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
民法典中法条的脑图整理,对于记忆法条大有助益。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法〔2020〕346号)第二次修正)整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深圳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职权实施清单基础目录(共475项)涉及原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住建局等下放的执法项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T133~T136
T133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T134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
多方或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单方意思表示完成
意思表示的“须受领性”是将单方法律行为划分为须受领的法律行为和无须受领的法律行为的标准。
决议行为
T135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一种载体,一种表现形式
口头/书面
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的特殊形式
T136 民事法律行为以成立生效为原则,此外有法定生效方式/约定生效方式
不得擅自变更与解除的法理依据?:民事法律行为实质是一种任意性规范,是民法法源排在第一的适用位
第二节意思表示 T137~T142
意思表示的生效T137~T139
T137 需受领的意思表示
包括所有双方法律行为以及须受领的单方意思表示
对话方式采知道主义
非对话方式采到达主义
数据电文形式
有约定,依约定
指定特定系统,进入该系统
未指定特定系统,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
T138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表示完成
法律规定,依规定
T139 公告
公告发布时
T140 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
明示
默示
沉默
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
T141 意思表示的撤回
撤回的通知
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T142 意思表示的解释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按照所使用的词句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
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T143~T157
T143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3个)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T144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效
T145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效力待定
意思表示真实
T146 虚假的意思表示——无效
通谋虚伪行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T147 重大误解
亦称意思表示错误
T148~151 意思表示不自由
T148~T149 一方/第三方欺诈
T150 一方/三方胁迫
T151 显失公平
可撤销
T152 撤销权
行使期限(1年/5年)
重大误解90日内,胁迫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
消灭情形
已过行使期限
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T15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序良俗
T154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T155~157 效力形态的法律后果
T155 无效或者可撤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T156 部分无效,其他部分有效
该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
T157 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的法律后果
返还财产/折价补偿
损失赔偿
一方有错——赔偿无过错方损失
双方有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T158~T160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如法定抵销权
T158~159 附条件
生效条件/解除条件
约定生效要件
不正当阻止/促成条件成就的
视为条件已/不成就
T160 附期限
生效期限/终止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