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产品经理生存报告
本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是2019年产品经理地生存状况分析。主要从从业者画像、人在职场、公司状态、薪资与年终奖、跳槽与创业以及学习与成长六个角度详细地解释了产品经理所面对的状况和应当作出的选择。图文结合,使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编辑于2020-11-10 17:41:40导图大赛开始啦!用MindMaster制作思维导图,只要你颜值够高!创意够足!干货够多!就有机会赢取千元奖金,还有更多神秘精美礼品相送,奖品丰厚,惊喜多多,只要参与就能领取福利呦,快带上话题发布作品吧~
春节七天假,似乎什么矛盾和纷争都能用“大过年的”四个字平息。然而总有那么些人和事是例外,既然躲也躲不掉,还是想想当遇到这些提问时,该怎么机智的应对吧!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具有特殊的意义,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已经为春节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相距数千公里,因此对于春节的习俗也是大相径庭,下面跟着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南北方春节习俗到底有何区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导图大赛开始啦!用MindMaster制作思维导图,只要你颜值够高!创意够足!干货够多!就有机会赢取千元奖金,还有更多神秘精美礼品相送,奖品丰厚,惊喜多多,只要参与就能领取福利呦,快带上话题发布作品吧~
春节七天假,似乎什么矛盾和纷争都能用“大过年的”四个字平息。然而总有那么些人和事是例外,既然躲也躲不掉,还是想想当遇到这些提问时,该怎么机智的应对吧!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具有特殊的意义,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已经为春节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相距数千公里,因此对于春节的习俗也是大相径庭,下面跟着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南北方春节习俗到底有何区别。
2019产品经理生存报告
从业者画像
性别分布
从业者男女比例稳定在 6:4,但是男性占比上,比 2018 年增加 2.2%
年龄分布
产品经理从业人群主要年龄在 22-30 岁之间,占据整个行业从业者的七成。 而 90 后的比例比 2018 年上升了 7.3% ,大波95后也即将袭来。
婚恋分布
整个从业人群中,大部分还是挺能撩的,单身:热恋:已婚比例接近稳定在 4:3:3 ;热恋的同学多了 1.8%。
学历分布
产品经理学历较高,大专以上的占比达 98.5%;与 2018 年相比,本科以上的比例增加了 8.5%
专业分布
产品经理从业背景多元化。有 1/10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前五名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和艺术设计专业。
从业年限分布
在工作年限上,大部分产品经理处于 1-5 年之间,对产品经理经验要求越来越高; 而 8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已经开始准备转型或创业。
人在职场
入行原因
看好未来,对职位的热爱,朋友推荐
就业状况
大部分人都还是在公司保持稳定的工作,而今年的各种意外,也导致了离职人数的增加。
从数据上看,跳槽空档期的人数比创业的比例更高,达到了 6.4% 。
主要工作内容
对于不同经验的产品经理,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产品、需求、项目管理是大部分产品经理主要的工作内容,而对于 5 年以上经验的产品经理来说,产品策略、项目管理、团队管理有着更高的优先级。
考核指标
由于产品经理不直接对营收负责,也不直接参与技术工作, 大部分时间产品经理都是不用考虑 KPI 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产品经理就不用考核。
至少在 50.9% 的从业者来说,每个人都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且职位越高,考核指标要求越多,维度越复杂。
这些考核指标包含
产品数据:UV / PV / IP / DAU / MAU / 留存率/ 下载量 / 安装量等
财务数据:GMV / 收入 / 利润率等
用户数据:NPS / 用户满意度 / 品牌认知 / 品牌印象等
迭代数据:发布时间 / 发版频率 / 故障率等
工作满意度
产品经理对目前工作总体满意度仅为 61.5,对产品满意度最低(61.2),同事满意度最高(70.7)——对产品经理而言,薪酬太低,以及产品理念与个人期望不符,成为影响满意度的最大原因。
影响产品经理满意度相关因素主要有跳槽意愿、涨薪、月薪收入,此外与工作职位、产品团队及岗位情况也有一定的相关。
下班时间
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普遍比其他地区下班晚一些,也是 22 点后下班比较多的地区;成都下班集中在 18 到 20 点,比较轻松。
公司状态
公司阶段
“选择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大部分人找工作的时候都会面临这种两难选择,有人说大公司稳定,有人说创业公司能学到东西;但实际上,在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仅占总数的 28.7% 。
公司规模
在产品经理就职的公司规模上,大多数人在 100-499 和 1000+ 规模的公司,数据占比分别为 26.8% 和 27.4% ,差不多占了总数量的六成。
而在最想进入的公司榜单中,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成为前三甲。
薪资与年终奖
薪资收入
与 2018 年相比,产品经理薪资有了较大提高——基本上都在 10K 以上,大部分在 6-20K 之间,而月薪在 25K 以上,说明你已经超过 90% 的产品经理,属于站在金字塔尖的那一小部分人。
包括
工作年限与薪资
25K 以上的高薪水被 3 岁以上的产品经理“瓜分” , 但也有极少部分“老人”仍不到 10K; 而拿 10K 内月薪的,大多为 3 岁以内的产品经理。
在工作年限这个维度上,产品经理之间存在一定“贫富差距”。
工作时长与薪资
工作时长在 10 小时以内的大多薪资不高,在 10K 以内; 而如果工作时长在 12 小时以上,基本上在 10 K 以上 ——比如工作时长在 14 小时以上的,薪资基本上在 15K 以上。
不同城市与薪资
北上杭一线城市的收入普遍更高一些,超过八成都在 10K 以上,25K 以上的接近五分之一; 广州有些掉队,与成都一起有半数在 15K 以内。
涨薪情况
与 2018 年相比,虽然涨薪的人更多了——达到了六成以上占比; 但涨薪的涨薪的幅度并不大,基本上仅在 1-5K 以内。
加班时间越长,加薪越多。比如你能坚持每天工作 14 小时以上, 加薪很大概率是从 2K 起步,甚至是 5K。
年终奖
过去一年,六成的产品经理拿到了 3 个月薪资以内的年终奖,三成没有年终奖, 仅有不到一成比例的产品经理拿到了 3 个月以上的年终奖。
跳槽与创业
跳槽意向
大家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信仰”还是有的,即使想换工作,也还是想继续从事产品工作;如果更换,大家更想换个公司而不是公司内部调整。
只有 5% 左右的产品经理会选择去创业,而且这其中大部分人是管理者。
离职原因
产品经理大都因为个人职业发展离职,薪酬、发展空间、团队状况也会有影响;而女生会更在意领导和培训机会。
产品经理对于创业随着年限增加意向递增:8 年以上想得明显更多些,3 年以内基本不考 ,而在跳槽的选择上,想换但没想好的在各个年限均占五分之一左右。
不同城市的产品经理离职原因不尽相同: 除了共同的薪酬、发展空间、自身改变之外,广州、深圳、成都的产品经理更多考虑领导和晋升因素,而成都、上海的产品经理还考虑到了归属感的问题。
除了共同的薪酬、发展空间、自身改变之外,3 年以下的产品经理会较多关注产品前景、培训机会和团队氛围,5 年以上的产品经理更多关注晋升机会。
跳槽的收获主要体现在薪水、专业能力、对事情的认同上;另外在人脉、环境改善、职位提升上也有更显著的收获。
学习与成长
核心竞争力
阶段不同,环境不同,项目不同甚至合作伙伴的区别,都会要求我们具备不一样的能力。
随着产品经理经验的积累和跨职业工作的需要,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没有核心竞争力,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某个领域的精英或者领军人物。
从以下角度对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分析能力:逻辑分析 / 行业洞察与分析 / 需求分析 / 商业分析能力
学习能力:研究能力 / 解决问题能力 / 总结归纳能力
业务能力:需求收集 / 产品规划 / 用户体验设计 / 产品架构 / 产品路线图能力
沟通能力:演讲 / 商务沟通 / 谈判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意识 / 数据分析能力
执行力
管理能力:知识共享 / 资源统筹与管理 / 人才培养 / 项目管理 / 方法论建设能力
商业能力:变现 / 转化 / 搭建商业模型等能力
职场技能:时间管理 / 工具使用 / 团队配合能力
创造力
学习计划
对产品经理来说,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这也从大家对学习计划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来,超过八成的产品经理都有继续学习的计划。而在学习内容上,除了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之外,数据分析、文案等拓展技能,以及团队管理、项目管理等管理技能,都是大家学习的重点。
学习内容
在学习内容上,大家的选择都是专业技能、拓展技能和管理,以及少部分的沟通技能。
在不同的经验上,大家的选择也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专业技能为主,然后拓展到文案、数据分析等技能,其次考虑管理技能。
学习方式
产品经理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己买书/看视频,除了成本低廉以外,较为系统化也是原因之一。
在其他方式上,更多是选择加入相关社群、参加行业活动、订阅会员等方式融入到产品经理的圈子内一起交流成长,而采取传统培训班、在职教育的还是少数。
焦虑感分析
在产品经理从业人群中,没有焦虑的人群仅占 2.8%,而超过 95% 的人都被焦虑所包围。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更是人人焦虑的时代。
不同性别对焦虑的感知也有明显的影响:女性产品经理更多是因为自己的高要求和团队的期望产生焦虑, 而男性产品经理则更多是因为同龄人之间的比较和家人的期望。
80 后的焦虑更多来自于家人的期望——占比达到了 18.4%,高于其他群体; 而 90 后、 95 后的焦虑更多是来自同龄人的比较。
随着工作年限增加,来自同龄人的压力越来越小,而没有焦虑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从进入社会的 2.1%,到 8 年以上的 3.8%,越来越“豁达”。
如何缓解焦虑
在缓解焦虑的方式上,52.7% 的人选择了阅读、游戏、听音乐等文娱活动,也有不少人选择运动健身、和家人倾诉,以及瑜伽、冥想等自我疗愈方式;选择不缓解的人,也有 15.2% 之多。