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评估:体液检查(尿液检查)
相信不少人都做过尿常规检查,尿液检查是医学的一种检测方式,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下图带你具体了解尿液检查的相关医学原理。
编辑于2020-09-25 11:39:16尿液检查
目的
1.直接了解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2.间接了解全身多脏器和多系统的功能 3.兴奋剂的检测与药物监测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标本种类
随时尿
任意时间、易漏诊
晨尿
• 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出的尿液 • 尿液较浓缩和酸化,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较稳定,也可避免饮食干扰 • 适用于可疑或已知有泌尿系统疾病者检查及早期妊娠试验
餐后尿
• 午餐后2h收集尿液 • 对病理性蛋白尿、尿胆原和糖尿的检出较为敏感
定时尿
中段尿、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尿
• 中段尿、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等 • 使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液 • 多用于细菌培养
采集注意事项
1.口头或书面指导自行留取标本者如何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及告之注意事项 2.尿液一般检验标本应留取于清洁和干燥的容器内送检 3.不能配合的婴幼儿应先消毒会阴部后,将塑料采集袋黏附于尿道外口收集尿液,避免粪便混入 4.女性患者应冲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防止混入阴道分泌物或经血 5.男性患者应避免精液或前列腺液混入尿液 6.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因光照、细菌生长等造成化学物质和有形成分的改变和破坏
标本的保存
冷藏
• 立即送检,夏季<1小时,冬季<2小时 • 不能及时送检时以4°C,6~8小时冷藏为宜
化学法
加相应防腐剂
常用尿液防腐剂
一般性状检查
尿量
参考范围
1000~ 2000mI/24h
临床意义
尿量减少或无尿
少尿:< 400ml/24h或<17ml/h 无尿:< 100ml/24h
• 肾前性:各种原因所致休克、严重脱水和心力衰竭等 • 肾性: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及肾移植急性排异等 • 肾后性:尿路结石、肿瘤压迫等所致尿路梗阻
尿量增多
> 2500mI/ 24h
暂时性尿量增多 • 饮水过多、使用利尿剂或静脉输液过多等 病理性尿量增多 • 肾脏疾病:如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炎后期及慢性肾盂肾炎等 • 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肾病等 • 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和尿崩症等 • 精神性多尿
尿液外观
正常
淡黄至黄色,外观清澈透明
病理性及意义
尿液气味
正常
新鲜尿液气味受食物、饮料等影响,久置后有氨臭味
异常及临床意义
尿比密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一般化学检查
1、尿pH值
参考范围
• 正常人在普通膳食条件下尿液多呈弱酸性 • 晨尿pH值为5.5~6.55 • 随机尿可波动在4.6~8.0之间
临床意义
2、尿蛋白质定性试验
参考范围
• 正常呈阴性反阴性 • 通常采用阴性(-) 表示定性检查结果
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
• 功能性:由于剧烈运动、发热、低温、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蛋白尿 • 体位性:由于直立体位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蛋白尿,其特点为卧床时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起床活动后为阳性
病理性蛋白尿
肾前性蛋白尿
多为溢出性蛋白尿,包括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本周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
肾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糖尿病、高血压、SLE、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间质病变: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间质损害:重金属或药物中毒 混合性蛋白尿 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导致的蛋白尿,见于糖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假性蛋白尿
由于尿中混有多量血、脓、黏液等成分而致,主要见于泌尿道炎症、出血,或有阴道分泌物、精液混入尿液,一般无肾脏本身的损害
3、尿糖定性试验
原理
• 正常尿液内含微量葡萄糖,24小时尿液内不超5.0mmol/L • 当血浆葡萄糖浓度增高,原尿中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阈值(8.88mmol/L) ,或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减低时,终尿中可出现葡萄糖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葡萄糖尿(尿糖定性试验阳性)
葡萄糖尿的临床意义
4、尿酮体定性试验
原理
• 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 • 正常人血中含量极微,当各种原因引起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增加时,肝脏产生酮体增加,超过机体组织利用的速度可出现酮血症,血液酮体浓度超过肾阈值,生酮尿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
• 糖尿病出现酮血症或酮症酸中毒 • 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等时 • 非糖尿病性酮尿,如发热、严重腹泻、呕吐(包括孕妇娠剧吐)、禁食或全身麻醉后等
5、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原理
•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物,分为未经肝处理的未结合胆红素和经肝处理的结合胆红素,前者不溶于水,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后者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由尿中排出 • 胆红素在强光下易变为胆绿素,所以检测尿胆红素应用新鲜晨尿,不加防腐剂,及时检测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
• 肝内、外胆管阻塞:胆石症、胰头癌、胆管肿瘤及门脉周围炎症等 • 肝细胞损害: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 • 先天性: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6、尿胆原定性试验
原理
尿胆原为胆红素经肝肠循环,在肠道被细菌分解成粪胆原后,又被重吸收入血,并从尿中排出的代谢产物
参考范围
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
尿胆原增多
• 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损伤等 • 溶血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时 • 肠梗阻、顽固性便秘等使肠道对尿胆原回吸收增加,尿中尿胆原排出增多
尿胆原减少
• 胆道梗阻,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完全梗阻时尿胆原缺如 • 新生儿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时肠道细菌缺乏,使尿胆原生成减少
7、尿血红蛋白(尿隐血)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 阳性提示泌尿系统出血 • 但须与尿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结果结合起来分析
特殊化学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概念
测定24h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可克服生物节律时间波动、尿量波动引起的尿蛋白含量的变异,特别有利于对已经明确诊断为蛋白尿者治疗的监测
标本采集
试验前1日上午8时先排尿弃去,然后收集自8时后至次日上午8时的全部尿液,并记录全部尿液的体积|
参考范围
0.15g/24h, 或<0.1g/L
临床意义
• 24h尿蛋白定量达150mg时称为蛋白尿 • 尿蛋白定量检查的临床意义与尿蛋白定性检查的临床意义一致,但比尿蛋白定性试验更具诊断价值
血红蛋白尿与肌红蛋白尿定性检查
概念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小,当血液中含量增多时可从尿液中排出,分别形成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尿液外观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参考范围
尿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定性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尿 见于严重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大面积烧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肌红蛋白尿 见于挤压综合征、肌肉病变如多发性肌炎、行军性肌红蛋白尿症、急性心肌梗死、偶见于正常人剧烈运动后
尿本周蛋白测定
原理
骨髓瘤细胞合成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其轻链和重链合成不平衡,轻链产生过多,使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过剩,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能力时,从尿液中排出,即本周蛋白尿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肾淀粉样变性及淋巴瘤等
显微镜检查
尿细胞成分检查
红细胞
参考范围
玻片法<3个/HP
临床意义
白细胞
参考范围
玻片法<5个/HP
临床意义
• 离心尿液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称为镜下白细胞尿或脓尿;若尿中含大量白细胞,称为肉眼脓尿 • 尿液中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见于各种肾脏疾病、肾移植后
上皮细胞
原理
可由肾、尿路等处细胞脱落混入尿液
参考范围
正常尿中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极少见
临床意义
尿液管型检查
原理
管型是尿液中蛋白质和细胞等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体
常见管型特征及临床意义
透明管型 大量出现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等所致肾实质病变 颗粒管型 肾实质性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药物中毒损伤肾小管及肾移植术发生急性排异反应亦可见 细胞管型 • 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单位内有出血,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狼疮性肾炎 • 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 肾上皮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管病变,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及重金属、化学物质、药物中毒等 • 混合管型(同时含有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颗粒物)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 脂肪管型 为肾小管损伤后上皮细胞脂肪变性所致,见于慢性肾炎,尤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蜡样管型 尿中出现多提示有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预后不良,见于肾小球肾炎晚期、肾衰竭等 肾功能不全管型 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早期即可大量出现,随着肾功能改善而逐渐减少或消失。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此管型,提示预后不良
尿结晶检查
参考范围
正常人偶见磷酸盐、草酸钙、尿酸等结晶
临床意义
生理性结晶
磷酸盐结晶、碳酸钙晶体、尿酸盐结晶、尿酸结晶、草酸钙结晶,大多无特殊临床意义
病理性结晶
复习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