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变革的时代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第一章:变革的时代知识总结。
新公共管理是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下图根据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车队管理
17种头脑风暴法
第一章 变革的时代
引言
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
滞胀困境、财政危机、信任危机
传统行政模式受到质疑、严峻的金融和社会问题
改革的焦点从狭隘的管理转向了领导、治理、协作与合产、网络、精细化的财政改革。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传统公共行政:①不需要领导、对外部关注不足②遵守规则、对结果间接负责
公共管理:①要求社区以各种方式参与管理②为结果的实现承担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公共管理受到质疑挑战、仍在发展
传统的公共行政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回归
行政与管理
行政与管理的区别
语义上
行政:执行行为、进行服务、进行治理
管理:指导、控制一个人行动的过程;亲自控制(控制或取得结果)
本质上
行政:执行指令和服务
管理:①实现结果②承担责任
内容上
行政:过程、程序和符合规定
管理:不仅包括行政还包括如何实现目标、对结果负责
使用上
管理者一词现在使用更普遍,更好的描述索要完成的工作
公共行政的终结
传统公共行政七条原理
1、官僚化的组织
2、存在最佳工作方式“最佳路径法”
3、官僚供给原则
4、政治与行政二分
5、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无私的
6、中立的、匿名的、终身的职业官僚队伍
7、“行政性”执行指令,无需承担个人责任
七条原理受到的挑战
1、低效率
2、最佳路径法的痴心妄想,导致管理的僵化
3、官僚制组织不是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唯一方式
4、政治与行政二分难以实现
5、公共利益概念模糊,公务员也要为自身利益而工作
6、终身化、职业化的官僚机制难以实现
7、公务员应对结果负责,而不是对领导负责
公共部门改革
公共部门改革的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NPM 被用来描述英国公共领域出现的改革
公共管理比NPM更有用
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
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差异
强制性
问责形式
处理政治领导人设置的外部议程
衡量产出效率标准困难大、缺乏底线标准
控制和协调更困难
综述
公司部门间有巨大差异,采用私营部门中管理技术中的先进做法有好处,但不可直接移植
公共管理学科承认公务员的任务是管理性质的,而不是行政性的
公共部门改变的动力
公共改革的原因
公共部门在社会中地位重要
经济理论变革
私营部门变革
科技变革
公共部门的范围和规模
改革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即80年代早期
20世纪90年代末
2008年经融危机
对政府的抨击
消耗了过度资源
政府作用范围的争论
做事方式和方法的抨击
经济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内涵:每一个官僚和政客都是个人效用和福利最大化的追求者,而不是关注公共利益最大化
理论内涵:a.按照标准供给曲线来提供一种商品的消费,为了减少顾客消费,机构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的方法确定一个更高的价格限制。b.最好的结果是市场作用最大化,政府作用最小化。
局限性:
委托—代理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私营部门的变革
以各种形式经行的民营化举措,是“政府核心业务”剥离的表现,全球化也是改革政府行政结构的动力。
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影响管理
使有用的信息同时传给高层和底层的管理者
随着电子化政府的出现,由技术变革驱动的政府已加速
公共管理学
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三者的异同
相同点:关注的都是政府如何组织起来、如何处理信息以及如何处理政策、法律以及如何提供产品及服务。
不同点:学者间缺乏联系,有各自的学术圈子
相关概念的界定
公共行政
公共政策
新公共管理
治理
结论
公共行政不再是对于组织和公共部门的运作有效描述,公共管理已经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