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超全教育学考研知识总结
下图主要为“课程”相关知识总结。一共包括五部分内容:1、课程概述。2、课程设计。3、课程实施与评价。4、课程资源。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编辑于2020-10-03 14:07:34第六章课程
1. 课程概述
1. 课程一词由来
1. 唐朝-孔颖达
维护课程(伟大的事业),必君子监之
2. 宋代-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最早把课程赋予现实意义
3. 斯宾塞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用课程来教
把课程作为专门术语
4. 博比特
《课程》-把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2. 课程的概念
1. 广义和狭义
1. 广义
为实现子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2. 狭义
某一门学科
2. 地位
1. 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2. 学校教育的基础
3. 课外活动属于广义的的课程
3. 课程类型
1. 内容属性
1. 学科课程
2. 经验课程
2. 组织方式
1. 分科课程
2. 综合课程
1. 相关课程
历史与地理(拼盘)
2. 融合课程
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融合为生物学
3. 广域课程
相邻学科-自然科学社会
4. 核心课程
以问题为核心
1-4综合程度越来越高,知识范围越来越广
3. 实施要求
1. 必修
2. 选修
4. 开发主体
1. 国家
2. 地方
3. 校本
一线老师制定
5. 课程任务
1. 基础
2. 拓展
3. 研究
6. 呈现方式
1. 显性课程
2. 隐性课程
潜在课程
最早由杰克逊《班级生活》中提出
1. 物质性隐性课程-环境设施
2. 精神性隐性课程-校风班风
3. 制度性隐性课程-校纪
4. 心理性隐性课程-师生关系
7. 古德莱德课程
1. 理想课程
2. 正式课程
专家,社会团体,政府
3. 领悟课程
4. 运作课程
教师
5. 经验课程
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
8. 课程功能
1. 工具性
语数外基础性课程
2. 知识性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3. 技能性
动手能力-技能厨师
4. 实践性
学术性研究-做实验
4. 课程理论
1. 知识中心
1. 结构主义
布鲁纳
2. 要素主义
巴格莱
3. 永恒主义
赫钦斯
2. 学生中心
1. 经验主义
杜威
2. 存在主义
萨特,奈勒
3. 人本主义
罗杰斯
3. 社会中心
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4. 后现代主义
1. 多尔
2. 4R(丰富,循环,关联,严密,反对灌输式)
3. 批判泰勒,强调课程在不断变化
4.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官
5. 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1. 社会
社会发展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
2. 儿童
身心发展规律
3. 知识
人类文化知识以及科技水平
2. 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概念
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
2. 课程设计的模式
博比特-活动分析法
目标模式-泰勒
1. 确定目标
1. 三个来源:学生,社会,专家
2. 两个筛子:社会价值观,能否达到(最近发展区)
2. 选择经验(内容)
3. 组织经验(教法)
连续性
顺序性
整合性
4. 评价结果
课程理论之父,课程评价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与圣经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内在价值
自由自主
3. 课程目标的设计
1. 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2. 课程目标的取向
1. 普遍性目标
所有人都达到
2. 行为性目标
重结果-上完这节课要会写
3. 生成性目标
重过程中学生的参与
4. 表现性目标
个性化表现,创造,批判精神
3.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 学生
2. 社会
3. 知识
4. 课程内容
1. 组织形式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直线式和螺旋式
2. 遵循的原则
1. 把握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2. 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
3. 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4. 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之间的关系
3.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1. 课程计划
1. 概念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2. 构成
1. 培养目标
2. 学科设置
核心和中心
3. 学科顺序
4. 课时分配
5. 学年编制
6. 学周安排
3. 作用
学校教学活动的指导文件
4.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
1. 强制性
2. 普及性
3. 基础性
2. 课程标准
1. 概念
某一门学科的指导文件
2. 构成
1. 前言
2. 课程目标
3. 内容标准
4. 实施意见
5. 附录
3. 作用
1. 教师教学和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
2. 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3.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标准
3. 教材
1. 概念
教师和学生用的
2. 包括
教科书,讲义,提纲,参考书,指导书,视听材料
3. 作用
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3. 课程实施与评价
1. 课程实施
1. 含义
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 结构
1. 安排课程表
2. 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 研究学生
4. 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模式
5. 对具体的单元和课程类型进行规划
6. 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 评价过程与结果
3.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 忠实取向
2. 相互调适取向
新课改提倡
3. 课程缔造取向
2. 课程评价
1. 含义
检查课程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2. 主要模式
1. 目标评价模式
关注计划,关注预期-泰勒
2. 目标游离模式
关注实际,关注非预期-斯克里文
3. CIPP评价模式
背景,输入,过程,评价
应答模式最全面最有效
4. CSE评价模式
4. 课程资源
1. 概念和特点
1. 概念
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
2. 特点
1. 多样性
2. 潜在性
隐性课程
3. 动态性
黑板-多媒体
4. 多质性
一物多用
2. 课程资源的分类
1. 空间分布
1. 校内资源
2. 校外资源
2. 根据性质
1. 自然课程资源
2. 社会课程资源
人际关系
3. 物理属性
1. 文字资源
2. 实物资源
3. 活动资源
4. 信息资源
多媒体,网络
4. 存在方式
1. 显性课程资源
2. 隐性课程资源
5. 根据功能
1. 素材课程资源
教材中的知识
2. 条件课程资源
人力,物力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1.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新课改,新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 工作方针: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3. 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
4. 直接诉求终极目标:学校文化重建
2.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1. 三维目标观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课程结构观
1. 均衡性
2. 综合性
3. 选择性
3. 内容联系观
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联系
4. 学习方式观
自主,合作,探究
5. 发展评价观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6. 课程管理观
国家,地方,学校
3. 新课程结构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分科与综合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为主
2.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
1. 内容
1. 信息技术
2. 研究性学习
3.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 劳动与技术教育
2. 性质
1. 经验性
2. 综合性
3. 实践性
4. 三级管理
3. 特点
整体性
自主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整体主食放生
3.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
4.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 学生观(两独一发)
1. 发展的人
1. 老师进行容错教育-包容学生的过错
2. 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
2. 独特的人
教师要因材施教
3. 独立意义的人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学生是权责的主体
要求老师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利
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根本特征
2. 教师观
角色
1. 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教学与研究: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教学与课程: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教学与社区:社区型开放教师
开促放研
行为
1. 师生关系:尊重和赞赏学生-你
2. 教学关系,强调引导和帮助-它
3. 自我:反思-我
4. 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强调合作-他
你我他它
3. 教学观
1. 学习者中心
2. 教会学生学习
3. 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关注人
1. 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
2. 关注学生的品德塑造
5. 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观
1.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
发展性评价
2. 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3. 评价内容综合化
只注重成绩-全面性评价
4. 评价标准分层化
单一-不同的要求
5. 评价方式多样化
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多方参与
7. 关注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