
案例题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盖楼思路,计划表)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设计)
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想→做)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无→有)
物质与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辩证法
一个分歧—辩证法与形而上
辩证法与形而上的对立
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点
我们应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判断标准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
形而上:孤立、静止、片面
两大特征(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征
普遍性
具体性、条件性
多样性
客观性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办事情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1>2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与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
永恒发展
发展的概念
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变化—变化和发展不是一样的,它不仅是一种方向,变化可能是上升的运动,也可能是下降的运动,还可能是平向的运动
发展—就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规律
概念: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可重复性
人和规律的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第一位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
但是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概念
又称矛盾规律,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基本属性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着共性,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
主次矛盾(多个矛盾)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对立的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对立的双方中处于被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方法论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质、量、度
质: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
量:相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界限
质变与量变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
量变质变区分的标志: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前提)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方法论
要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创造条件,促成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含义
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展周期
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人
优点
肯定优点
缺点(否定)
改正缺点(否定之否定)
进步的过程是曲折前进的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就质到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时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大方法
归纳与演绎
个别→一般,一般→个别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五对范畴
原因与结果
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象与本质
内容与形式
两大应用
认识论
认识
认识的概念
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就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
从事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
客体
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
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感性→理性,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理性→实践,是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带有根本性质的飞跃)
意义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认识运动的总过程
原理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方法论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实践与认识
实践决定认识
必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真理
真理
概念
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1+1=2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一定是正确的(绝对性)
广度和深度都可以继续发展
绝对真理(平面三角形内角和=180°)和相对真理(空间三角形内角和≠180°)是对立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
真理与谬误
概念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关系
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
真理和谬误又相互转化
真理超出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失败和错误的认识会为成功准备条件
真理与价值
价值
概念
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有用性)
特征
主体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关系
真理是价值的基础
价值是真理的目的和归宿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唯物史观
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把哲学基本问题运用到历史观领域就形成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也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
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科学与迷信)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习惯与风俗)
社会意识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天、上帝)
社会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概念
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生产资料,又称生产手段,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生产关系
概念
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内容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
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概念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构成
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法)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上层建筑,就是指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就是指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并决定其变化发展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就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能够不断变革社会基本矛盾的两对关系,使之相适应协调,进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革命,也称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力流血、推动发展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指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自下而上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步稳定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推动力)
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其作用大大超过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变革作用。科技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人物—历史的推进者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就是指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