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机化学第五章炔烃与二烯烃
建议收藏!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章炔烃与二烯烃思维导图分享!二烯烃的命名及分类、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炔烃的结构、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炔烃的物理性质等内容全部都浓缩在下图之中。
学生党必看的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点晦涩难懂,十分复杂,下图从溶度积原理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多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沉淀滴定法 等方面去进行了知识点的详细概括与总结,学会这些化学知识,考试轻松拿高分!
大学有机化学第四章:烯烃知识点总结,复习必看。烯烃是指含有C=C键(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思维导图结构为:1.烯烃的结构、2.烯烃的同分异构、3.烯烃的命名、4.烯烃的化学性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炔烃与二烯烃
炔烃
炔烃的结构
碳原子的sp杂化
碳碳叁键的形成
一根σ键,两根π键
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同分异构
命名
命名与烯烃相似
分子中既含双键又含三键
选择含两个功能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编号时使表示烯、炔两个位置的数值和最小,位次相等时先考虑烯
炔烃的物理性质
炔烃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还原
为使加氢控制在烯烃阶段,使用中毒了的催化剂:Pd-CaCO3/醋酸铅或Pd-BaSO4/喹啉 ,简称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
该催化剂能控制炔烃加氢产物的构型为顺式
Na/NH3(l)还原或Li/NH3(l)还原:反式产物
加卤素
立体选择性:反式加成
与卤素加成容易进行,烯烃比炔烃更容易加成
化学选择性
加卤化氢
同样存在过氧化物效应: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HBr加成反马氏规则
加水
R-C≡CH + H2O(HgSO4,H2SO4)→R—C=O—CH3
除乙炔加水生成醛外,其它炔烃加水产物均为酮
加HCN
马氏规则
互变异构
两种异构分子通过质子转移位置而相互转变
烯醇型-酮型互变异构
炔烃的氧化和聚合反应
CH3CH2CH2C≡CH(KMnO4 H2O/OH—)→CH3CH2CH2COOH + CO2+H2O
炔氢的反应
被碱金属置换
HC≡CH + Na→HC≡CNa + H2(110℃)
HC≡CH + 2 Na→NaC≡CNa + H2(200℃)
酸性:水、醇 > HC≡CH>NH3 >CH2=CH2 >CH3CH3
与H相连的碳轨道中S成份多,酸性强
NaNH2 (或KNH2 )与末端炔烃可以在液氨下反应
被重金属置换
HC≡CH + Ag(NH3)2+→AgC≡CAg
炔银 白色
HC≡CH + Cu(NH3)2+→CuC≡CCu
炔化亚铜 棕红色
鉴别炔氢
炔烃的制备
乙炔的制备
其它炔烃的制备
二卤代烷脱卤化氢
常用的试剂: NaNH2, KOH-醇
CH3CHBrCHBrCH2CH3(KOH-C2H5OH)→CH3C≡CCH2CH3 △
炔烃的烷基化
二烯烃
二烯烃的分类及命名
分类
累积二烯烃
两个双键公用1个双键碳原子
共轭二烯烃
两个双键被1个单键隔开
孤立二烯烃
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键隔开
选取含两个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顺反异构要标明构型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π-π共轭体系, π电子离域
电子的离域(delocation)电子被3个或多个原子中心所共享
电子的离域体系: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中电子的离域作用,往往引起内能降低,分子更稳定,键长平均化
降低的能量值:离域能
共轭效应(conjugive effect): 共轭体系中原子间的相互影响
π-π共轭效应
p-π共轭效应
自由基及碳正离子稳定性再解释
α位C—H键越多,超共轭作用越大
σ-π超共轭
C—H键的σ轨道和π轨道重叠导致电子离域
烯烃稳定性再解释
分子轨道法的描述
共振论的描述
当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的真实结构不能用一个价键结构式描述时,可用几个经典结构式来共同描述,它的真实结构是这些经典结构式的共振杂化体,这些经典结构式称为极限式或共振结构式
越稳定的极限式参与程度越大
写极限式遵循原则
各极限式都必须符合路易斯结构的要求
极限式中原子核的排列要相同,不同的仅是电子排布
极限式中配对或未配对电子数应相等
影响极限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满足八隅体的极限式比不满足的稳定
没有正负电荷分离的比有电荷分离的稳定
有电荷分离, 电负性大的带负电荷,电负性小的带正电荷的稳定
参与共振的极限式有相同能量,特别稳定
共轭二烯烃的反应
1,4-加成(共轭加成)
狄尔斯-阿尔特反应
亲双烯体的不饱和碳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狄尔斯-阿尔特反应容易发生
共轭加成的理论解释
热力学控制与动力学控制
动力学控制产物
反应速度因素
通过缩短反应时间和降低反应温度来控制的主要产物
热力学控制产物
产物稳定性因素
利用平衡达到控制的主要产物
丙二烯型化合物的结构
两边碳原子sp2杂化,中间碳原子sp杂化
当a≠b,c≠ d时,分子既无对称面,也无对称中心,因而有旋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