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暴力沟通》樊登
非暴力沟通樊登
造成暴力沟通的因素呢?
道德评判
比较
回避责任
特别多的人喜欢说“我不得不”。
人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当你有着“不得不”的情绪的时候,你会觉得你伤害别人也是“不得不”做的事。
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选择”
当你把它改成“我选择”的时候,心情就马上不一样了。
我虽然不喜欢加班,但是如果不加班的话,我就没法承担责任,所以我选择承担责任,这时候你的负面情绪马上就会下降很多
我们有时候不能够选择这件事,但是我们永远可以选择的是我们面对这件事的态度。
强人所难
打或者逃
面对威胁的自然反应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观察
一个人看见一个行为会有两个反应一个是事实,一个是观点。 观察就是事实
区分观察和评论
表达方式
推测
把对他人思想、感情或者愿望的推测当做唯一的可能。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他无法完成工作。
区分观察和评论。
我不认为他能完成工作。
把预测当做事实。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
区分观察和评论。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
我认为
动词
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你太大方了。
区分观察和评论。
当我看到你把我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缺乏依据。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区分观察和评论。
米奇上周买书花了1000元。
评价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区分观察和评论。
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静词
使用形容词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索菲长得很丑。
区分观察和评论。
索菲对我没有吸引力。
注意事项
注意:“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至少打半小时。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
·你总是很忙。
·在需要她的时候,她从不出现。
“经常”和“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小结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
标签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懒惰”和“愚蠢”这样的词形容人
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要体会和表达感受。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话,要么压抑出病,要么就突然会暴怒,欺负别人。
区分感受和想法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表达想法的词
我觉得你应该懂得更多。
·我觉得自己很无能。
·我觉得老板很卑鄙。
·我觉得他很负责任。
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
表达感受的词
积极感受
动词
感
感动
感激
乐
快乐
乐观
振
振作
振奋
兴
兴奋
高兴
兴高采烈
喜
欣慰
欣喜
喜悦
喜出望外
心
放心
开心
心旷神怡
自在
自信
土~水
土
安全
踏实
无忧无虑
水
静
平静
放松
舒适
动
愉快
精力充沛
满
满足
陶醉
幸福
甜蜜
温暖
消极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精疲力尽
委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尴尬 惭愧
内疚
遗憾
不舒
妒忌
找到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是责备自己、内疚,这事都怪我。
第二种反应是责怪他人,说凭什么我内疚,这事怪他,要不是他我就不会这样,责怪别人。
第三种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我到底是想要得到什么呢?我需要什么呢?
第四种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成长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
总觉得自己是被迫的,我不得不做这么多的事,我不得不对你们好,你们整天欺负我,好压抑。
第二个阶段
面目可憎
推卸责任,这个责任跟我无关系,我爱怎么地怎么地,谁都跟我没关,我就过好自己的生活。
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
当你能够做到生活的主人的时候,你自然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才能够乐于帮助别人。
感受的根源来源于需求没有被满足
感受的根源来自于需求,所以盯着自己的需求,我想要什么,或者你一定是没有得到满足。
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因为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请求帮助。
在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谈话的目的。
提出具体的请求
告诉对方你想要什么而不是不想要什么
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不具体,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也很难有操作性
全身心的倾听
你把前四步学会了,只能你自己讲,但是对方一回应,你一生气,又吵架了。所以你要学会全身心地倾听,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方如果会有情绪,对方就会一直在生气,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这很正常
全身心地倾听就是不让对方停下来,千万不要打断对方。
阻碍倾听的几个事情
建议,“我觉得你应该”,这不是倾听,这是在打断对方。
比较,“你这算不了什么,跟你说我那个事”。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得到很大的好处”,给人建议。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
回忆,“你这事让我想起来”,回忆。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不至于”。
同情,“哦,可怜的宝贝”。
询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证,“我原来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是昨晚怎么怎么样”。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
表达愤怒的方式
痛苦是来自于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你要盯着需求,而不是盯着情绪。这就是表达愤怒的方法。
三步表达感激。
第一个步骤就是做了什么。对方做了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然后我们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
我们现在的心情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