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马原
考研政治马原思维导图,内容非常详细,复习有这一张图就够了。希望此脑图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0-09-27 10:30:43马原(24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8分 有论述题
唯物论——是什么 两极:物质、意识(桥梁:实践)
物质观(本原)
考点7: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恩格斯
物、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整合,抽象出来
列宁
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重)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考点8:物质与运动
运动的概念
变化==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物质静止==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在运动 意识在运动==唯心主义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脱离物质谈运动——
脱离运动谈物质——
考点9:运动与静止
静止的概念
稳定状态
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运动绝对无条件
静止相对有条件
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形而上学
夸大运动否定静止:诡辩论
考点10:物质运动与时空
时空的概念
时间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空的特点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切依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绝对性:绝对存在
相对性:当物质运动的速度突破极限的时候,时空会发生变化
有限性:具体事物
无限性:所有事物
考点11: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为什么)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构成改成是就错了)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意识观(派生)
考点1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概念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来源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人独有的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社会实践)——决定性
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语言——促进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是物质
语言的含义——意识
意识的本质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内容:物质
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作用
能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1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相互联系
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从实际出发是前提
实践是基本途径
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考点1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内涵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批判二元论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批判唯心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批判旧唯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马哲和唯心
联系:都是可知论
区别
马哲认为物质是本原,唯心认为意识是本原
马哲在认识问题上坚持能动反论,唯心坚持先验论
马哲彻底坚持辩证法,唯心部分坚持
马哲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唯心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马哲和旧唯物
联系:都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区别
马哲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反映论,旧唯物坚持机械反映论
马哲彻底坚持辩证法,旧唯物完全不认同辩证法,而坚持形而上学
马哲在历史观上唯物,旧唯物在历史观上唯心
旧唯物在自然观上唯物,历史观上唯心,半截子唯物
马哲坚持时间的观点,旧唯物没有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马哲独有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
意识统一于物质
意识的起源
。。。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作用
以客观规律为前提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成分
实践是物质
生产方式是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辩证法——怎么样 世界是怎样的?
考点15: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普遍联系
概念
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的
区别中看到联系,联系中看到区别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客观性
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唯物论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
事物是多样的,联系是多样的
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作用
条件时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永恒发展
内涵(概念)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
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
发展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发展是永恒的
发展的实质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
符合群众利益,受到群众拥护
命题角度:如何区分新旧事物
过程的观点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五对范畴 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
考点16: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前后相继的关系为因果关系——错误的
关系:对立统一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优势不确定的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有其因必有其果——错误的
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考点17: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内部
偶然:外部
表现形式不同
必然:稳定
偶然:不太稳定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决定性
偶然:影响:促进或延缓
相互联系
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变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际遇
考点18:可能性和现实性
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范畴
可能性:潜在的东西,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关系:对立统一
区别:略
联系
现实中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可能包含着发展为现实的新宿和根据,条件成熟就可能转化为现实
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有
可能性
否
不可能性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是否充分
充分
现实的可能
不充分
抽象的可能
方法论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分析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考点19:现象和本质
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
现象: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关系:对立统一
区别
个别的具体的&一般的共同的
多变的&相对稳定的
生动丰富的&深刻单纯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
联系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现象的本质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真象假象不能用正确错误来描述
方法论
统一——能够通过现象看到实物的本质
对立——不能停留于现象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科学研究
考点20:内容和形式
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内容: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形式不适合内容,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肖秀荣:对立统一
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
方法论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的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三大规律
考点21:对立统一规律 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动力 (哲学中50%以上的分析题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提供矛盾分析法,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
同一性
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
斗争性
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按激烈程度分为
对抗性
资本主义的矛盾
非对抗性
共产主义的矛盾
同一和斗争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而是既又的关系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
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A就没有B,没有B就没有A
相互区别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
看问题一分为二
求同存异
批判地继承
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要和哲理(原理)连起来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同一性作用
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斗争性作用表现在
促进力量的变化,竟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促使双方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内因
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事物的内在本质
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
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哲学基础
方法论
事物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
概念
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 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
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
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没有
方法论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美:抽象人权;中:具体人权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概念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原理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意义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面面俱到又突出重点
抓关键,看主流
矛盾分析法
命题角度:根据题干材料判断矛盾分析法
考点22:质量互变规律 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概念
质
事物称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
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他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的意义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度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关系
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激变论:夸大质否定量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庸俗进化论:一直量变不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的部分质变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方法论
理论上
夸大质变导致激变论
夸大量变导致庸俗进化论
实践中
适度原则
对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认识 质 量
改革、发展和稳定
肖秀荣
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势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考点23: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辩证否定观
肯定因素
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
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消灭——形而上学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形而上学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螺旋上升迂回发展
方法论
理论
只看到回归没看到发展:循环论
只看到发展看不到回归:直线论
实践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考点2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
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
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干扰选项:客观辩证法是唯物主义,主观。。。是唯心主义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形式,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考点25: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历史和逻辑
认识论——如何认识
认识的来源 ——实践与认识
考点26: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错误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
狭隘
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随意主观+狭隘
黑格尔: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主观随意
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的活动联系起来,把他所理解的实践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把实践等同于本能活动
正确的实践观
感性的
实践受意识的能动性的驱使,体现主观目的
对象性的
有客体,改造客体
物质活动
客观的行为,物质的行为
实践的本质含义(概念)
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
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
实践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
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
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命题角度:给材料选特征
考点27: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基本结构 三项基本要素
实践主体
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主体
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
自然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
首要的能力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经验知识的掌握
非知识性因素
情感和意志因素
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中介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两个子系统
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系统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实践客体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 不是所有的物都是客体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关系
根本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今年新增
主体客体化
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
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形式
传统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经济活动)
社会政治实践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文化实践
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
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今年新增
虚拟实践
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
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28:实践决定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根本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高于认识)(实践和认识是同一的)
认识的本质、过程和规律
考点29:认识的本质
批判错误的观点
唯心主义先验论
从思想感觉到物
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映,而是先与事物而存在
唯物主义反映论
从物到感觉思想 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旧唯物
反映是一个机械直观过程,机械反映论
辩证唯物
能动过程,能动反映论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须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具有实践所要求的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只坚持反映性,直观机械反映论,旧唯物
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唯心主义或者不可知论
两个突出的特点(优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考点3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
对象: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方面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
对象: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自身规律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认识的高级阶段
关系: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区别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批判二错
夸大理性
教条主义唯理论
夸大感性
经验主义或经验论
命题角度:例子——>哪个更重要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从认识到实践
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考点31: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影响因素)
理性因素
概念
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
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概念
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联想想象猜测灵感等
作用
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考点32:认识的规律
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再能完成
原因
从客观看
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从客观看
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无限性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考点33: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实践超前于认识
冒进主义(左)
实践落后于认识
保守主义(右)
认识的结果 ——真理与谬误
考点34:真理及其特点
真理观
错误的真理观
马赫主义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少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
“有用即真理”,吧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真理一定是有用的:正确)
正确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特点
客观性
内容
对外部的物质世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检验标准
实践——客观的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本质属性
一元性
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绝对性
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得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性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各管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
相互包含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不可分的,没有。。。没有。。。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还要认识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方法论
只看到绝对真理
教条主义
只看到相对真理
诡辩论(怀疑主义)
考点35:真理与谬误
关系
相互区别
决定于认识内容是否如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
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对立的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比较而存在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的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一定范围内绝对对立,超出一定范围,相互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不等于谬误
考点36: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原因
真理的本性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实践的特点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唯一标准
不可推翻
即使当时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考点37: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特点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体性
主体同价值同,主体不同价值不同
但没有主观性,主体性不等于主观性
多维性
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比如个人维度、群体维度、社会维度和全人类维度
社会历史性
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价值评价
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依赖于知识性认识)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实践的尺度
真理
真理既是直觉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
价值
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考点3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用于创新
考点39:自由和必然
概念
自由
能动性
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
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
规律性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自由是有条件的
认识条件
认识越多,越自由
实践条件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批判
夸大规律(必然)
宿命论
夸大能动(自由)
唯意志论
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
考点4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唯心史观缺陷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唯物史观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考点4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物质)
地理环境
影响因素,非决定
人口因素
影响因素,非决定
生产方式
生产力
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劳动对象
与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劳动者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最基本的内容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社会意识(意识)
社会心理
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有关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无关
语言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等
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应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先进-促进
落后-阻碍
考点4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
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包括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生产工具
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劳动者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技(不是生产力的要素)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最基本的决定性的
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
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物质
产品分配关系
关系
不可分割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二者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双向)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考点4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
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生产力可以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可以决定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
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政治上层建筑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律、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
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与历史创造者
考点4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
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包括
经济形态
政治形态
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范畴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内容是全面的
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
骨骼:经济基础
血肉:上层建筑
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
统一性和多样性
纵向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横向
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民族做出选择原因
取决于民族利益
取决于交往
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前进行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考点4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原因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汇总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考点46: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重要动力)
考点47: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考点48: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考点49: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干扰选项
根本动力
没有作用
原因
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考点50:关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考点51: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不是出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具体的人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
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
考点5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概念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质
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不推、反历史潮流:反动派)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量
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原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及时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条件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其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
根本制约因素
政治条件
精神文化条件
方法论
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考点53: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与人民一起创造历史
符合历史规律的才是历史
社会科学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考点80: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四个从
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次飞跃
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想到现实
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
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矛盾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工人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揭示了看到了找到了
考点8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
考点82: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原则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考点83-84: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的探索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开辟新纪元)
影响
理论变为现实,无产阶级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重大贡献、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考点)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以告诉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
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政治
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考点85-86: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贡献
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历史作用
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扩张
支持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人民,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考点87: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九个原则
反对照搬照抄和教条
中特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考虑我们实际情况
所以蓬勃发展
考点88: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89: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与不断完善
艰巨性和长期性
原因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决定了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重要条件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现实原因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决定因素
新生事物,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过程,逐渐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发展既有际遇又有挑战
共产主义社会
考点9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干扰选项(细节描述)
考点9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考点92-94: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政治经济学
简单商品经济
商品的量因素与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考点5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产生途径
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原始积累途径
暴力手段剥夺农名土地
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经过资本主义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考点55:价值是什么 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
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
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有用性
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自然属性
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交换价值
表现为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
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性:不可兼得
统一性:缺一不可
劳动
具体劳动
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即有用劳动
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对立统一
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对立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社会属性
考点56:价值如何衡量 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
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相同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增加
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增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相同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增加
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料程度
正比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正比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正比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正比
商品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自发实现的
价值规律与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考点57:价值如何表现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简单的额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初级表达:交易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等价物
货币形式
固定充当等价物的金银等贵金属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
终极、完备的形式
货币
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原因
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考点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可以不足值
劣币驱逐良币
经济学现象-->社会学线性
纸币--0价值
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不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手段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
支付手段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流通:现货交易
支付:没有现货
世界货币
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具体商品,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一极是货币,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考点58:价值有何规律
价值规律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被价值决定,受其他因素影响
价格,多因素
供求、币值
重要因素
价值
决定性因素
价值规律作用表现
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消极后果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考点59: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角度
私人劳动
社会分工角度
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正是这一矛盾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考点6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
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发达商品经济
自由竞争阶段
考点6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
人的劳动能力,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和劳动者的区别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具体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时期、地区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特点
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
货币所有者购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增殖,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考点62: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考点63: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徐涛的包子
80买面粉,20买工人,包子卖120
从劳动的方面来看
具体劳动
转移面粉的价值
生产包子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生产新价值
从资本的方面看
购买面粉的80
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最终产品中去,不会增值
不变资本(C)
购买工人的20元
由工人的劳动再创造出来,并能够增殖
可变成本(V),能够带来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M'=M/V
衡量剥削程度
从时间的方面看
前4个小时
为自己劳动,创造劳动价值
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
后4个小时
为资本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
概念
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升技术
绝对相对考点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没有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技术进步,而相对有
超额剩余价值
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超额是原因,相对是结果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无人车间
不存在绝对“无人”
是转移剥削
考点64:资本的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本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规模大小取决于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通常用c:v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相对剩余人口过剩(失业)
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灭亡
社会主义的失业是发展中的问题
能解决
不会灭亡
考点65:剩余价值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购买阶段
货币资本的职能
生产阶段
生产资本的职能
售卖阶段
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产业资本的是那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产业资本的是那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周转快慢的因素
资本周转时间
越短赚得越多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流动资本比例越大,资本家赚得越快
三次划分
第一次划分
依据
能否增殖
内容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二次划分
依据
资本执行的不同职能形式
内容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第三次划分
依据
资本的周转方式
内容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社会再生产
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生产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和生产生活资料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考点66: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概念(掩盖剥削)
成本价格
C+V
利润
r==m
平均利润
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率
行业间竞争形成的
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超额利润
超额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率已经形成,但超额利润依然存在
行业内,企业间
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瓜分由工人创造的价值
考点67: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在理论上两大贡献
创立唯物史观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创立。。揭露。剥削本质;阐明。斗争根源;指出。必然性。
考点6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本质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危机:本质阶段
考点69: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职能
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两个基本方面
对内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民主制度
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
分权制衡
社会契约
自由平等博爱
法制
宪法是核心
基本原则
私有制原则
主权在民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
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
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
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评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族,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考点70: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71: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形成的手段和方式
生产集中
生产资料
资本集中
钱
概念
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原因
获得高额利润
避免两败俱伤
形成竞争限制
垄断本质
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赚取高额垄断利润
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新特点
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垄断地位
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竞争更加复杂
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
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形成的主要途径
金融联系
资本参与
人士参与
金融寡头
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经济上
参与制
政治上
个人联合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
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具体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实现
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
垄断价格
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踏实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价格围绕着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考点7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根本原因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国家通过福欧中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宏观调节
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无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规制
目标
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种类型
反托拉斯法
公共事业规制
社会经济规制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国际垄断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商品资本输出
输出资本来源
私人资本的输出
国家资本的输出
经济社会后果
对输出国家来说是有利的
对输入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国际垄断同盟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过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
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国际性协调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这些同盟机构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帝国主义五个特征
决定作用、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瓜分领土
考点7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
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结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充满矛盾的过程,消极后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发生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考点7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个体资本所有制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国家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职工参与决策,终生雇佣,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的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靠拥有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错线多元化,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考点7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新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变化是深刻的,意义是深远的
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考点76: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经济发展失调
政治体制失灵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77-79: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导论
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构成
马克思主义是:5点
创立者
内容
目的
立场
作用
马克思主义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基础
政治经济学:主体
科学社会主义:归宿
考点2: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立场
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全人类)
观点
自然、社会、一般规律
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考点3: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事件
“正义者同盟”邀请,《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2.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
理论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
实践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理论来源(重)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
考点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独有)
对。。。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
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独有)
实践中来实践中去,实践检验
人民性
人民至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发展性
不断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考点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工具指南真理
考点6: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意识;存在==物质)
哲学基本问题 两个方面
物质和意识 何者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
根据什么是物质分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原子等粒子 形而上学不一定是机械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马)
第三派包含着前两派
人类历史(社会)属于第三派不属于前两派
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历史当成物质去看的人
唯心主义: 意识第一性
根据什么是意识分为
主观唯心主义
作为世界本源的意识是人的意识 王阳明、慧能
客观唯心主义
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 道家、理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有同一性(即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唯物、唯心都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二元论(物质和意识都是本源)(不彻底为唯心)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不是哲学基本问题了而是重要问题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形而上学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辩证法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
(创立)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
(形成)辩证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