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重要知识点整理分享!该图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知识梳理,例如秦汉时期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等内容都可以在图中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
编辑于2020-09-23 18:17:14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先秦: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中国文化的源泉:先秦文化
西方文化的源泉:古希腊文化
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没有农业
新石器时代
时间: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2000年(距今1万年至4千年,历经6千年)
时期
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前8000年——前5000年
仰韶文化时期:前5000年——前3000年
龙山文化时期:前3000年——前2000年
良渚文化:浙江余杭
红山文化:东北辽河,神庙和祭祀遗址=>精神生活
三大文明成就
农业: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
石器磨制:体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陶器:贯穿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手工业,带出了青铜器
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zhuanxu)、高辛(帝喾)、尧、舜
司马迁《史记 · 五帝本纪》。 摩尔根《古代社会》印第安人的首领也出自一个中心大族
敬顺昊天的宗教现实功能
现实功能:敬授民时,关系着农耕大事,是黄帝后代建立宗教凝聚力的根源
五帝时期是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多群族向黄帝族靠拢的原因
战争,如黄帝蚩尤大战
宗教(作用更持久、更深远)
夏商西周(族群的代兴)
夏
时间:前21世纪-前17世纪,历史500年。建立与启,灭亡于桀
地位:第一代王朝,开始“家天下”
族群相处的新模式:战争征服
主要思想:忠
代表文化:二里头文化(豫西、晋南)
商
前后两期:盘庚迁殷为界,武丁鼎盛
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甲骨文和青铜器
宗教:无事不卜 “尊神” “事鬼” “尹”是巫师之长
殷商主要祭祀:祖先神
西周
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分封制
定义: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史称封建。
目的:捍卫周家的天下
特点和意义
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旨在维护王室统治,形成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激发历史创造力
周公赋予农耕活动的政治意义
重视农耕
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的王业所起
防止贵族腐化
额外功用
行商为贱业
推动中国农业发展
春秋战国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分春秋和战国(西周结束:前771年,周幽王被杀)
诸子百家
春秋:学者、教师,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教师
战国:辩士
“九流十家”影响最大的:儒、道、法、墨、阴阳、名
儒家
创始人:孔子,鲁国礼乐文明
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他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制民之产
道家
老子:“道法自然”,治心。“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个体精神解放,最高表现是“逍遥游”,无矛盾的生存在世界中。不否认可观现实,要超越于生活
法家
早期法家
“尚公义”,建立普遍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齐国管仲、魏国李悝、秦国商鞅
后期法家
“以杀去杀,以刑去刑”,君主专制的阴谋术。集大成人者韩非子,结合商鞅变法、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才
名家
又称“刑名家”(律师)
创始人:春秋邓析。专门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用辩术取胜;
代表人物:公孙龙“离坚白”、惠施“合同异”,即事物的概念与实际
墨家
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
思想:“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
兼爱:不分差等、亲疏远近的互爱互利
尚同: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
节用:节省财用
阴阳家
战国时期,邹衍为代表的
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始终”说,解释朝代的变更。
影响: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边疆开拓与文明发展
对匈奴的战争
秦始皇
蒙恬北击匈奴
修建长城(基础:秦赵燕长城)
汉武帝
之前:“和亲”
河南战役:收复河套地区
河西战役:争夺河西走廊
漠北战役:规模最大
开通西域
定义
狭义:新疆
广义:新疆、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
意义:打击匈奴、文化交流
事件
汉武帝:张骞,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交流中外物质、文化、佛教东传
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
经略南方
汉武帝遣使西南夷:司马相如、唐蒙、张骞
边地民族的内附
“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意识
西周已形成
启发秦汉不断经略四方
以暴力为手段、形成新的民族融合
王朝政治新格局
地方:郡县制
中央: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总理)、太尉(国防部长)、御史大夫(中纪委书记)
选举
察举:推荐(从下向上)
科目
孝廉:德行
茂才:才能
贤良方正:学问
征辟:招聘(从上向下)
考试
重农主义
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国家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起于西周,是西汉的基本国策
汉初小农的黄金时代:文景之治
徭役赋税: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战争:没有大战争,节俭,照顾小农利益
提倡农耕:汉文帝提倡农耕,参加春耕店里,有十余年除了农民地租
政策:重视农业指定政策,允许以粟换爵
两汉经学
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收董仲舒《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士大夫阶层
定义: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
出现于先秦,两汉成为享有社会权益的阶层
累世公卿,门生故吏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前进
西晋灭亡
直接原因:八王之乱
深层原因: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
结果:北方边地民族的内侵和汉族的大规模迁移
内侵: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jie、氐di、羌qiang)
永嘉之乱:永嘉五年,匈奴刘渊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士族文化
玄学: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
老、庄哲学的新发展
贵无尚虚:不是否定显示,而是超越现实
重要现象:“清谈”盛行
文化影响:山水诗、山水画;琅琊王氏多书法,陈郡谢氏多诗人
开发江南
佛教传播
产生于印度,两汉之交传入中国
教义:前期以般若(re)学为主,后期为涅槃学为主
佞佛出家:梁武帝,四次出家
佛道之争:《神灭论》范缜
绘画影响:玄学山水画,佛教人物画
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结果是民族大融合。融合北方和在南方;融合时“汉化”,也是“胡化”
经济:对南方大规模开发
文化:佛教广泛传播,构成儒释道三教鼎力互相激荡,玄学开始兴起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开放的立国精神
唐代政治
中央:三省六部制
尚书省:立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称尚书
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决策机构
门下省:执掌封驳,审议机构
地方:州县两级制
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均有吏部任免
选官制度:科举制
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
常科:每年,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
社会文化的变革
唐德宗两税法
夏、秋两次征税,以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意义
摆脱经济困境
治国观念变革
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与传统重农主义不同
为富人和穷人都不同程度地松了绑
尚武精神:府兵
开发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和亲,唐朝皇帝被称为“天可汗”
崇佛教、重诗文:各种宗教发展,佛教在唐代达到极盛
士大夫文化
韩愈古文运动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理学: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象山
儒家经典:四书代替五经称为核心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他成就
中国科技发展高潮: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之际
中国科学史里程碑:沈括《梦溪笔谈》,北宋
唐
律诗
茶叶在唐代就成为日常消费
宋
景德镇——天下瓷都
北宋纸币:“交子”
话本:记录“说话”的文章,是白话小说之祖
宋杂剧:在瓦舍勾栏演出,已经商业化
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元朝统一的影响
元朝等级划分
一等人:蒙古人、征服者、主人
二等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色目人形成新民族——回族)
三等人:汉人,包括汉族人和原来辽国人、金国的契丹人、女真人及高丽人
四等人:南人,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元朝的世界性开发
孟德高维诺,泉州,基督教传教先驱人物
鄂多立克,北京,建立教堂
马可波罗,被任命为扬州官员,《马可波罗游记》
忽必烈,奉西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
东西方的相遇(明清)
1553年(明嘉靖)以晒贡物为名,葡萄牙占澳门,随后荷兰人占台湾
传教士任官职
明朝:利玛窦
清朝:汤若望、南怀仁、白晋、郎世宁
西方受惠
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花草树木品种传到欧洲
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
中国的科举制传到西方,法国大革命由考试选拔官吏的做法与此有关
清朝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
中国的审美观念随着白色陶瓷、家具、花园建筑术的传入,影响西方
立国观念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设立特务机关锦衣卫
重农: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
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
明朝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
元朝
著作
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
散曲
关汉卿《一枝花·不服老》,“铜豌豆”
雎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儒户
元朝出现,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等同级。 读书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明朝
技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著作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理学:王阳明,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知行合一”
清朝
著作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小说: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龄《聊斋志异》
戏剧: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人物
明末清初“三先生”
王夫之《船山遗书》,反思中国历史
顾炎武《日知录》主张“经世致用”,重文献考据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民主色彩
前朝前期乾嘉学派:顾炎武创始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