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内容梳理,郭老师语:不怕不好记,就怕不去记。只要用心去重复,都能记得住, 如果不断去运用,更能学得透。
苏科版初中物理,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梳理,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是保障家庭日常生活安全的重要部分,希望此脑图对你有所帮助!
苏科版初中物理,电功和电热,梳理总结了电能表、 电功、 电功率、三比例关系、 电流热效应等。
苏科版九上欧姆定律知识导图,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简单机械
认识杠杆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必须是硬的。形状可以是直的弯的圆的方的……
五个名词(五要素) 这是杠杆问题的核心, 解决杠杆问题,首先就要正确识别五要素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作图要点
确定支点
确定力的作用点
两点连线段是在该点施力的最长力臂
根据最长力臂可作最小力
力臂是虚线段,一个端点是支点,另一端点位于力的作用线上。 力臂与力(的作用线)垂直
根据杠杆转动方向确定力的方向
如果作用力通过支点,则力臂为0,这个力不能使杠杆转动,对杠杆的平衡、旋转没有影响 支点、动力阻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杠杆平衡
指杠杆保持静止(可以是任意位置)或匀速转动状态。一般缓慢转动也认为是平衡的
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可以有两个角度
看状态,是否静止或匀速转动
看条件,是否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注意点
挂钩码前水平调节
平衡螺母向高的一侧调
目的
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挂钩码后的水平调节
调节钩码个数和所挂位置
水平平衡目的
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大小
使用弹簧测力计
拉力未竖直会使读数变大,因力臂变小
如得出错误结论,多是因力与力臂不对应 (比如杠杆水平测力计斜拉,力臂就不是杠杆上的长度)
多次实验收集多组数据目的是为了让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不同的物理量不能加减,但可以乘除
杠杆分类

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滑轮及其应用
实质
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
等臂杠杆
作用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力的关系
(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
距离的关系
使用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可以省力,但不改变方向(通常省一半力,费一倍距离)
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不计绳重和摩擦)
其他简单机械
轮轴
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固定轴转动的简单机械
结构
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大轮叫轮,小轮叫轴
原理
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省距离
应用
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螺丝刀、钥匙、自行车车把和飞轮等
斜面
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必须多移动距离
不计摩擦
考虑摩擦
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螺旋楼梯
日常生活中的斜面很多是根据情况随便采用其它硬板构成的,不是专门的工具
11.5机械效率
三功
有用功
为达到目的而必须做的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额外功
不需要却不得不做的功(克服机械自重及摩擦)
总功
外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公式
意义
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机械效率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与做功快慢无关
机械效率是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由于使用机械时额外功一定存在,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实验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测量斜面机械效率
F要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取, 竖直匀速
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滑轮组
功率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
功率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的快慢
比较做功快慢
相同时间比所做的功
做相同的功比所用时间
直接计算出功率比大小
定义式
测功率常用
常用于测量、计算 提升重物的功率
功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有多个力或距离时,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判断做功
不做功
没有力
没有移动距离
力和移动方向垂直
三条件满足任意一条都无功 
做功
有力
有移动距离
力和移动方向不垂直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做功
机械功原理
利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郭老师语:不怕不好记,就怕不去记。 只要用心去重复,都能记得住, 如果不断去运用,更能学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