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是唯物主义的基础,下图详细阐释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这一知识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节内容,也是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分享给大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3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性质和属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同为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结、相辅相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表现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地位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会展现和谐的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和结果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
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特殊性
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个事物的每个方面再发真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表现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各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矛盾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
对立统一规律的地位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了量变质变规律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务的规模、程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是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关系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是指导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占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构成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批判继承,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
辨证发展过程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自此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性解决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为一个周期
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出现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向新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有暂时的停顿甚至是倒退,曲折性为事物发展开辟道路,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也要看到前途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