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网络-第2章-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版-第2章导图笔记整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11章 多媒体操作系统 思维导图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10章 ,多处理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接口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互联网9大思维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第2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作用:只考虑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尽可能屏蔽掉来自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之间的差异
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材的严格的标准化规定
电气特性:指明接口电缆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一电平的电压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认识几个概念:源点(发送方)、发送器(调制器、加密器等)、传输系统(信道)、接收器、终点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低频的数字信号不具备在信道中传输的能力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通信双方的交互通信
包括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以使其可在信道频带内传输
1、基带(数字)调制即编码,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数字信号
2、带通(模拟)调制:将基带频率单位搬移到较高的频段
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因素
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带宽)
信噪比(噪声的相对影响)
香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1+S/N)
2.3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
2.3.1 导引型传输媒体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看材质、传输带宽、抗干扰能力、价格、传输速率等方面)
2.3.2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自由空间(包括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红外通信)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FDM:将信道带宽划分为多个小频带,用户期间将一直占用它
TDM:将TDM帧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用户器件占用了整个信道带宽
STDM:避免了因用户空闲导致TDM的信道利用率降低,采用了异步的TDM,直到将一个帧数据填满就发送出去
复用器和分用器,重点在于共享信道
2.4.2 波分复用
WDM概念:即光的频分复用,是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频率接近的光载波信号
命名由来:由于光纤通信的频率太高,人们习惯使用波长来描述光载波,故称为波分复用
认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光复用器、光分用器
2.4.3 码分复用
TD概念:利用扩频的方式,将一个比特扩展到多个比特上的方式,提高速率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此处仅讨论有线宽带技术
2.6.1 ADSL技术
概念: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不对称数字的由来:通常下行链路所需要的带宽远大于上行链路需要的带宽,导致下行链路的分配的频带更宽,因此不对称,采用的数字技术
ADSL的方案:采用离散多音调DMT调制技术+自适应调制技术
组成部分:数字用户接入复用器DSLAM,ADSL调制解调器(ATU-R\ATU-C),电话分离器,详见图2-20
好处:基于已有的电话线进行改造,不用重新铺设线路
基于:现有的电话线
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
概念:在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居民宽带接入网
方案:将原有的有线电视的前端的主干部分改换为光纤,在光纤结点处光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同轴电缆进行传输电信号到用户
光纤同轴混合的由来:由于同轴电缆的前端部分被替换为光线后,混合存在
基于:有线电视
2.6.3 FTTx技术
概念:指光纤连接到x处,例如home,desktop等,x处代表进行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地方
组成:光配线网ODN,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终端ONU
位置:分别处于局端,中部,用户端
无源光网络类型:EPON、GPON
FTTx示例:FTTC\FTTZ\FTTB\FTTO\FTTD分别表示不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