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抗体Ab
医学免疫学第四章抗体Ab,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免疫体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g),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课本)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三章酶与酶促反应,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具有邻近效应和定向排列、表面效应,并呈现多元催化作用。酶分为6大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寄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现象。寄生物:在寄生关系中,得利的一方称寄生物,若寄生物为动物则称为寄生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抗体Ab
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免疫 体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增 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 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课本)
抗毒素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重链分类,轻链分型
CH分类,CL分型
轻链有K和入两种
比值为2:1
总结一下(免疫球蛋白): 分类:重链恒定区 分亚类: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 分型:轻链 分亚型:入链恒定区个别氨基酸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抗原性又称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 的免疫效应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抗体(Ab):与Ag特异结合 有免疫学、生物学活性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 Ig: 有抗体活性 与抗体结构相似
免疫球蛋白
存在形式
分泌型
分泌入体液中,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模型
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基本结构
四肽链结构 经二硫键共价结合2条重链和2条轻链
由两条相同的H链和两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组 成
1.可变区( variable region,V: 位于Ig的N端,占轻链的1I2和重链的1/4或1/5。 该区的Aa的组成和排列顺序有较大变异,这种变异决定了 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结合抗原。 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 位于Ig分子的C端,占轻链的1/2和重链的3/4或4/5。 该区的Aa组成和排列在同一动物种属中比较恒定。
3.高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重链和轻链V区(分别称为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 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即Ab与Ag特异性结合的位置 称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分别为CDR1、CDR2和CDR3(3个)
VH和VL共6个CDR共同组成Ab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 抗体的特异性。又称为高变区(HVR),正是此区域氨 基酸的多样性构成了抗体与数量庞大的不同抗原特异性 结合的分子基础,而氨基酸排列顺序变化程度最高的区 域又数CDR3 (通常一个抗体单体具有12段高变区)
4.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 FR: 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的区域。 FRI、FR2、FR3、FR4(4个)
(通常一个抗体单体具有16段骨架区)
抗体的亲和常数
抗原抗体反应的解离常数的倒数
铰链区
位于CH1和CH2之间 富含脯氨酸,有弹性, 使伸展自如 lgE和lgM无铰链区
结构域或功能区(domain):Ig的H链、 L链每隔10个氨基酸即由链内二硫键连接 形成一个能行使特定功能的球性单位,称 为Ig的结构域或功能区(domain)
各功能区的作用
分泌片 secretory piece, SP 连接2个IgA,保护和转运 连接5个IgM
分泌片 是分泌型lgA分子上的辅助成分。
Ig的水解片段(功能性片段)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功能
特异性结合
激活补体
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使抗体发生变构,而使其CH2和CH3结 构域内的补体结合位点暴露,补体成分与之结合,从而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 统,产生溶菌及溶细胞等多种补体的效应功能。其中IgM、 IgG1和IgG3激活补 体的能力较强,IgG2较弱。IgA、IgE和IgG4 本身难于激活补体,但形成聚合 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一系统。
结合细胞上Fc段受体
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应Fc受体(FcR)的细胞结合,产 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IgG、IgA和IgE的Fc受体分别称为FcγR、FcαR和 FcεR。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细菌特异性的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 以其 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结合,以其Fc段与巨噬细菌或中性粒细胞表 面的 Fcγ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IgG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 抗原表位,其FcR段与自然杀伤细胞表面的 FR结合,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出穿孔 素、颗粒酶直接杀伤靶细胞。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而表达 FcR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通过胎盘和粘膜
IgG:形成婴儿的天然免疫 SIgA:粘膜(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 疫
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IgM5价
为五聚体,是分子量 最大的Ig,称巨球蛋 白。 IgM是个体发育中最早 产生的抗体 IgM是体液免疫应答最 早产生的抗体一感染 早期免疫
“2个lgA单体由J链连接形成二聚体,5个 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 成五聚体。lgG、 lgD和lgE常为单体,无J链
IgG
IgG多为单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血清含量最高 半衰期最长 主要的抗感染抗体
IgA
IgD
IgE(半衰期最短,血清中含量最低)
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
同种型
同种异型
独特型
人工制备抗体
多克隆抗体
用一种包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免疫动物,可刺激 机体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抗原表位的不同抗体的总 和。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实际上是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称为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IgG、 lgA和lgD 重链C区有CH1、CH2和 CH3三个功能区, lgM和lgE 重链区有CH1、大 CH2、CH3和CH4四个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